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时令风物|茉莉花篮,复刻古人的夏日光景

花糕员外
2024-05-23 11:0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上海苏州等地临近夏季,人们走在车水马龙的都市街头偶尔会遇见拎着竹篮兜售茉莉花、白兰花的婆婆。花如珠串绕在手腕上,质若初雪。茉莉香花售卖一般是在清晨与傍晚,极少在大中午露天曝晒。花儿需要用冰才能久存。过去江南水乡每到市会,夕阳将坠,花农便会操小艇到画舫停泊之处,拦舱挜卖。

茉莉花手环 视觉中国资料图

北京从前把玉兰、茉莉、玉簪称之为白货,也有从福建来京贩卖茉莉花的行商。晚香玉与玉簪之类当时是便宜的,小说《啼笑因缘》里介绍的卖花郎篮子里荷叶托着红红白白鲜艳夺目的花朵。晚香玉与玉簪花是当做饶头送给熟客小姐插花用,而茉莉花穿的圆球,白兰花穿的花排子价格不菲,让南方来的家树吃了一惊。那时夏季除了白兰花花排子,《燕都》杂志记录着“茉莉排子”。得用多齿铜丝排上了八至十二朵茉莉花做的,可挂于襟以嗅其香。人们起初是把香花藏于衣襟内,香味幽幽散出,而后来又爱好佩之襟外。

《京剧一百人物像》之一 ,清,佚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人物发饰上有茉莉簪花。

江南人习惯茉莉。而茉莉本不是江南的花儿,宋人有首写茉莉的诗“重译新离越裳国,一枝都掩桂林香”,越裳国其实是用了典故,指示的方向是炎热的南方,植物茉莉天性喜暖,在古人印象中属于南荒之客。北宋的时候种植在岭南一带,宋人写“闽粤固尝矜绝美”,直到今天广西横县也是我们茉莉的主产区之一。现代人想种一株茉莉可方便,盆栽窝苗原产地发出的快递不日便到达,没甚稀奇。宋人运花就困难得多,宝贝稀罕。吕本中诗题中记录“邵伯路中途遇前纲载茉莉花甚众,舟行甚急,不得细观也”,靠着水运将奇花异草传播开来。

作者制作的茉莉发簪

茉莉跋山涉水去了哪里呢?这样兴师动众,也只有宫苑豪户挥金如土承担得起。《武林旧事》卷三记载临安皇宫内到了夏天避暑纳凉,会在广庭放置茉莉、素馨等花卉数百盆,“鼓以风轮,清芬满殿”。花期正是夏季,茉莉便是宋人消暑爱物之一,赞美的诗篇数不胜数:“团团末利丛,繁香暑中拆”、“水晶帘挂小池亭,茉莉花香酒易醒”……品味喜好会被带动起来,北宋周紫芝说:迩来吴中大夫家多种末利。那如果囊中羞涩买不起呢?可以借。南宋戴复古就很好意思,他写《夏日从子渊侄借茉莉一盆》:“爱凉临水坐,遣病借花看。”不仅是文人喜欢,妇女也爱簪戴茉莉花,古今一样。《梦粱录》中有扑买茉莉,《武林旧事》与《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录夏季以茉莉为最盛。

制作过程

茉莉刚开始上市的时候价格昂贵,“妇女簇戴,多至七插”,让后世李渔看来,茉莉一花天生适合妇人插鬓,为助妆而设。这花朵有一段管状结构,天然有孔可以受簪。后读姑苏虎丘花市,茉莉打爪花一条,起初莫名,实践制作的时候忽然明白文中打爪是指绿色花托如爪,而把爪抖去,便见李渔所说的,“天生以为立脚之地也”。那些茉莉排子其实好像宋元的花头簪了。可不可以这样想当人们先以鲜花簪发,鲜花难持久才催动设计有了金银打出来的花簪插戴呢?妇女按朵买的话花儿易败,只戴一日就要换,“不过供一饷之娱”。 如果是盆种者,官员则互相馈送,算应时的礼。

首都博物馆藏的一幅清代仕女图,帐子里挂着茉莉花。

仔细留意的话,宋人簪戴茉莉不一定在白天,有时候是会和着茉莉睡觉。“醉折一枝簪鬓睡,晓来印却枕痕香”因为茉莉是入夜才开的,也就是最香的时候是人睡梦中,即“肯与儿曹入枕帏”。宋人古诗中有“自折琼枝置枕旁”“采采轻花置枕边”之句,说的正是把茉莉素馨放在枕边。“茉莉拥钗梁。云窝一枕香。”不过呢,人们也发现这些白色花朵,花香则香矣,却会招致虫蚁,那就显得有些不妙。于是人们就想出来一个法子:把花挂起来。“豪民富贾,楚馆秦楼,多争买之。晨悬斗室,昏糹鳥罗帏,梦醒花放,尤繁华中之色香世界也。”

宋人写“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挂层玉。”“彩线串层玉,金篝络细香”似乎除了折花簪戴,茉莉能做出还有更加复杂的玩意儿,清代《广东新语》中说当地人认为“素馨辟暑”会用素馨花球挂在斗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为之生凉”,其实宋代就有类似的做法了。南宋 · 戴复古“红吐槟榔唾,香薰茉莉毬。”“忆曾把酒泛湘漓,末利毬边擘荔枝”,广西横县仍保留了一种茉莉花球的制作方法,即用金属丝穿茉莉数条再合拢成团,系上流苏悬挂起来。

左图:《红楼梦赋图册》中的茉莉花篮。右图:作者复刻的花篮。

比茉莉花球更复杂的是茉莉花篮。清代嘉善人曹庭栋《养生随笔》中记录放置茉莉的方法:“有枕旁置末丽、夜来香者,香浓透脑,且易引虫蚁,须用小棕篮置之,悬于帐顶下。”人们是用棕色小篮子里吊起来,再里头放上香花,这样便可高枕无忧。《红楼梦赋图册》中绘画的物件,推测应为记载中的茉莉花篮。属于夏季天然香囊令人神往。清代不少佚名美人卧图画中记录此细节,闺中女子将茉莉花篮悬挂于青纱帐下,夏夜消暑。

作者复刻出的成品。

《扬州清曲曲词卷》有不少提及茉莉花小曲,可见茉莉花天生以媚妇人,受女子的喜欢。

俏人儿,你好比素心兰花开放,

越暖越发香。

你好比丹桂枝插在妆台上,

香溢满厢房。

你好比茉莉花挂在青纱帐,

再放一朵在枕儿旁。

你好比夜来香,

夜夜把花放。

你好比秋海棠,

刻刻含笑在脸庞。

说起来茉莉花篮应当是当时通行的做法。首先是篮子,清代茉莉花篮有两种材料,一种是草棕结成,另外一种用“秦嘉州溅色氂尾为之”,溅色氂尾或许是一种竹子的名称。清代顾禄《桐桥倚棹录》中说:花朵何止六七层,小者亦有四五层。每层花农以铜线为花骨,复为络索之状,摇摇下垂。像编珍珠衫一样借着篮子外形串起茉莉花苞。

作者制作的茉莉花篮

从前编的茉莉花篮的价格并不便宜。制作所用的花量确实要许多,尤其是六七层以上大型的花篮。旧照片中可知古人画的是真实的情形。茉莉花与花托,白绿相间,芬芳动人。虽然茉莉放不了几日花蕾就会变成紫红色的落败模样,但是看着开心。现成花篮形状可以做骨架,那么先扎起各种各样的事物再将花蕾簪满的做法就容易理解了。清代花农为了出售自己的茉莉花,还具备了手工技艺。他们用铜丝扎成三足蟾蜍、蝴蝶双飞、元宝、鞭、剑、匾额之形状,动物兵器随心制作没有固定形式,讨巧受人欢迎。画作中花篮挂帐子间,画家想表现的是夏日这段风流。按古人说法因为茉莉花篮较为典型,流行至极,所以就算插带别些花卉也一并称作茉莉花篮,“如木香、玫瑰、山茶、蜡梅、梅花、桃花皆可扦之”。小的茉莉篮子里还能放上瓷盆、琉璃杯,养花养鱼,而篮腹大的这种花篮还能与灯结合在一块,可以燃灯。俗称“灯花篮”,而后鲜花不复,可能人们用了假花延续着花篮形状的灯。

因为被古籍中的描述吸引,所以试着做了些,抛砖引玉。这种风俗之美,不过一饷一日短暂,用钱来衡量似乎很不“划算”。然而时令花香会比气温播报的数据更易感动人,鲜活的辰光,活泼泼地。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