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心时就读余华,不开心就读李娟”

2024-05-17 13: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题图:阿勒泰风光

《阿勒泰的角落》是作家李娟的代表作之一,自面世以来,成了人们在疲惫生活中寻求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时,总会想起的存在。

“真实、真挚、真诚”“幸福”“读了会微笑”“治愈到爆”“真正在生活里”“独一无二”“好玩有趣”“精神按摩”……真诚的文字,总有打动人的力量,一条条评论承载着读者们因阅读收获的美好与快乐,在豆瓣上打出9.0的高分,在各大平台播撒自己心中难以抑制的喜爱之情。还有读者辣评:“太开心就读余华,不开心就读李娟。”

在2024年,曾经将“阿勒泰”带进人们视野的这本书,也以焕新面貌诞生了。它也许曾寄托过人们关于边疆和游牧生活的想象;也有很多读者,先知道了“阿勒泰”,又惊喜地发现文学世界里也有这样一处美好“角落”。

《阿勒泰的角落》

新版自序

文 | 李娟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二〇一〇年。二〇一三年再版时有过一次修订。那次改动较大。由于那两次出版距离较近,我觉得那次修改也能算入同一时期的创作吧。如今又是七年过去了,再次重读,感到它们已经不可触动。审读过程中无论看到多少遗憾和不满,都硬生生剁手忍住。似乎一修改就成了扭曲。一修改,就是在强行粉饰过去的自己。毕竟十年过去了,时间两端的我已经互相不能动摇。因此,这次再版,全部的改动只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相当多!)使用以及一些明显病句,还有几处必要的补充。

重读过程中,既庆幸自己十年来的改变,又深深羡慕过去的自己。

这些旧作里,“永远”“最”“孤独”之类的词汇出现频率很高——出于年轻的毛病嘛。年轻还会有一个毛病就是见识有限,许多思考与判断现在看来又单薄又生硬。此外表达也有限,每每写不下去时就直接来句“不知说些什么”或“实在难以表达”了事。同理,省略号也用得比现在多得多……同样,因为年轻,从不掩饰自己话痨的本质,口语化的叙述任性又黏滞。另外,和所有年轻作者一样,急于堆积,急于表现……所有这些,都不能修改了。然而,无论多么否定那样的自己,还是羡慕她。又年轻又弱的那个她。出于弱而滋长强大的渴望;出于弱而表现得反复无常、死性不改;出于弱,对世间万物似懂非懂似信非信——最后,在弱的荒野耕种出烂漫迷离的无尽花海。这是弱的魅力,也是年轻的魅力。

现在的我已经变强许多,从容自信了许多。但我希望现在的我也能被十年后的我所否定,所羡慕。

然后说说“喀吾图”。很多去往阿勒泰旅游的读者都在寻找这个小镇。但是喀吾图早已不存在了。新公路的修建和新农村建设将这个偏远闭塞的角落从时间和空间深处打捞而出,置入时代大潮,随波逐流,面目全非。从此,这个地方以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可能仅存于我的文字之中。无数次庆幸自己是个作家。作为日常生活中啥旧东西都舍不得扔的吝啬鬼,我好喜欢自己的职业。尤其每次重读自己多年前的文字,总会发现很多自己都已经忘记的美好细节,像个陌生人一样一次又一次被自己打动,就更觉得当个作家实在太好了。作家真是最偏执的庇护者,最激情的收藏家,最富足的守财奴。

谢谢十年来追随阿勒泰故事的所有人,谢谢十年来见证我点滴改变的所有人。

在不确切的生活中,我们更需重提感官的力量,敏锐地捕捉生活每时每刻给予的真实反馈。而《阿勒泰的角落》中的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记忆和记录的意义,随着阅读,也能自然地找回对感受力的自信。

所以多么幸运啊,在这个时代读到这样坦荡明亮、可爱美好的文字!

THE END

原标题:《“开心时就读余华,不开心就读李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