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普|儿童恶性肿瘤如何被发现?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做检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龚英
2024-05-23 10:5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发现孩子生了肿瘤后,很多家长都会非常诧异:孩子还那么小,能吃能喝、能跑能跳的,怎么会生肿瘤呢?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肿瘤是老年人生的病。相比成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而言,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确实低很多,因此很多家长没有这方面的防范意识,更容易错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时机。

下面我通过3个临床病例,向大家介绍下儿童恶性肿瘤是如何被发现的?

 案例一:4岁女孩嘉嘉,平时身体健康,最近反复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好转,但药效过后又开始发热。服用抗生素一周仍未好转,嘉嘉妈妈很着急,带孩子再次去医院复查。医生给嘉嘉开了腹部B超检查,妈妈很不解,但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谁知,在做超声检查时,医生发现嘉嘉右侧靠近后腹膜部位有一肿块,建议进一步做增强磁共振检查,这下可把嘉嘉妈妈吓坏了。之后的磁共振检查证实,嘉嘉右侧肾上腺有一肿瘤。

检查结果出来后,嘉嘉妈妈很震惊:“我的孩子只是有点发烧,怎么一检查就发现肿瘤了?”

医生解释道:“反复发热,使用抗生素一周了也不见好转,要考虑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肿瘤就是其中之一。孩子的肿瘤现在还处于早期,可以完整切除,预后也会比较好,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嘉嘉在医生的安排下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是神经母细胞瘤Ⅰ期,预后良好。

提醒:对于成年人而言,可通过血液检测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铁蛋白(FER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肿瘤标志物来筛查肿瘤,但不是所有的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对于儿童隐匿的腹部肿瘤,超声检查的意义更大。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可通过超声这种无创、安全的检查来筛查腹部肿瘤。

案例二:5岁女孩依依比较调皮,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当时没什么症状。第二天,依依说有点肚子痛,妈妈比较重视,带她去医院就诊。医生给依依做了腹部B超检查,发现她右侧肾脏有个肿块,进一步做增强CT检查,证实右肾有个体积比较大的肿瘤,并且破裂了。

依依妈妈当场就傻眼了:“我家孩子长了这么大的肿瘤,怎么一点症状也没有?平时吃得好,身体也好。现在肿瘤这么大,还破了。医生,我们该怎么办?还有救吗?”医生安慰道:“孩子这次摔了一跤,虽然把肿瘤摔破了,但也因此发现了肿瘤。目前肿瘤还在早期,没有转移,虽然破了,但还是包裹着的,没有播散。我们先进行化疗,后面还是有机会切除肿瘤的。还好你们及时就诊,做检查发现了肿瘤。”

随后,依依接受了化疗。待病情好转后,又进行了肿瘤和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是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好。

提醒:很多儿童肿瘤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通常因其他不适就诊检查时被偶然发现。超声检查方便、无辐射、不需要镇静麻醉、费用低,对早期儿童腹部实体肿瘤筛查很有意义。家长应该每半年至一年,带孩子做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这是早期发现儿童腹部实体肿瘤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

案例三:8岁男孩斌斌,一年多前出现胃口不好,逐渐消瘦,肚子也一点点大起来。因没有其他症状,孩子也没说不舒服,家长就没有重视,孩子还是正常上学、玩耍。最近,斌斌肚子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瘦,偶尔会说肚子有点胀,家长才觉得不对劲,带他去医院就诊。

斌斌妈对医生说:“孩子一直胃口不好,但是肚子鼓鼓的,最近说有点胀。医生,是不是给他做个胃镜查一查?”医生检查了斌斌的腹部后,建议先做个腹部B超检查。结果超声科医生发现,斌斌肚子里有个十几厘米大的肿瘤。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肿瘤穿刺活检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Ⅳ期,预后不佳。

医生告诉斌斌妈,肿瘤已经全身转移。斌斌妈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惊天霹雳,十分懊悔地说:“孩子胃口不好有段时间了,我一直没当回事,以为是消化不良之类的胃病。他肚子鼓鼓的,我也没在意,想着小孩子么,肚子都是鼓鼓的。怎么会是肿瘤晚期呢?连手术机会也没有了吗?”医生安慰道:“虽然没有手术完整切除的机会了,但我们还可以试试放化疗、生物治疗。”

提醒:儿童腹部肿瘤前期不易发现,多数恶性肿瘤一般并无症状,或者表现为胃纳减退、腹痛、腹胀等无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即使肿瘤已相当大,甚至已有转移时,也常没有恶病质现象,从而被延误诊治。其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腹胀、腹痛就是胃病,常要求医生给孩子做胃镜检查。其实,胃肠镜检查一般只能发现胃肠道内部的病变,而胃肠道外部、腹腔内的病变则无法发现,容易漏诊。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腹部超声检查整个腹腔,扩大筛查范围,有助于发现腹部肿瘤。

那么,儿童好发哪些类型的肿瘤呢?家长需要提前了解什么?

各年龄段儿童包括新生儿都有可能患肿瘤,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除意外伤害外,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儿童肿瘤在很多方面与成人肿瘤有本质上的不同:成人肿瘤往往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累积的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而形成的;儿童肿瘤通常是由发育中的未成熟细胞发生成熟阻滞所引起,基因变异负荷要比成人低得多,通常是由单基因遗传所致,如致癌基因易位。

此外,成人的恶性肿瘤大多起源于上皮细胞,称为“癌”,如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儿童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于非上皮系统的间叶组织,如血液肿瘤、脑肿瘤、各种母细胞瘤等。

我国首个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癌症发病率和卫生服务可及性的现状研究显示,2018-2020年,我国共有121145名儿童和青少年被诊断为癌症患儿,平均每年新发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4.038万名。按年龄细分,在小于1岁的婴儿中,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发病率位居第一;位居第二位的肿瘤有性别差异,在女婴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男婴为肝母细胞瘤;位居第三的均为白血病。

1-4岁儿童中,白血病的发病率位居第一,神经源性肿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位居第二、第三。5-9岁儿童中,白血病还是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脑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增加。10-14岁大龄儿童中,骨肉瘤高发。15-19岁青少年女性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一。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查找原因,接受必要的检查?

儿童肿瘤发病隐匿,且年龄较小的幼儿出现不适时无法准确表达,更容易错过早期诊治的机会。家长要培养防癌意识,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的异常变化。根据儿童好发肿瘤的特征,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带他到医院就诊,接受必要的检查。

①反复发热,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②皮肤有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③面色苍白,没有精神,不爱活动,食欲差。

④在颈部、腋窝、腹股沟处,可触摸到肿物。

⑤腹部膨隆,可伴有腹胀、腹痛。

⑥骨骼疼痛,或某个关节肿胀疼痛等。

如果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肿瘤筛查。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