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大老师科幻小说获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

2024-05-22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4年5月18日,

第十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行。

重庆大学博雅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刘洋的

长篇科幻小说《井中之城》

获得长篇小说金奖!

自2010年创立以来,星云奖已成为全球华语科幻领域公认的权威奖项。过去15年间的星云奖得主有《三体》《荒潮》《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以及刘慈欣、韩松、郝景芳、郭帆等知名作家、导演。

人物名片

刘洋,知名科幻作家,凝聚态物理学博士,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发表科幻作品百万余字,部分作品被翻译为英语、德语等。曾获得华语科幻星云奖、引力奖、光年奖、深圳青年文学奖等奖项。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完美末日》《蜂巢》《流光之翼》,长篇小说《火星孤儿》《井中之城》,创意写作教材《科幻创作》等,多部作品正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

电子、原子核与《井中之城》

《井中之城》是刘洋继《火星孤儿》后的又一长篇力作,于202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小说采用微观视角,讲述个人生活在井一样的城市中,通过探索逐渐获知世界真相的故事。星云奖发起人之一的董仁威评价称,刘洋是继刘慈欣之后,极有潜力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青年作家。

《井中之城》的灵感来源于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关系。刘洋认为,电子总是被束缚在一个原子的周围,沿着既定的轨迹运动,这与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相似。他巧妙地将物理现象与人的生存境遇相类比,赋予作品深刻的哲学寓意。

对科幻的热爱与跨学科探索

作为拥有物理学科背景的科幻作家,刘洋善于将严密的科学设定与荒诞离奇的谜团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科幻世界。这种创作风格源自他身兼作家、研究者、教育者等多重身份所带来的丰富视角和深刻见解。而这些身份的形成则离不开他对科幻文学的深厚热爱与执着追求。

刘洋从小就很喜欢阅读科幻作品,高考填报志愿时读了刘慈欣的《朝闻道》,感叹科学家的伟大,因而报考了物理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尝试在系刊《求索》杂志上撰写科幻小说。201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火星孤儿》,在科幻文学的道路上一路求索,一路写作。

工作后,他希望能够将科幻爱好与研究相结合,因此从理科院系转到了中文系。如今,他在重庆大学博雅学院中文系任教,开设“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研究生课程,他常常鼓励学生跨越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界限进行探索和创新。作为数字人文方向的学者,刘洋当前主要研究文学计算方面的问题。他探索利用大规模文本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解读文学作品的新方法,为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除了《三体》等脍炙人口的科幻佳作,刘洋还推荐了冯内古特和勒古恩的科幻作品,作为读者们探索科幻世界的阅读参考。对于有志于投身科幻创作的年轻学子,刘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要热爱科幻,其次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创作灵感”。

文字:林嘉 部分资料来自博雅学院

编辑:荆萱

校对:重庆大学宣传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计划成员 虎溪管委会 李伊婷

指导:张婧

原标题:《重大老师科幻小说获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