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无底线套娃式收费“收割”消费者,只会套住企业自己

陈丹丹/工人日报
2024-05-16 07:34
舆论场 >
字号

会员、超级会员、超级会员Pro、AI会员、大会员……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日多名消费者投诉某知名办公软件,称其存在随意修改会员等级、“套娃式”收费等问题。部分受访者认为,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消息一出,网友几乎一边倒地站出来吐槽:我们真是苦“套娃式”会员收费久矣!

不知从何时起,开通软件会员似乎成了一道烧脑题,消费者花钱不说,还得小心避免被花里胡哨、层出不穷的会员类型和功能绕进去。这次就有消费者投诉称,近期该知名办公软件推出了AI功能,但限制了自己此前购买的超级会员Pro对AI功能的使用,要想继续使用这一新功能,必须再单独付费,成为AI会员或者大会员。

消费者并非反对会员收费机制或是某个软件。在数字经济时代,用户为了便捷使用软件功能而购买会员服务,在满足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是对软件创作者版权的保护以及创新激励。

为何一些软件的会员收费体系会引发消费者不满?梳理网友的投诉和吐槽可以发现,大家普遍反感的,是部分会员收费体系太过复杂和“套路”满满,对待消费者不够简单和真诚。一方面,有些软件的会员收费体系简直像“套娃”,“大套餐”里套着“小套餐”,“大会员”“超级会员”“会员Pro”让人傻傻分不清,甚至“加价没商量”。比如,有的软件会员类型竟多达10余种,不同的套餐和会员在功能、有效期等方面也存在交叉和重复,加上密密麻麻的条款和使用说明,消费者用起来实在是费时费心费力。另一方面,“单一功能收费”等机制,让人们深感被套路。有些软件每新增一项功能,就新设一类会员,吃相难看。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功能单一的“小套餐”,似乎不太划算,高价购买“大套餐”,又心疼钱包。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些软件还随意修改消费者会员等级、权益范围,说好的会员功能,说没就没了,要想再用,“得加钱”。

如此无底线“套娃式”收费“收割”消费者,是一种短视行为,只会套住企业自己,把路越走越窄。尤其在数字科技的加持下,软件行业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竞争愈发激烈,替代品也越来越多,消费者终将用脚投票,走向真诚和值得信任的产品及企业。各界应齐心协力,对企业实施监督,倒逼企业不敢胡作非为。相关管理机构可以参照先前对电视“套娃式”收费的整治经验,针对软件会员收费体系的合理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规范,保障消费者权益。

回首过往,不少企业和产品只顾眼前利益,消磨了消费者的耐心和信任,最终消失。要想企业和消费者双赢,还是得靠真诚赢得人心。

    责任编辑:万婷婷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