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人涌入“保洁圈”,工人日报:转变择业观,路会越走越宽

刘兵/工人日报
2024-05-24 10:00
舆论场 >
字号

随着00后逐渐步入社会,他们开始在不少行业崭露头角,其中在家政行业尤其引人注目。近日,“第一批00后已经开始做家政了”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起普遍关注。

据报道,近一段时期涌入“保洁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区别于传统家政行业,年轻人更强调“专业”和“口碑”——他们为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精细化家政服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精神,提升了家政服务的质量和形象,令不少人对家政行业耳目一新。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打破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转变择业观,结合社会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过去,家政行业通常被认为是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从业者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但新一代年轻人正在逐渐改变这种观念。他们认为,并非只有在写字楼里做文员或者考上公务员才算实现了人生价值。靠自己的双手挣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自己的工作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就是实现了自我价值。

据《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间,月嫂、外卖员、保洁等中国蓝领人群的平均月薪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蓝领与白领群体在收入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甚至部分行业和地区出现反超的情况。

另一方面,00后的加入也为家政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保洁工作虽然是份体力活,但知识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在这一领域也日益显现。现在传统的育儿嫂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需求,他们希望自己聘请的人可以承担更多任务,如能够监督孩子完成启蒙任务,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陪伴等。在此背景下,儿童成长陪伴师、家政机构业务员、家庭卫生管理师等新兴岗位应运而生。由于0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大幅提升,在这些行业的就业上具备优势。

家政行业呼唤有新鲜血液注入,年轻人也希望结合社会需求实现人生价值。要促进这样的“双向奔赴”,有关部门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政府、高校以及家政行业应进一步增加适应市场的行业教育培训,增强年轻人的家政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此外,要通过宣传典型更好地激活示范者效应,形成有利于择业观转变的舆论氛围,引导更多年轻人多元就业。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