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植北京30载,华润置地为更好再出发

2024-05-17 2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说文解字》曰:三十年为一世,世过即为道更。

三十年,是什么样的刻度?

网络从PC到移动,房地产、互联网+、大数据、P2P、移动支付、短视频……迭代与颠覆,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在飞速奔跑,怕稍微慢一点,就会销声匿迹。

三十年也是一代人的灿烂回忆。早期任正非曾说道:“我们没有对手,我们的对手就是自己。”这超前的概念在空荡荡的毛坯房中响起时,有种天方夜谭的违和感。如今看来,却是播下梦想种子的开端。

时间拉回到万物苏醒,肆意生长的1994年。这一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始汹涌澎湃的互联网浪潮;这一年,世界首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全面建成,中国北斗一号系统开始立项;同样是这一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正式开工,这一工程给国内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直流输电国家。

也是在这一年,北京GDP达到1145.3亿元、人均超万元,在国内城市中名列第一。加之三环路全线贯通,版图的扩张为北京写下新的故事大纲。也正是这一年,北京迎来城市重要的书写者——华润置地,赶在一个时代的启幕前夕,奏响深耕北京的序曲。

━━━━

共生起点

谈起华润置地,北京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华润置地成立30年,最早就发轫于北京。

1994年,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年年底,华润注资华远地产,通过财务管控正式进入地产行业。两年之后改组为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华润置地1996年港交所上市

1998年3月全国两会后,国家再次推出一系列房改措施,推动住房分配从实物转向货币化、住房信贷、土地招拍挂等改革,拉开了内地房地产发展的大幕。

华润置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需求,深耕我国内地城市。3年后华润地产业务更名为华润置地,并沿用至今,发展模式也由投资管理地产公司转变为自主经营地产业务。

北京是华润置地的起点,30年时间里也一直是华润置地的重仓深耕城市。源于这座超级城市的迅猛发展,更源于华润置地与北京一场跨越时间长河的双向奔赴。

━━━━

坚定同行

一些建筑,只是建筑;而一些建筑,能引领一个时代。

20多年前,五道口只是京张铁路与公路交叉的第5个道口,其作为“宇宙中心”的崛起得益于海淀的城市扩张。华润置地北京公司打造的首个住宅项目“华清嘉园”就位于五道口,亲历并助力了海淀的崛起。

5年后,华润置地坚持独具特色的“片区统筹模式”,再出手拿下了华清嘉园几公里外的一大片旧改土地。在高拿地价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开发经营为区域打造高品质、长立于时代的优质产品,是摆在华润置地面前的一个深度思考的问题,还有一个难题是,怎么在中国知识密度最高的地方造房子。他们思考了很久,后来索性把眼光投到了全世界最有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

把房子造成校园,保留毛纺厂原地块几百棵原生树,将斯坦福校园内的连廊和钟楼,复制到北京橡树湾,学院风的建筑风格和一句“你可以走出校园,但你总得回家”的slogan,戳中了无数海淀学者的心。

北京橡树湾实景图

开盘前,华润置地接待了上万组客户,860多套房子排卡排了2400多张,开盘就销售一空。2009年,就在北京橡树湾首期项目落地时,同年华润置地在北京举办了高品质品牌战略发布会,将高品质贯穿到精细产品设计、高标准产品建造与情感悉心服务的全周期,希望以此为城市带来更多改变。

每一次变革创新,都为城市带来更好的改变。北京橡树湾后续多年开发,累计签约超百亿元。住宅推进时,清河区域商业、写字楼配套也相继落地,2011年8月清河万象汇开业,两年后小米从中关村银谷大厦搬至清汇写字楼,2016年第一家线下小米之家落户清河万象汇……

华润置地在海淀布局远不止于此。2020年,华润置地拍下北京市海淀区辛店组团南北地块,打造“润系”首个落地作品海淀幸福里。2022年,在北京橡树湾西北约8公里的地方,做了幸福里润园;在东北方向约8公里的地方,又做了北清橡树湾。

同样的区域发展助推,还发生在北京三元桥。在原来老旧杂乱的三元桥,华润置地整合开发了凤凰汇与凤凰城、凤凰置地广场,从住宅到商业、办公,区域界面焕然一新,持续引领城市生活方式焕新。

这就是华润置地在京的做事风格:别人追求的是住宅开发的全面开花,他们却在一个区域,打片区统筹的攻坚战。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一个区域,成为一个区域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他们所选择的区域,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从海淀清河到三元桥,再到北神树,华润置地北京总能紧跟城市发展并同频时代脉搏,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最正确的地方。

这种超前探索得到了时间的证明,海淀成为“中国硅谷”,三元桥已展开凤凰的羽翼,华润置地与北京城市建设,共建共荣。

━━━━

耕新城市

一座城市的过去,也预言着这座城市的未来。

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这份文件里,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

减量对应的是增量,没有了增量,土地市场紧缩成为必然。房企可获取的土地资源将减少,竞争将更加激烈。这要求房企在土地市场上更加审慎,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比如通过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等方式获取开发项目。

以发展的眼光建设运营城市,让华润置地北京不断赋予城市土地新的价值。西单更新场,就是华润置地北京对存量市场改造的一次重要实践。

北京西单更新场实景图

西单更新场前身为西单文化广场,为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重点工程之一。时光流转,伴随消费需求的更新,对城市空间功能亦产生了新的需求。项目自2015年开始进行改造,历经腾退撤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开放呈现四个阶段,历时多年升级改造,西单更新场最终于2021年以全新形象亮相。

北京凤凰汇里巷实景图

三元桥区域的凤凰汇里巷同样是升级改造而来,改造前为传统住宅配套底商,由于空间割裂、设施陈旧等问题致使商业氛围不足。此后华润置地北京通过“留改拆”并举,完成了该区域的升级改造,将空旷割裂的凤凰商街更新为北京凤凰汇里巷,一举成为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优秀项目。

更新不是交付的收官,而是一场无限循环更新的开端,是一场对城市记忆的加减取舍,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更迭。这种向上生长的进化,在华润置地持续发生。

比如明星IP,从北京橡树湾开始扎根,迭新出全新一代北清橡树湾、大兴橡树湾;比如高品质项目,从缘起海淀到现在11大主力项目的联动布局。在不同的客群和土地上,华润置地北京还生长出时光系、润系、悦系三大产品系,每个系列都有其标杆之作。

进化还在加速,2024年华润置地精工打造的京熙润府、中环悦府、北京润府三盘相继亮相。尤其是北京润府,这是华润置地在京片区统筹开发的又一力作,未来北神树将被打造成集轨交、居住、商业、公园、教育等于一体的超级城市新中心。

分别为京熙润府达尔文营地效果图、中环悦府样板间实景图、北京润府外立面效果图

在历史的演进中,总有先行者引领时代方向。在城市的更迭中,也总有一股力量推动发展浪潮。华润置地之于北京,在一路成长、一路引领、一路改变的路上,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成长、迭代、革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过去,同时也在城市发展东风吹起的时刻,深刻参与其中,构建着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活场景。

━━━━

深度链接

当一个企业,与城市共生共荣,当一个企业,成为一种生活的代表,这足以见得这个企业在整个城市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业务模式来看,当前华润置地已经形成“开发销售型业务、经营性不动产业务、轻资产管理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与生态圈要素型业务有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3+1”业务组合模式,将业务运营与城市发展紧密融合。

30年来,华润置地与万象生活在京布局清河万象汇、密云万象汇、姚家园万象汇、西三旗万象汇、凤凰汇、西单更新场等6个重要商业项目。2023年华润置地还获取了多宗优质商业地块,在不久的将来,几部崭新万象商业将规划面市,为城市生活注入全新发展动力。

北京西三旗万象汇实景图

依靠 “2+1”业务模式,华润置地万象服务在京为156个项目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总在管面积3200万平方米,获得2023年北京物业服务满意度TOP10。

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以民生住房为切口的长租公寓板块,成为城市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一环。2023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的其中一站,就是华润有巢公寓社区上海马桥项目。当前北京区域也着力打造5个“有巢”长租公寓项目,为新市民提供切实居住支撑。

“以大场馆为核心引擎的片区代建代运营”,成为华润置地代建板块特色。当前华润置地已在北京区域打造大兴国际机场新国门项目华润置地中心(含木棉花酒店)、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和通州金融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华润生命科学产业园、廊坊临空安置房等多个大型代建项目,以及中央党校体育馆的场馆运营,为北京城市建设与运营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效果图、木棉花酒店实景图

规划、统筹、再更新,华润置地北京的业务模式始终与城市发展建设相结合,从单纯地产业务到地产与商业的双轮驱动,再到如今“3+1”一体化业务组合,伴随北京城市建设,华润置地北京也在不断自我迭代稳健成长。

穿越周期,穿越大潮奔涌,以2024年为新起点,华润置地北京将接过这30年积蓄的能量,义无反顾向未来走去,向更高品质、更广阔规模、更可持续的未来奔去。

对北京这座城市,华润置地北京还有更多故事可讲。

原标题:《深植北京30载,华润置地为更好再出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