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元春:中国超级转型与世界结构超级转型相叠加,对风险管控产生更高要求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桥
2024-05-20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5月18日,第二届中国金融学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发表主旨演讲,探讨中国实现金融强国目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所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作主旨发言。主办方 供图

刘元春表示,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例如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刘元春认为,在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在现实运行中的各种表现及其演化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要梳理清楚这些挑战和问题产生的核心逻辑。

在刘元春看来,金融强国的诞生可能会经历很多磨难,但是在这些磨难里面有一两个磨难是关键性的、具有战略性的,需要重点研究。而更多磨难则是常态性的,比如朱格拉周期里,每十年一次的危机与萧条,每20年或者18年的房地产调整,每30年所经历的债务风险和每50年所经历的技术范式、经济范式调整所带来的大变化。关键在于,是否能在范式转化、格局调整中,控制风险,抓住每一次机会。

刘元春认为,现代大国冲突中,金融战成了核心枢纽,是现代大国博弈的关键。中国在迈向金融强国、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货币崛起是一个关键,所以围绕支付体系、定价权力等方面一定会在未来产生超级博弈。这些变化是考验金融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整个体系是否具备应对内生风险、外生风险、非传统风险的关键点。

刘元春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升级的阶段,增长速度、风险性质、结构特征都处于一个关键点。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式的内涵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第一,随着增长速度的变化,无风险的基准收益发生变化,这也是很多金融界解释的10%的收益率时代过去了,因此市场各方对于资源配置的基本标杆要发生变化。第二,当市场进行支柱产业转型、增长动能转换、结构大变异的时候,风险特性将发生变化,风险溢价的定价模式也会发生改变。

刘元春强调,这些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中国的超级转型,这种超级转型又与世界结构的超级转型相叠加,这就对风险管控工作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如何渡过转型的风险难关,如何渡过全面开放和大国博弈的金融难关,是我国迈向金融强国之路面临的两大关键问题。

刘元春还指出,如同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的金融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奇迹。虽然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到,面对当下需要应对的大国博弈,中国金融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地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徐祯曜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