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化履约工作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4-05-20 15: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现代社会中,化学品无所不在。但其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健全化学品管理,兴利除害,最大限度降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大影响,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挑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远距离环境迁移的潜力,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存在不利影响。为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控制其生产、使用以及排放,国际社会于2001年达成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作为公约文书制定和首批签约国之一,多年来,中国始终把POPs控制作为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实现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锚定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POPs危害的目标,坚决向POPs污染宣战,有力推进POPs控制行动,有效减少POPs环境排放。

不断健全POPs控制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实施计划及其增补版。建立履约协调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国家层面成立由15个部门组成的履约工作协调组,各地组建相关部门参与的省级履约协调机制,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POPs控制与履约工作体系。

深入推进行业绿色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涉及POPs落后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的禁止和限制要求。精准推进农药用途类POPs绿色替代,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深入开展全产业链生产使用调查,全链条推进工业用途类POPs安全替代。强化过程协同减排,在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二噁英控制工程。

持续提高POPs控制能力。加强POPs控制法治建设,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深化废物管理处置,消除POPs环境污染隐患。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替代技术示范。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政府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响应、公众广泛参与的POPs控制新格局。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中国已全面淘汰公约对中国已生效的POPs生产和使用,每年避免了数十万吨POPs的产生和环境排放。提前完成在用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下线与废弃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的100%环境无害化处置两大目标。在二噁英类排放相关行业产量或处置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重点行业烟气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向大气排放的二噁英总量在2012年达峰后逐步下降。

深度参与公约谈判,建设性推动各方达成遵约机制等多项重要共识;广泛开展POPs控制技术交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履约技术服务……在完成自身履约任务的同时,中国还深度参与全球POPs控制,提出中国方案、分享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物治理,制定实施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2022年5月,《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印发,明确将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重点。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为我们进一步准确把握履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履约重点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路径。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唯有互相支持、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化学品带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全球性挑战。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践行POPs控制的国际承诺,有效管控POPs等新污染物环境风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共创无POPs的美好未来,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往期推荐

原标题:《深化履约工作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