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下架的图书恢复上架销售,但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任重道远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4-05-22 06:0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此次事件中,消费者支持平台打折的理由,是“图书定价太高”。的确,近十年来图书定价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一本书动辄五六十元,也形成了许多人“非大促不买书”的局面。

然而出版社方面则认为,图书涨价是电商动辄打折促销之下,出版行业不得已做出的应对措施。有出版社编辑对澎湃新闻记者直言,现在图书几乎不可能以定价售出。

这两天又到了各类图书平台的年中图书打折季,电商平台与出版社的“促销之争”也浮出水面。

5月20日,有读者在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中截图发帖询问:“有知道的书友吗?好几个出版社的书全部下架,第一次遇到。”

豆瓣读者发现大促中购物车中的图书全部下架

截图中显示,该读者加入购物车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京东自营官方旗舰店”的图书全部下架,不支持购买。除这家出版社,还有多家出版社自营店在618大促中下架了京东平台的图书。

这次“集体下架”源于京沪两地部分出版社对京东618活动的集体抵制。

北京10家出版社发表“联合声明告知函”

上周,北京10家出版社发表“联合声明告知函”,声明:“对于贵公司提出的618促销活动方案,即全品种图书价保20-30折(20%到30%的折扣)参与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累计8天的促销活动,经过慎重考虑,我们10家出版社决定不参与此次活动,并且将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

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告知函》

其后,在5月20日,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告知函》,代表上海46家出版社表达了相似诉求。

出版业内人士认为,京东提出的全品类2-3折的促销价格已经触及了图书出版成本底线,有些书甚至“卖一本亏一本”,严重压价的行为让出版行业陷入低价的恶性竞争。

而消费者一方,却分成泾渭分明的两队,支持平台的一方表示,“不打折买不起”,“挺好的,消费者就是要便宜的价格。”支持出版社的一方则认为,“所有图书都以极低价格销售,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作为平台方的京东,在此次争议中保持了沉默。

截至发稿,京东图书页面调整大促亮点为“5折封顶”

图书定价过高是谁之过?

在此次事件中,消费者支持平台打折的理由,是“图书定价太高”。的确,近十年来图书定价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一本书动辄五六十元,也形成了许多人“非大促不买书”的局面。

然而出版社方面则认为,图书涨价是电商动辄打折促销之下,出版行业不得已做出的应对措施。有出版社编辑对澎湃新闻记者直言,现在图书几乎不可能以定价售出。换言之,如今图书的定价,除了要考虑作者版权费、封面设计费、纸张印刷等成本,还要考虑打折的因素。

电商平台兴起之后,图书打折成为常态化,折扣成为引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早在2011年6月18日,京东商城就以一场疯狂的促销拉开了图书价格战的序幕:凡是在当天购买的图书,无论价值多少,结算时一律在已经打过折扣的网络售价基础上减半。这意味着,大多数图书都能以定价4折左右的价格入手。当时,出版社给经销商的进货价都高于这个价格,在6折左右。

10余年过去,电商图书大促折扣越来越大。在活动期间,叠加优惠券后,图书折扣甚至可以低至2-3折。在直播间中,头部主播则推出“1元书”等促销方式,令从业者一片哗然。对于出版社而言,无法拒绝平台流量时,提价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应对方式。

不少出版从业人员对这样的生态表示忧心。有参与此次“抵制”的出版行业从业者告诉记者,书籍质量与成本很多时候成正比关系,不少学术图书等高质量图书,销量低、成本高,本来利润空间就很有限,无法应对粗暴的折扣。一味“价格战”令行业内疲于应对。

此外,线下渠道的主体实体书店也在电商价格战中被挤压生存空间。由于电商渠道流量巨大、议价能力强,消费者如今大都选择网上购书,仍在以定价销售图书的实体书店生存情况日益艰难,逐渐把销售重心放到文创、咖啡等品类上。有读者表示,“线下书店价格离谱”,“已经多年不去实体书店了。”

对于消费者,图书大促则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支持京东的读者不在少数。但消费者等促销、抢消费券、凑满减耗费的精力亦不容小觑。此次论争中,亦有不少读者站在了出版社一方。在澎湃新闻此前的报道下,有读者评论,“对消费者来说,肯定越便宜越好,但是对于出版社和实体书店,确实是灾难,尤其是实体书店,价格完全没优势。”也有读者表示了困惑,“书越来越贵,有时候我都搞不懂是哪一方的问题。”

出版行业如何良性发展

以知识带货出圈的主播董宇辉曾说,“谷贱伤农”,书也一样。图书行业一味低价竞争,必然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影响。出版行业如何良性发展是永远被探讨的话题。

此前,日本、德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等地区对图书售价的保护政策曾被业内广泛讨论。德国法国将图书和电子书纳入“定价法”,规定书籍在所有渠道内都应该依照出版商制定的价格,新书出版的18个月内,零售商都不可以用优惠券、买一赠一、买书抽奖、捐款等各种方式对书变相打折。香港实体书也几乎没有折扣,香港书展7-8折的价格已经足以吸引消费者带着行李箱前往疯狂采购。

国内出版行业从业者也曾提出,国内应该制定类似的价格保护制度,在新书刚上市的一段时间内,拒绝打折。这样,在维护出版行业利益的同时,也能打破如今“打折-提价”无限循环的恶性模式,将如今坐上火箭的图书高定价限制在一个更合理的范畴。但在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图书定价普遍严重过高的情况下,这样的建议实际上很难推行并实施。

市场决定供需,在国内网络购物盛行的大环境下,出版行业对电商渠道的集体抵制,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出版从业者、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之间,如何找到一条“三赢”的道路,在图书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同时,让消费者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依旧任重道远。

据出版社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京东已放弃此前全品类图书2-3折的促销策略。出版社有了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可自行决定参加平台活动的图书种类和打折力度。

截至发稿,澎湃新闻记者在京东平台上看到,此前被出版社下架的图书大部分已重新上架销售,但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截至发稿,此前被出版社下架的图书大部分已重新上架销售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