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苍润——温骧的漆骨墨心”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2024-05-22 10: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大多数创作者倾向于将西方现代艺术语言套用到中国传统绘画中时,温骧选择另辟蹊径,尝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加入“设计”、“实用”等元素。温骧早期在故宫博物院研摹传统绘画,并随亚明、何海霞等画家赴多地写生。90年代,前往日本进修山水画和花鸟画,并深受日本绘画艺术风格影响,其结合“漆”和“墨”这两种创作媒介创作了约40余幅山水作品,并将其命名为“漆墨山水”。然而,温骧没有停止尝试新的创作方向,后期他逐渐从工艺美术实践转向山水画的创作。在追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源和流期间,他也通过不断地写生来贴近现实,其作品亦同时兼具了从仿古习来的“古韵”和写生练得的“生机”。温骧的花鸟画则又从侧面体现了对于生活中平常之事的细微观察,与山水画一同彰显了其对世间的态度和关怀。在温骧的创作生涯中他多次尝试从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验,而其对于中国水墨创作的热爱及其踊跃尝试的创新精神则贯彻始终。

何香凝美术馆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关于中国水墨画的创新和实践,希望通过展现不同的创作风格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资鉴。

2013年前后,温骧从工艺美术实践中走出,开始专注于山水画创作。温骧熟稔中国画学“衰年变法”论,也试图在山水画创作中展现出截然不同以往的新面貌。他重新溯源,力图从中国古代绘画中找寻新基点。应该说,温骧在重置山水画,他将过往的创作意识归在一边,想在五代和宋元绘画中重新体悟山水画的源与流。更进一步说,温骧在董源、巨然开创的南方山水中寻求新发现,他想通过临仿的形式析出自己的新面貌。

林泉隐逸浩渺无穷 367×144cm 2024年

卧游图-甘棠采风之一 124×248cm 2023年

飞瀑操琴图 178×96cm 2020年

映日荷花别样红 70×178cm 2019年

兰竹石三友图 69×90cm 2021年

1999至2001年,温骧用大漆和墨创作了40余幅山水画作。这些可被称之为“漆墨山水”的作品,是温骧世纪之交绘画艺术创作的新突破。其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日本绘画的影响,诸如在表现朦胧景色时有横山大观和菱田春草的身影,但更重要的是温骧对于漆和墨这两种截然不同艺术材质的理解和把控能力。用漆,显然与温骧的工艺美术实践相关,他在探索更稳定的水墨画展现方式,能够在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中呈现水墨的韵味。这些画作全然不同于惯常意义上的漆画,其绘制方式接近于水墨画,且拥有极细腻的水墨质感,令人称奇。如果温骧没有工艺美术实践学习和运用多种工艺美术形式的经验,这些作品便不会出现在中国美术史上。

气 90×90cm 2001年

云山新雨后树草两依依 50×60cm 2000年

夕阳下的九华佛光 68×105cm 2000-2024年

幻影 40×30cm 2024年

春山河谷有渔人 40×60cm 2023年

【关于艺术家】

温骧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特聘研究员

北京市政协第十届委员

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特邀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六至十届理事会理事

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至五届理事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195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书香门第,受母亲影响,自幼喜爱绘画并随母亲学习古文、写诗填词。1979年起在故宫博物院临摹宋元明清绘画数年,同时研习历代工艺美术作品。先后师从著名画家方成、郭传璋、张步等前辈,也曾得到过亚明、何海霞先生的指点。1991年,受全国青联派遣和应日本静冈县富士宫国际文化交流学园邀请赴日本研修,教授中国画及古典家具设计。回国后坚持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推广古典工艺装饰设计,探索工艺美术在立体空间的艺术实践。50岁后重拾画笔,研习宋元明清诸家技法,追求宋元山水的高古气韵,在不同题材中锤炼笔墨能量,沉淀出成熟的个人风格和东方情韵。

 

展览总监:蔡显良

总策划:吴洪亮

展览时间:2024年5月15日-6月15日

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7-8展厅)

嘉宾合影

5月16日上午与下午,“苍润——温骧的漆骨墨心”与“静听疑有声——于非闇的画意诗情”两个展览的开幕仪式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并分别就温骧先生的艺术实践、于非闇的艺术人生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相关研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双展联袂呈现了传承与创新相融汇的艺术篇章,传递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文化意涵,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资鉴。

“苍润——温骧的漆骨墨心”展览展出当代艺术家温骧的水墨、漆墨作品40余件,涵盖其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风格面貌与创新探索历程。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程斌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

在上午的开幕仪式上,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何香凝美术馆长期以来关注和推广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中的优秀艺术,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关于中国水墨画的创新和实践,希望通过展现不同的创作风格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资鉴。艺术家温骧继承了中国传统国画笔墨的精神,并将中国元素在更多艺术形式上进行尝试,结合“漆”和“墨”两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媒介,呈现了别样的大气象山水画,让大湾区市民们能观画以卧游山水,体悟水墨世界里的自然玄妙。

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副局长吴欢

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副局长吴欢在致辞中指出,温骧先生在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鉴中锤炼笔墨,既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又随时代求变求新。何香凝美术馆作为直属于中央统战部的国家级美术馆,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温骧先生的展览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为大湾区民众带来了水墨艺术的当代风貌,也为深港之间的交流架起了文化桥梁。

艺术家温骧先生

本次展览艺术家温骧先生表示,通过此次展览,与大家一同感受他对大自然的理解及在游历名山大川之后卧游的感觉。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是在用印象技法描绘着我们的祖国山川,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我们都肩负着对社会的责任、对中华民族事业的义务,希望大家彼此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香港中华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吴辉体

最后,香港中华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吴辉体宣布“苍润——温骧的漆骨墨心”展览正式开幕。

座谈会现场

开幕仪式结束之后,蔡显良馆长、郑智威馆长、张鹏教授、杨灿伟主任、林夏瀚研究员、王艾主任、郑石如主管、王洪伟教授、陈俊宇副馆长、余湘智副主任等专家学者就温骧先生的艺术实践进行了座谈。

【展览现场】

 

 

—— END ——

出品人·主编:王成业

学术顾问:阴澍雨 学术主持:刘大石

展览策划丨图书出版丨媒体传播丨书画收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