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一眼少一眼!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真迹,本周日撤展

2024-05-16 12: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虽然不舍,终将说再见。

“花天花地——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中,宋徽宗赵佶的《写生珍禽图》真迹展出已有半月,吸引了众多观众慕名而来。

本作将于5月19日20:00撤展,回归库房休息,后续替换展出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家于非闇的临摹本《写生珍禽图》,敬请抓住最后的观展时间哦!

千年前的宋画真迹,公开展出极为难得,实打实的看一眼少一眼,不容错过。

旋转手机查看:北宋·赵佶(1082-1135),《写生珍禽图》,手卷,纸本水墨,27.5×525cm(此真迹将限时展出至5月19日)

宋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朝第八位皇帝,爱好书画,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写生珍禽图》全卷共分十二段,据浙江省博物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陈水华分析,宋徽宗分别画了领雀嘴鹎、画眉、灰喜鹊、戴胜、麻雀、黄胸鹀、白头鹎、麻雀、珠颈斑鸠、小太平鸟、角百灵和凤头百灵,共计11种鸟类,其中麻雀出现了两次。

宋徽宗以水墨对景写生,笔调朴质简逸,禽鸟花木形神兼备,准确生动。它不同于宋代盛行的工细写实的设色花鸟,也不同于后世流行的写意水墨花鸟,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卷上有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12句图名:“杏苑春声”“薰风鸟语”“薝匐栖禽”“蕣花笑日”“碧玉双栖”“淇园风暖”“白头高节”“翠筱喧晴”“疏枝唤雨”“古翠娇红”“原上和鸣”和“乐意相关”,乾隆皇帝御用玺、双螭印、收藏印,清代著名收藏家安岐、梁清标的收藏印等共计60余方。

拍摄剪辑:shaunley

《写生珍禽图》最早应是在北宋末年靖康之乱时,流出宋内府。随后400年间,辗转于民间。清初相继进入收藏家梁清标和安岐之手,并经安岐入乾隆内府,随后被收入《秘殿珠林石渠宝笈》。

清末,《写生珍禽图》又从清内府流落民间。1930年被常驻上海的一位日本军需商藤井善助收入囊中。自此,《写生珍禽图》就进入了日本著名的藤井有邻馆收藏。

2002年,该作于中国嘉德上拍,经过启功、徐邦达、傅熹年、谢稚柳等人的对比考证确认为宋徽宗真迹,最终这件珍品被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所收。2009年该作出现在北京保利的夜场拍卖会上,为收藏家、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购得,《写生珍禽图》辗转回到祖国。

“花天花地——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展厅现场,分别为李嵩《花篮图》,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易元吉《山猿野麞图》,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摄影:shaunley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真迹即将于5月19日20:00撤展,回归库房休息,后续替换展出于非闇临摹本《写生珍禽图》。

于非闇是近现代开宗立派的工笔花鸟画大家,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花鸟画作品。他对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前人画作刻苦精研,一生临古不辍。1954年,于非闇应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之邀从事复制古画的工作,在此期间曾摹有《女史箴图卷》,黄筌《写生珍禽图卷》,赵佶《金黄秋禽图卷》《瑞鹤图卷》等作品。

旋转手机查看:于非闇(1888-1959),《临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手卷,纸本水墨,26×524cm,5月22日至8月4日展出

“花天花地——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中的李嵩《花篮图》、汤正仲《梅花双鹊图》目前仍正常展出,撤展时间敬请关注龙美术馆微信公众号消息。

原标题:《LONG通知 | 看一眼少一眼!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真迹,本周日撤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