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涉外信托法律:如何保障您的海外财富安全?

2024-05-21 16: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虽然我国涉外信托的业务模式逐渐受到了金融市场的青睐,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尚不完善。《信托法》虽对信托行业进行规制,但其中并没有包含对于涉外信托条款的规定。

2011年,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信托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信托财产所在地法律或者信托关系发生地法律。”该条成为我国当前涉外信托可适用的仅有的法律规定。涉外信托作为财富管理、传承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法律关系中必不可少地加入涉外因素,第十七条在具体适用中仍存有一定局限性,实务中尚存困惑。

李迈律师:跨境信托纠纷如何应对?

跨境信托纠纷的应对策略?

1、涉外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要求第三方调解,或者申请提交国际仲裁机构裁决,或者通过诉讼解决;

2、与国内发生的纯合同纠纷诉讼相比,涉外合同由于其跨境特点,可以选择在国内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国外法院起诉。

当事人必须慎重考虑决定。无论仲裁和诉讼在哪里,都可能涉及法律适用。涉外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比较复杂。

李迈律师:跨境信托纠纷如何应对?

首先,关于合同纠纷适用的实体法法律,第一顺序为意思自治优先。为了避免出现合同纠纷后适用实体法律的不确定性,建议合同签订主体在签订涉外合同时尽量选择熟悉的中国的法律,即在合同条款中明确约定涉及合同纠纷时,双方同意选择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其次,关于合同纠纷的争议解决方式,在涉外合同中,合同当事人通常被建议选择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而非诉讼方式。原因在于合同纠纷最终的解决很可能需要涉及法院的执行,而各个国家之间法院判决书的承认和执行受到诸多限制,一份已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在其他国家得到承认和执行都比较困难。

但是通过仲裁方式获得的一份已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往往比法院的判决书更能得到不同国家法院的承认和执行。中国作为公约的成员国之一,和世界上其他160余个成员国之间互相承认和执行生效的仲裁裁决。若需要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前提在于存在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

另外,在一份涉外的合同中,如果同时约定了诉讼和仲裁的纠纷解决方式(或诉或裁),相应的约定仲裁部分并不必然无效。按照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合同中若涉及或诉或裁条款,一般认为诉讼条款有效,而仲裁条款无效,最终可能将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李迈律师:跨境信托纠纷如何应对?

总而言之,在我国涉外信托交易市场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当下,需不断完善涉外信托法律适用规则,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涉外信托的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