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部人体恐怖片居然是戛纳的第一“显眼包”

2024-05-23 12: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戛纳,科拉莉·法吉特凭借黛米·摩尔和玛格丽特·库利主演的影片《某种物质》进入戛纳电影节官方竞赛单元。

她的新片《某种物质》在5月19日亮相,这部电影是在电影类型上的创新,恐怖片+女性视角,为我们带来女性主义全新的视角。媒体场的现场氛围非常热烈,全场欢呼鼓掌。

在这一届戛纳电影节开幕以来,始终没有一部“爆款片”。而它的亮相,口碑已经超出意外,观众甚至看完无法面对食物,生理不适表示很难评。目前海外媒体评价都在平均70分以上,所以它会不会像《钛》一样成为戛纳金棕榈爆款?

抛开书本x华语影评人场刊Day8,主竞赛单元,《某种物质》3分继续位列第一,惊现0分《萨特诺普》。一种关注单元,《阿曼德》4分居榜首。

抛开书本x戛纳场刊影评人评论

程青松(青年电影手册主编): 4

可能是我在观影史上看到那么多电影,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里,最有力量、最有power的一部。关于女性力量,女性觉醒,女性复仇,都非常棒。

废话队长(废话燃料) :X

出了影厅门那一刹那,大家都长出一口气,然后四下看看,确认周围的朋友是不是还活着。果然能引起全民话题的还是得靠这种东西。

忠泽(抛开书本记者):4

影片的身体恐怖来自于女性实际承受的暴力与痛苦,而它的疯狂程度宣誓了两件事的定义权:一方面,你们对女性正在经受怎样的暴力想象无能;同样地,你们对女性能承载怎样的痛苦一无所知。难以承受但接受其中那些有源头有表达的猎奇与残酷,我相信这就是今年的金棕榈。(如果登顶,影片高潮部分与评审团主席葛韦格《芭比》开场的遥相呼应必将成为影史佳话。

董一骄(抛开书本记者):4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立意也不算是很深刻,但确实是最极致的用body horror这个类型片来讲这样一个厌女/雌竞的故事。开篇特写展现白男制片人的油腻就点出了好莱坞等娱乐行业带来的男凝和厌女。但最重要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也是厌女的。其中还有母女关系这一层值得探索。最后那些喷射的血浆,不只是喷射给电影里的男凝制片人看,更是喷射给在座的各位。

文∶LOVIA GYARKYE

翻译∶章久

排版:杨越婷

校对、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在这部由玛格丽特·夸里和丹尼斯·奎德联合主演的第二部长片中,这位法国电影人探讨了社会对青春和美貌的迷恋。

科拉利·法吉特(Coralie Fargeat)执导的露骨人体恐怖片《某种物质》(The Substance)开播不久,伊丽莎白·斯帕克(黛米·摩尔,Demi Moore 饰)作为一个日间锻炼节目的明星主持人被无情解雇。

这位前女演员的资历:奥斯卡奖、好莱坞星光大道,但不足以挽救她的尊巴舞与吉利安-迈克尔斯风格的节目,这个节目被恰当地命名为《闪亮人生》。她的制片人是一个油腔滑调的人,名叫哈维(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饰),他想用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明星来取代伊丽莎白。用他的话说 "这是网络电视,不是慈善机构"。

在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首映的《某种物质》是法吉特的第二部长片。该片基于导演对性别歧视社会中女性可有可无的议题,这是她在 2017 年的超风格化血腥惊悚片《复仇》中首次探讨的主旨。她在该片中赋予了颠覆性的女性主义倾向,将一个被奸杀的阳光金发花瓶女友变成了一个复仇猎人。

在《某种物质》中,一位女性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与低估作斗争,只是这一次她也在与自己作斗争。法吉特将科幻元素(如她早期的短片《现实+》)与人体恐怖和讽刺相结合,展示了女性如何被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的双重力量所困。美貌和青春是本片的核心目标,但导演也将矛头指向了好莱坞的阴森诡计,以及顺性别异性恋男性强迫性的身体和心理侵犯。

法吉特炫耀着令人兴奋的亢奋风格。超广角、特写镜头和泡泡糖色调为影片增添了超现实,有时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视觉语言。尤其是在肢体残缺的时刻,英国作曲家Raffertie雷鸣般的配乐为影片增添了适当的不祥色彩。

《某种物质》中发生了很多事情,虽然其雄心壮志令人钦佩,但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奏效。在2小时20分钟的片长中,单薄的情节设计显得有些吃力;有些场景,尤其是影片中间部分,是枯燥的重复,而不是巧妙的映衬。不过,摩尔和奎德的精彩表演(尤其是他们的表演)帮助影片在结尾处保持了令人捧腹的高潮。

在与伊丽莎白最后一次会面中,哈维的攻击性加倍。他一边往嘴里塞虾,一边对伊丽莎白说,当女人到了50岁,她们就完蛋了。法吉特通过拍摄哈维嘴里嚼着贝类碎块的镜头,增强了他直言不讳的变态性。当他用臼齿碾碎这些珊瑚色的生物时,伊丽莎白用一种淡淡的厌恶近乎憎恨的眼神盯着他。奎德饰演的角色活在《某种物质》更多的讽刺意味中,而他的表演也恰到好处地回应了这一嘲讽。

哈维的话,再加上路人对伊丽莎白的白眼,促使女主角开始寻求解决办法。她向匿名的 "物质 "传播者求助,这个项目可以让人们克隆出一个更年轻的自己。虽然Fargeat的剧本在表达公司的运营规模或他们在她笔下的洛杉矶是如何运作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实验的规则简单明了。

当个体产生了自己的复制体后,保持平衡的生活至关重要。每隔7天,其中一个就会进入昏迷状态,通过输液管维持生命,而另一个则自由活动。然后它们就会交换。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年轻时的上瘾。

伊丽莎白和年轻时的自己(玛格丽特·夸利 Margaret Qualley 饰),苏(Sue),在一段时间内遵循着项目规则。在《某种物质》的中段,有很多场景都在强调她们所受待遇的不同。苏在节目中绽放光芒,赢得了哈维的喜爱,并有了自己的健身节目,而伊丽莎白却在自己不为人知的阴影中苦苦挣扎。

摩尔为她的角色注入了一种内敛的绝望,这种绝望丰富了法吉特影片中令人不安的暗流。她在片中饰演了一个无法戒掉青春瘾的女人,尽管这种瘾对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一个特别强烈的场景中,Elisabeth被窗外苏的巨幅广告牌所困扰,为了约会而挣扎着离开家。她不知疲倦地补妆,每一次尝试都揭示了这位女演员质朴外表下的层层苦恼。

摩尔在影片的后半段逐渐适应了角色对身体的要求。伊丽莎白最终明白,破坏实验的平衡会降低她的活力。贪恋昏迷外更多时间的 Sue 变成了一种吸血鬼,而Elisabeth则萎靡不振。摩尔缓慢的步履和驼背的肩膀让人更能感受到角色的痛苦。皮埃尔-奥利维耶·珀尔辛(Pierre-Olivier Persin)制作的特殊化妆效果让伊丽莎白的凋零更加惊心动魄,更具说服力。

玛格丽特·夸利的角色没有摩尔那么丰满。她的角色只是伊丽莎白的陪衬,似乎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好莱坞对女明星的变态注视。这是一个遗憾,《某种物质》的导演曾经承诺,伊丽莎白和苏之间的对抗会比我们看到的更有启发性。

但现实是,这个实验让两个角色陷入了与社会强加的标准一样的有毒、自我憎恨的循环中。《某种物质》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讲述了社会习俗如何让女性与自己作对。如果影片的制作水平更高一些,或许会深入探讨这一事实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围绕这一事实进行编排。

Rosie Huntington-Whiteley身穿Victoria Beckham

亮相戛纳电影节《某种物质》首映红毯

海外媒体评论:

英国每日电讯报|100

然而,正是摩尔(Moore)的选角,以及她在 61 岁时愿意在情感上和身体上自我否定,才让《The Substance》与其主题产生了惊人的联系。30 年来,她从未在一部影片中表现出如此坚定的态度。看着她面对镜中的黛米摩尔,并毫不留情地去面对,这真是非同寻常。

独立通讯|91

Coralie Fargeat 的《The Substance》是一部关于女性自我憎恨的癫狂童话,它将不惜一切代价——我是说不惜一切代价——来揭露几千年来社会对女性无情的审美标准。

播放列表|91

Fargeat的新作大胆剖析了衰老和自我憎恨,堪称视觉奇观,女主角黛米摩尔和玛格丽特夸丽的表演也十分精彩。

卫报|80

由于它的垃圾性——是的,它拒绝严肃的实质内容——《某种物质》真的应该被制成录像带,在家里观看,以向伟大的家庭娱乐纸浆时代和怪异、粗俗的录像店杰作致敬。

综艺|80

《某种物质》是一位有远见的电影人的作品。她有最原始的东西要对我们说。

每日银幕|80

这部令人毛骨悚然的人体恐怖片以娴熟的技巧和饱满的情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血淋淋的画面。

英国广播公司|80

对一些观众来说,这个疯狂的结尾足以成为珍藏《物质》的理由;而对另一些观众来说,则足以成为远离《某种物质》的理由。但看过法吉特影片的人都不会忘记它。如果她能早十五分钟或二十分钟将影片推向无趣的极致,那么这部影片就会成为经典之作。

好莱坞报道|70

《某种物质》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讲述了社会习俗是如何让女性对抗自己的。如果影片的制作水平更高一些,可能会深入探讨这一事实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围绕这一事实进行编排。

原标题:《这部人体恐怖片居然是戛纳的第一“显眼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