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打防涉网诈骗专项行动丨警惕!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

2024-05-15 17: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们通常会这么说

“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

“你的手机卡发送了大量诈骗短信”

“你的快递包裹里发现违禁品”

“你的身份证异地使用”

“你的护照出现非法入境记录”

“你涉嫌骗取医保”

他们通常会这么做

通过微信、QQ、彩信

发送警察证、通缉令、逮捕令

传票、财产冻结书等

虚假法律文书、证件照片

......

以“资金查验”“洗脱嫌疑”

“洗脱罪名”“自证清白”等为由

让你向

“安全账户”

转账汇款

他们是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

案例回顾

案例

“你名下的手机卡

发送大量诈骗短信”

近日,刘女士接到这样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互联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随即报出了刘女士的身份信息,并说刘女士在某地开了一张151开头的手机卡,现在这张卡发送了几万条诈骗短信,已有十几人累计被诈骗了数百万元,办案过程中搜查出来以刘女士身份办理的3张银行卡,现要求刘女士配合调查,否则就要冻结刘女士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对方态度强硬,信息准确,刘女士慌了神,既害怕又觉得冤枉,她急忙否认存在犯罪行为。对方在电话里转接一名“刑侦队长”跟刘女士沟通,让她更加深信不疑,刘女士根据要求每天早中晚向“队长”汇报情况。此后,“队长”又表示“上级”很关注,有一位女性“专案组长”专门负责此案,让刘女士跟“专案组长”联系。刘女士添加了“专案组长”的微信号,下载了远程控制软件,配合对方进行“资产清查”,并按照对方要求用布挡住手机屏幕,期间多次进行人脸识别、输入密码。直到民警根据预警指令电话联系刘女士时,刘女士才发现银行卡内10万元存款已经不翼而飞。

套路分析

第一步:引诱目标

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冒充邮政、海关、使领馆、互联网中心等转接公检法或直接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QQ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

第二步:威胁恐吓

以受害人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藏毒、护照有问题等违法犯罪为由进行威逼、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同时向受害人展示虚假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步:实施诈骗

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诱导受害人到宾馆等独立封闭空间,阻断与外界联系,进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下载指定 APP、引诱受害人从正规贷款平台借款转出,达到诈骗金额最大化的目的。

宁河公安提示

如遇自称公检法人员主动联系,应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核实。

切记: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微信、QQ等形式发送逮捕证等文书,没有“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进行资金核查的都是诈骗。

END

编辑 / 袁翠岭 王天奇

视频 / 俵口派出所

素材来源 / 南京市反诈中心

核发 / 赵铭泉

宁警暖事丨深夜寻踪 温暖归途

打防涉网诈骗专项行动丨预警!“保险诈骗”又出新花招,千万别信!

宁警一线丨近期高发,家有自行车、电动车的注意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平安宁河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打防涉网诈骗专项行动丨警惕!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