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球城市观察︱人的问题还是社区缺位,什么造成美国公屋之罪

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综合
2018-12-18 16:3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Jason Mata是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的一位本地居民,他家西面有几个公屋社区,在他眼中,那里常年混迹了一帮“不良人群”。“每天早上,起床出门就能看到二三十个人聚在一起,酗酒、贩毒、召妓。”

在许多美国人眼中,公屋一直是这样的负面形象,越是低收入者聚集的大规模社区越容易发生暴力犯罪,比如芝加哥臭名昭著的利尼格林(Cabrini Green),或是圣路易斯的帕鲁伊特·伊戈(Pruitt-Igoe)。

公屋一定会带来高犯罪率吗?这是公屋居民“素质低下”造成的吗?最近,德州州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Marie Skuback Tillyer和华盛顿大学房地产系副教授Rebecca Walter的一项研究试图给出不同答案。

Tillyer和Walter梳理了圣安东尼奥市住房委员会的数据,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公屋并不比其他地区更危险,相反大部分的犯罪只在某些地区高度集中。72%的暴力犯罪、87%的贩毒案和72%的偷窃案集中在全城5%的住宅区。

今年8月,他们在《犯罪与少年犯罪》期刊上发表了这份研究。“极少数的犯罪高发地败坏了整个公屋的名声。”

这项研究特别关注“5%”社区,除了低收入居民,这些犯罪率高企的公屋社区还有一些共通性。它们大多建于二战后,高层塔楼为主,是密集的居住区,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最基础的物业设施。

Tillyer更愿意将犯罪率归咎于社区安保设施的缺位,犯罪高发地往往没有门卫、访客登记制,人员随意进出,缺少防盗窗,没有监控探头,也有的地方监控探头要么故障,要么形同虚设。

人们常认为公屋建设是一次性的硬体投入,忽略了建成后的日常维护。直到今天,许多新建的公屋依然延续了这一问题,中国同样如此,在回迁房或是保障房等非商业房产中,物业一直是个大问题。

Mata最近接受了CityLab的采访,他居住在一处普通小区,居民会主动向社区提出要求,比如建造更多的路灯。

但对公屋居民而言,监督物业只能是奢望。每当他们提出要求时,总有人告诉他们,“有地方住就不错了”,无论是门卫,他们那些“富裕”一些的邻居,或是他们自己。

恶性循环正在于此,低收入者不被鼓励参与社区事务,耻于承认自己是公屋居民,进而对社区的恶化坐以待毙。

社会学家Eric Klinenberg最近出版了新书《人民的宫殿》(Palaces for the People),他在书中谈及一个概念“社会性的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传统的基建包括消防、垃圾清运,以及前文提及的各种安保设施,但Klienberg则表示,对社区的维护不仅在于硬件,更在于居民的参与。

《人民的宫殿》,Eric Klinenberg认为“社会性基建”可以帮助解决不平等、贫富差距,以及减缓市民生活的衰落。图:Amazon

Klienberg称,在美国,大部分致力于降低犯罪率的政策都把落脚点放在了提高惩罚上,似乎量刑越重,对人们越有警示作用。但如果说某些公屋成了犯罪高发地,没有人关注病灶有没有真的改变。

他认为公屋缺失的社会性基建包括一系列公共空间,比如图书馆、老人中心、社区花园,这些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走出家门,在社区内组织活动,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Pyatok事务所在加州圣莱安德罗设计了一个小尺度的“老人之家”,包含60套经济适用房。图 Pyatok事务所官网

Michael Pyatok是奥克兰的一名建筑师,他试图通过设计的方式提高社区安全性,并鼓励社区参与。

战后兴建的那批公屋大多是二三十层的高层塔楼,当时人们认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房屋可以弥补住房短缺。但许多学者认为,这些高密度的塔楼却带来后来的公屋悲剧,居住者众多却没能匹配相应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Pyatok更倾向于设计小尺度的社区,他的事务所为一系列经济适用房提供设计,最常见的是沿街的多层楼。他们没有设置重重关卡,过多的监控探头和防盗窗容易让人有被侵犯的不适感,相反,他在设计中改善了自然采光和通风性,减少视觉盲区。人们坐在家里,透过窗户就能看到街道,或是社区内的公共空间。

对于那些已经建成的高层公屋,Pyatok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思路,将大尺度的密集社区“化整为零”,划分成若干个小型物业单元,有相应的小型公共空间、物业设施或是出入口。他表示,此举是为了鼓励自下而上的社区活动,这在相对小规模的社群里更有可能发生。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