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倪妮:时刻记得镜头,也要时刻忘记镜头

2024-05-21 15: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想想 新周刊

20分钟,正在成为社交平台上最火的时间计量单位。

进入旅游旺季,每每刷起社交平台,大家都会对千里之外的野外生活和自然风光心生向往,但它们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太过遥远,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说走就走的勇气。相比之下,花20分钟去没有天花板的户外走走,或许是更适合打工人体质的松弛感追求方式。

打工人开始测试“20分钟效应”。(图/微博截图)

许多人开始响应“20分钟”的号召,利用午休时间走出办公室,逛逛菜市场,去海边吹吹风,或是逛逛街边公园,用手机随手拍下路边的小花小草……在生命的长河中,“20分钟”只是属于我们人生的一个瞬间,而随手拍下的照片更是生命中的浮光掠影。人们通过这种随手记录的方式,将这些瞬间定格在画面里。即使在当下,我们未必能够理解那些瞬间所具有的意义;但很多时候,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会发现那些瞬间弥足珍贵。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们对瞬间的怀念,是刻在基因之中的本能。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人们更加有感于时间流速的加快,对于“人生一瞬”的眷恋也就越来越强烈。这种情绪不仅体现在普通人身上,也体现在明星艺人身上。5月20日,演员倪妮发布了“镜头下的人生一瞬”主题视频,以HUAWEI Pura 70系列风尚大使的身份,与镜头前和生活中的“自己”分别对话,以影像为媒介,探索“瞬间”对当代人的深刻意义。那些用手机镜头记录下的生活,正在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我愿意,反复活在这些瞬间

无论是早年间《金陵十三钗》里的玉墨,还是舞台剧中的作家舒彤和舞女安娜,作为一名常年生活在聚光灯之下的艺人,镜头之下的倪妮不缺少高光时刻。每一秒的“高光”背后,都表达着演员对生活和角色的感悟,体现着她作为演员的基本功。一个眼神,一个瞬间,就决定了她所塑造的角色,是否能够“立得住”,而这些,也共同塑造了如今可塑性极强的演员倪妮。

倪妮发布的“镜头下的人生一瞬”主题照片。

离开镜头,回到生活之后,人生里的“瞬间”对于倪妮来说同样重要。感受生活、捕捉瞬间的情绪,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必修课,她从未放弃从一个个瞬间中积累经验。

有那么一瞬间,就对了;有那么一瞬间,就够了。

与倪妮一样,作为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我们随手拍下的生活瞬间,即便不如专业的殿堂级艺术作品,但却呈现出别样珍贵的生命活力。这些明暗对比、光影色彩的镜头语言,共同构成了当代人所书写的现代诗。

镜头为目,瞬间即永恒

这,也是华为连续多年举办影像大赛的意义。

这几年,华为一直希望通过前沿的技术造就更卓越的产品,降低摄影的门槛,以此鼓励人们通过镜头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让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

如今,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移动摄影技术的进步,“摄影”这项艺术创作活动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这最大限度降低了时间、地点对创作的限制。无论是在生活中、旅行中,或是工作间隙的“20分钟”,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始拍摄,用手机镜头讲出自己所看到的故事。

《牵手》,作者小松。

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来自中国的船员小松。常年在海上漂泊的生活,让他养成了随手记录的习惯。不管是路边偶遇的自然景色,如花草、水珠和雪花,还是工作中接触到的工人,他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快门按键记录下这些动人的瞬间。

这张《牵手》也是创作于偶然的一个“瞬间”。那天,小松在秦皇岛拍照。一对情侣走过,正与眼前的景色融合得相得益彰。那个瞬间,构成了光影明暗间的艺术,让这海天之间的风景成为天地与人心交织、共同塑造的“永恒时刻”。

作者:想想

校对:遇见

排版:鹿子芮

原标题:《​倪妮:时刻记得镜头,也要时刻忘记镜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