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肿瘤患者的心理调适

2024-05-19 16: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衰老、疾病、还有死亡,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命题。

贸然得知“患癌了”,于是,整个人是懵的,手和脚不知该如何摆放,意识和思维都仿佛落入了一片虚空……。

待回转过来,精神还是困在遥远的地方。

这样的状态正常吗?每个人都会这样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克服呀?

《周易》认为,“变数”是世间万物的起伏不定。“不变”的,是人稳定的心性。

也就是说:以内心的不变来应对环境和境遇的改变。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前人有苏洵在《权书·心术》里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也有写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顶而面不惊”的。大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指遇事镇定自若,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形容人物沉着镇静,遇事不慌,有大将之气,然后可以趋利避害,进而制敌于千里。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很多,比如:

咱们视死如归的英烈们,面对枪林弹雨和架在脖子上的大刀,坦然赴死;

比如古代的将领们,面对敌人的包抄和埋伏,奋起反抗,突出重围;

很多商业的成功人士,遇到商海瞬息万变的形式,遇到资金周转的困境和危机的时候,处变不惊,沉淀心境,避免心浮气躁,恐惧慌张,游刃有余地应对挑战,从而成事。

这些都是外来的困境,而疾病是内在的,带给人的冲击远不相同。

人生总有高峰与低谷,唯有顺势而为,才能展示出个体的生命力。

但是,当一粒尘埃落到具体的个人头上,就有可能会成为一块巨石。是否被其压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危机处理的机制。

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心理防御机制,患癌是人生的重大挫折,在突然得知患癌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非理性的应对方式。

初期是否认:拒绝承认自己患癌的事实的存在。

——“不会的,一定是误诊了,我不会得癌的。”

——“是别人的诊断书吧,医生说错我的名字了吧。”

——“我没有做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怎么会得癌呢,一定是弄错了!”

移置: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时,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

投射:将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这个人为什么一直盯着我,他是知道我得癌症了,可怜我吗?”

——“我竟然得癌了,真想开车直接撞过去,一了百了!”

——“这些人在笑什么?是在取笑我吗?”

合理化:是用一种自己能接受的理由代替原来的理由。

——“老天爷让我得癌症,肯定是给我的一个磨练,后面会否极泰来,一切恢复如常的。”

——“没有那么晚的,一定是早期,还可以开刀的。”

——“明天一觉醒来,今天就过去了,我就没有癌症了。”

反转作用: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退行:用比较幼稚的行为来应付患癌这个现实,希望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自己的焦虑感。

——数天卧床不起。

——不愿意参加日常的任何社会活动。

 

压抑:把引起焦虑的观念和冲动压到潜意识中去。

——“不能让周围的人知道我得了癌症,我不需要廉价的同情,也不要怜悯的眼神。”

——“很累也很苦,但是我可以自己撑过去的。”

升华指把本能冲动转移到社会赞许的方面。

——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自我怜悯。

——弗洛伊德本人也在1923年春天被确诊罹患口腔癌,此后他接受了31次手术。尽管面部塌陷,形容枯槁,但他的头脑依然清醒如昔,坚持研究工作。他说:“我宁愿在痛苦中思考,也不能失去清醒的头脑”。选择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方式,安静而非恐惧惊慌地坦然面对死亡,是这位精神分析大师最后所表现的态度。

调整好我们的心态,需要客观环境的支持,也需要更多主观上的主动调适。

 

首先,肿瘤没有那么可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 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患者可以治愈,还有1/3的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 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通过规范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死亡率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 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以上生存率长可达90%以上;相当一些患者可以术后无瘤或带瘤生存10-20年。

活着本身就是生活的意义。

对患癌这件事的接受程度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

1.  患者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得肿瘤这件事情,会有不一样的应对反应。

2.  性格:通常来说,平常比较豁达性格的患者对疾病的接受程度也会比较高;平常比较容易紧张焦虑的患者更容易恐惧和惊慌,有更多的否认、投射和退行反应的发生可能。

3.  文化程度与职业:文化程度对疾病的接受程度是双向的:了解得更多,既有可能让患者更能接受患癌的事实,也有可能带来对预后和治疗手段的更大的顾虑。

4.  经济状态:经济状态对于治疗药物治疗方案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疾病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对疾病了解的渠道、药品的可获得性等,也对患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

病理类型、分期和治疗手段:疾病的严重程度毋庸置疑是严重影响患者心理的重要因素。

通常,肿瘤患者的心路历程如下:

确诊阶段:震惊期 → 怀疑期  →恐惧期 → 幻想期 → 绝望期 → 平静期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关键是要积极调整心态,达到心理平衡,而且身体也会随心理状态的改变朝好的方面发展

治疗和康复阶段:这个阶段没有初病时难以克服的恐惧,更多需要面对的是治疗的不可预知性,和有望回归普通生活后,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工作等的压力。

 

咱们自己还是有不少可以做到的:

•       了解药物化疗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

•       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悲观失望的情绪,听取成功病例,并与已经接受药物化疗的病友交谈,积极配合治疗

•       分散注意力:合理休息,如化疗期间适量使用镇静剂,听音乐,看电视,多与亲朋好友聊天,与护士交流,在轻松的心境下接受化疗

•       保持乐观情绪,适当休息和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       多吃新鲜蔬菜、小米、奶制品,少吃脂肪、高热量饮食,遵照中国营养膳食指南

规律复查,听从医嘱

最后,祝大家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