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科技节的科普“秘笈”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24-05-19 15:45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刚走完红毯的袁钧瑛院士和小朋友亲切握手。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

5月18日一大早,上海市杨浦双语学校的胡翊(音yì)萱就起来了, 6:15出发,赶往位于浦东的张江科学会堂。

当天是2024年上海科技节的第一天,要举行开幕式。她要做一整天的志愿者。

“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可以见识到前沿的科学技术,接触到科学家们,就算让我五点就去,我也很乐意。”

像个“嘉年华”,又或是新老朋友的聚会,2024年上海科技节很吸引人。

空中,白色太空船的舱体打开后盖,倾泻出一串五彩斑斓的气球。舱体像是要飞起,又像是要上浮。画面充满梦幻气息。张江科学会堂现场这个艺术装置的主题是“未来”。

同样绚丽的是,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呈现的科学艺术图鉴。奇异的图形在色彩的“加持”下异常美丽。

此外,用新技术让科学家“走进”其研究成果中进行互动的元宇宙“红毯”秀也颇为酷炫。

2024年上海科技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计算物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龚新高走红毯。

刚走完红毯的袁钧瑛院士弯下腰和小朋友亲切握手的画面更令人印象深刻。

每一位科学家的真诚和努力,每一个精心设置的环节和活动,都为了多吸引一些青少年或公众的目光,希望人们多一份对科学的向往。

这是“华山论剑”。

一天之内,三场会议,紧凑地包含七场讲座、三场圆桌对话以及若干致辞。这是5月18日,2024年上海科技节开幕的第一天。

这场科技盛宴还将持续两周,一共举办大约2000场活动。

“过去是异想天开,现在是勉为其难,未来是习以为常。”“稚晖君”彭志辉简洁地描述了科技的发展。

果壳网创始人、CEO“姬十三”嵇晓华在圆桌对话环节表示,他认为,针对青少年的科学传播或科技传播有两个核心,一是让孩子们知道当ta学了之后,朝这个方向发展后,ta会抵达哪里,ta有能力做什么。然后,Ta就有了目标感。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二是多学科视角。很多的创新和创造来源于交叉学科,来源于多学科的激荡。孩子在成长阶段能够得到多学科的视角、多学科的方法很幸运。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蛋白质设施主任、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家睿表示,仅仅传播科学知识是不够的,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要“传播”好奇心。

而上海市科技节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获评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的上海市徐汇中学学生窦一帆向澎湃科技表示,上海市科技节是开阔眼界的好机会。开幕式上AI(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令她很受震撼。她还见到了很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接触到许多此前并不了解的科学领域。这些都激励着她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严谨。

胡翊萱告诉澎湃科技,她在上海科技节中担任展览志愿者工作时,需要对一些微观拍摄的作品进行介绍。“当我第一次接触到那些作品时,我无法想象这样的美是如何拍摄出来的,直到我细读了每幅作品的简介,我才发现,我从未在意过的微观世界原来如此美丽。当然,如果不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恐怕这些美丽也无法被发现并记录下来。”

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丁波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报业集团将继续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力量,深化科技传播领域,在推动跨界融合、探索新的传播模式和方法上下功夫,为健康科普传播提质增效,为人民的健康“润物无声”。

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的“100+1未来”艺术装置。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

自掏腰包科普支教的院士蒲慕明:带动学生进行原创科普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原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和松江区。该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师咏勇在第三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作主旨报告。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师咏勇作主旨报告“以高质量科普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他表示,从2005年开始,蒲慕明累计自掏腰包30余万元,带领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同仁们到相关教育资源相对欠缺的地区进行科普支教。他们的科普夏令营到过四川资阳、四川雅安、安徽潜山、安徽无为、江苏大丰、湖南桃江、湖南浏阳等地,共有2000多名青少年参加过相关活动。

夏令营课程从最初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后来聚焦到神经科学领域。

因为这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他们最有特色的内容。大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体。看似简单的大脑功能,实际上人们对它依然知之甚少,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试图解密大脑。

目前,在蒲慕明院士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师生开发了越来越多的科普视频、漫画、书籍以及科普集市活动,前沿、权威、原创,且高质量,将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呈现给公众,比如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

利用生物电综合记录仪,他们还开发了握紧拳头就能用力量召唤“闪电”、脑电对抗等一系列原创科普实验,吸引大批青少年的体验。

在2024年上海科技节现场,他们还通过VR眼镜的方式,展示了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在手动操作情况下,人们可以用游戏手柄“移动”相关脑区。

未来,他们希望能有更多社会力量能够加入科技传播的队伍,批量生产原创脑智科普教具,惠及更多学校,激发青少年探索大脑奥秘的兴趣。

此外,5月18日-19日,是中国科学院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包括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机构会举行科普讲座、科学小实验等线下活动。

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上海市徐汇中学学生窦一帆。

参演微电影的院士丁奎岭:上海交大成立科技传播实验室,练好内功,走出去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提到一段往事。

他说,早在3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钱学森就在当时写给时任副总理邹家华的信中建议,要制定蓄电池能源的汽车计划。30年后的今天,上海交大校友曾毓群带领宁德时代实现了超过36%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2023年,其全球市场占有率36.8%。曾毓群表示,原因是中国的电化学基础研究做得好、做得扎实。中国学者发表的电化学论文差不多占到世界的40%以上,特别是高水平杂志上的。产品足够好,因为培养的人才足够强。

丁奎岭表示,对于科技传播的专业化,就是练好内功,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科技传播人才队伍。上海交大努力建立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一是立足媒体与传播学院,在新闻与传播一级硕士下面自设了科技传播二级方向,着力打造科学导师+论文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二是建立科普智能传播研究基地和科技传播实验室,推动形成科技传播人才高地;三是以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为基础,汇聚资源,形成学术高地。

对于科技传播的国际化,他认为,就是要走出去、引进来,让世界更多了解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2023年4月,在上海市领导支持下,在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成功获得2027年第十九届国际科技传播学会双年会的举办权,希望能够搭建起国际科技与传播交流的桥梁。

对于科技传播的大众化,丁奎岭表示,就是要多渠道、多方式地触达公众。他参演的科普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氟之有机师姐II》2024年已上线,希望通过短片倡导更多学者参与科普的工作。同时,他还参与审校的科普书籍《走出思维泥潭》《像天才一样思考》等,希望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向往。此外,上海交大还成立了院士领衔的300余人的科普专家团,每周开展海上科普讲坛,已经开展37期。

丁奎岭表示,无论大众化、专业化、国际化,核心的核心,就是要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到科学,把探索未知、服务社会作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让青春的力量、青春涌动、青春的创造,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呈现的科学艺术图鉴。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

2024年上海科技节志愿者胡翊萱。

多管齐下,“野生”网红转正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在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健康科普体系,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此前,现象级健康科普品牌“健康脱口秀”就是由上海市卫健委发起。

王彤表示,要建立上海市健康科普资源库,建设上海市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打造“中央厨房”打造全媒体发布平台,开展全媒体传播。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在报告中表示,以科普力量,重塑医院形象。该医院与艺术馆、大剧院等合作,进行文创,以消除污名。其中,“600号”画廊、“蓝梦”专题艺术展、“传声筒”精神分裂症互动艺术展等活动,让人们认识相关疾病,消除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近三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获社会资源定向支持科普项目10余项,经费约600万元。

5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副院长仇子龙教授、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杨金山、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教授等10名专家获聘科学副校长。

上海首批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认定结果公布,代表人物有陈磊,网名“混子哥”,获评研究员;李治中,网名“菠萝”, 获评研究员;彭志辉,网名“稚晖君”, 获评副研究员。2024年上海科技节期间,将完成首批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获评者的授证,同时启动中级职称申报。

李治中在圆桌对话环节笑称自己是“野生”网红转正,不再是“不务正业”。他表示自己还将坚持“蹲下身子做科普”。

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的“新发现·科普书单”展台。

在上海科技节上发布的“新发现·科普书单”是国内首个专门评介科普图书的书单品牌,2023年在上海“诞生”,目前共发布五期,共有100种图书入选。周忠和院士、钱旭红院士、褚君浩院士、汤涛院士、马余刚院士、景益鹏院士等担任该书单的评委。

上海科技节开幕式的“跟着科学‘趣’旅行”市集上展示了100本入选图书,并且通过互动小游戏,向市民赠送科普图书。

在圆桌对话环节,越来越多的嘉宾建议相关原创科普成果,比如课程、电影等,可以选择到上海技术交易所挂牌、交易,为科普创作“输血”,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有嘉宾表示,未来,科研和科普必定深度融合。其中,多位参与圆桌对话的医生同时也是科普达人或创业者。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主导主演的微电影《脊柱上的“拆弹专家”》近日再次获奖,获得第二届上海市健康科普推优选树活动健康科普作品音视频类一等奖。

    责任编辑:沈关哲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