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的抉择时刻

2018-12-19 12: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这是一个充满温情、悲情,又极具梦想色彩的故事,张兰的创业极富代表性。

从 1989 年她决定到加拿大留洋打工挣第一桶金起,到 1991 年在东四的一个粮店开起“阿兰酒家”,到 2000 年创立“俏江南”,再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承办大型国际盛会的餐饮任务,她用了极短的时间把自己和企业推向极致。从提出要做中国餐饮业的路易·威登,到2015 年败走香港 IPO,张兰用二十五年的时间走完了中国第一代创业家走过的所有路径,完整而快速,也最精彩地画完了一个圆。

张兰自小聪慧,特殊的时代环境和家庭遭遇又培养了她的勇敢和坚韧。才十几岁,她就用自己的胆气和智慧,恳求同学的父亲,将身患重病的母亲,还有继父、弟弟和自己一家人从湖北调回北京,第一次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按部就班上大学,结婚生子,张兰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跃跃欲试。上有生病的母亲,下有一天天长大的幼子,张兰想要给他们更好的条件,但丈夫却是一个善良而安于现状的人,张兰便决定自己放手一搏。

在跟远在加拿大的舅舅取得联系后,她选择了出国打工。打工的日子是无比艰辛的,张兰在餐馆里每天扛冻牛肉,半扇大概有80 公斤。她有从小苦出来的好身板,更有赶快挣上钱让家人过好日子的信念,什么苦都能吃。她一咬牙,每天扛 20 片,就这么扛了下来。她没日没夜、全年无休地干,苦活累活、粗活细活都一把拿了下来,最高纪录曾一天打六份工。两年,她攒足了自己当初定下的目标——两万美金。她准备回国,也想儿子了。

恰在此时,她的移民指标下来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亲戚都力劝她不要回去了,还邀她到美国参加圣诞狂欢,希望能用发达国家的繁华和富庶打动她,留下她。张兰思量了很久,她惦记国内的亲人,也怕自己动摇,不仅拒绝了移民指标,连圣诞狂欢也一并拒绝了,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1991 年 12 月 22 日,张兰再次落地北京。

张兰用九年时间打造了“阿兰”这个品牌。这九年间,她完成了原始积累,包括资金、经验、文化的积累。到 1999 年,她开始莫名有了一种紧迫感、压力感。人生迈入四十大关,尤其是作为一名女性,她更加觉得时不我待。人至不惑,精力、阅历正处于巅峰状态,她在知识结构、眼界视野、品牌意识等方方面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成熟度和高度。

要与时间赛跑,张兰想把时间“抢”到自己手中。她隐隐约约觉得,到了产生理念的时候了,到了应该做一个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时候了,到了自己代表中国餐饮开创一点什么的时候了。

张兰创业时,弟弟义无反顾地来帮忙。当时他已经考上东方歌舞团,成为了一名国标舞演员。她的弟弟一表人才,又高又帅,已在团里崭露头角。但因为姐姐需要,他毫不犹豫地辞了职,做起了阿兰酒家财务大管家。正因为有他在大后方扎稳阵脚,张兰才能毫无顾忌地在前方冲杀。她和弟弟订了一个五年之约:五年后,她支持弟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人生就是这样,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1999 年的春夏之交,张兰报了一个欧洲旅行团,去看望在法国留学的儿子汪小菲。正值汪小菲的暑假,母子二人趁这难得的机会团聚一下。半个月后,母子先后回了北京。汪小菲到北京当天就约了舅舅见面,要把在法国给他买的皮鞋送过去,他知道舅舅爱美。舅舅说,正逢开工资的日子,太忙,过两天再说。

谁知道,上天没有再给“这两天”。当天晚上对完账已到夜里 11 点,张兰的弟弟像往常一样回了家,楼道里的灯没有像往常一样亮着。同行的同事想送他回去,他说:“不碍事,估计是淘气小孩用弹弓把灯崩了。”他打发同事回家去。

谁知道灯是一群犯罪分子故意弄坏的。他们把张兰的弟弟堵在楼道里,见他身上没钱,便起了急。更为要命的是,张兰的弟弟仗着此前喜欢李小龙,练过几手拳脚,奋起反抗……本意求财的歹徒也慌了,残忍地下了毒手,一共 16 刀,张兰的弟弟倒在血泊里。张兰疯了一般冲到医院时,弟弟已经躺在了冰冷的太平间。

那年早些时候,张兰陪母亲拜佛求签,一位大师曾说她会有“血光之灾”,但会有贵人帮她挡过。如果早知道这个“贵人”是弟弟,是弟弟代她去死,她情愿没有被大师提醒,没有收下大师当时给她的“平安符”。

她锲而不舍地追查凶手,感动了公安局的刑警,刑警帮她一直关注这桩无头案。半年多后,凶手因为再度犯案落了网。张兰这才知道:本来凶手的目标是她——北京城里有名的女老板,又经常携带大量现金。案发前,他们已经踩点很久,张兰住在哪儿,有几家店,家里有什么人,邻居是什么人,每天的作息规律等,都已经摸得一清二楚。可正当他们要下手时,她突然出国看儿子去了。目标突然消失,歹徒们急得不行,这时其中一人出主意说张兰有个弟弟,在帮她打理生意,身上也应该有钱。他们便调转了目标。

知道了前因后果,张兰追悔莫及,她不该在那个时候出国,她不该让弟弟替她挡那 16 刀!

她很长时间走不出来。直到今天,她都不敢看弟弟的照片,甚至不敢去回忆。

弟弟刚走的时候,她像个游魂一样,每天带着弟弟的手机去宜家商场,一待就是一天,直到商场打烊——只有那里熙熙攘攘的人气,才让她觉得自己不是行尸走肉,才能找寻到一点“人间”的温暖。手上的餐馆也无心料理,不是已经卖掉,就是在商谈出售。

这么过了半年多,那天,和往常一样,清早一睁眼张兰就开车到了宜家,在里面漫无目的地游荡。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她暂时可以忘记心底的孤独无助。傍晚时分,她突然发现弟弟的手机不见了!她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立刻沿着刚才走过的路去找,逢人就问,甚至惊动了商场经理,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她痛悔不已,恨自己怎能如此大意,这可是弟弟给她留下的最后一点念想啊!

但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她竟然不想再去宜家了,一连数月都不能摆脱的恐惧和依赖,就在那个清晨奇迹般地离开了她,了无痕迹。

理智和坚定重新回到她身上,她觉得那是弟弟冥冥中对她的暗示。弟弟为了姐姐的事业,付出了他最美好的青春,甚至生命。他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帮自己实现梦想吗?如果就此消沉下去,又如何告慰弟弟的在天之灵呢?逝者已去,生者仍需前行。也就是在那天,张兰发现了让爱永生的秘诀:继续为了梦想前行,弟弟便与她同在。她在心里对弟弟说:陪姐姐一起向前走吧。

张兰终于从心灵的废墟中重又站起。

资本,“创一代”的双刃剑

危机是一点点孕育并暴露出来的。

高歌猛进的俏江南在谋求上市,但事不凑巧,先是 2012 年筹备 A 股上市遭遇“10 号文”,对餐饮行业的机会窗口关闭;张兰转而寻求 H 股上市,但因对环境和政策不熟出现了很多始料未及的障碍。急于上市的俏江南此时有点病急乱投医,出了不少昏招,包括张兰放弃了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而后来惹出轩然大波的 CVC 也在此时乘虚而入。

“企业的掌舵人要跟科学,跟社会的进步、时势相结合”,这是张兰事后冷静下来的反思。“不是太顺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应该沉淀沉淀,等一等”,现在的张兰,平和从容了很多。但在当时她是“一根筋”,偏不信邪,硬要拱出一片天来,越不顺越急,导致了很多动作变形,以至追悔莫及。

张兰特意在采访中澄清了俏江南与鼎晖的关系,并非如外界传说的那样是鼎晖做下了局导致俏江南易主,恰恰相反,鼎晖是一家非常负责且有远见的投资机构。这也是张兰接触的第一家投资机构,创始人王功权给她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之后双方的合作也很愉快。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鼎晖给了俏江南 11 倍的估值,只稀释了 10% 的股权,鼎晖的两亿人民币让俏江南在信息系统建设上突飞猛进,彻底奠定了行业领先者的地位。

这也给了张兰错觉,以为投资人都是看长远利益的,国际上的大基金更会如此。但后来的事实让她知道,“门口的野蛮人”并非传说,而资本的贪婪面目,会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赤裸裸呈现。

张兰是急于引入资本的。与鼎晖的合作让她尝到了甜头,而且唯有资本才能实现她的梦想: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整合上下游环节,确保食品安全;成立专项基金,使那些国宝级老厨师的技艺得以传承。这些,都需要钱。也必须依靠资本,才能进一步支撑俏江南的国际化之路,真正成为“餐饮界的 LV”。

而命运就在这里开始转弯。

为了在港股上市,张兰必须转换身份,成为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圣基茨共和国”公民。1991 年即放弃了入籍加拿大机会的张兰此时要选择成为一个“外国人”,这听起来既像一个笑话,也是一个寓言。张兰纠结了整整三个月,才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去派出所和外交部办理手续,把中国国籍注销得干干净净。为此,她伤心地大哭了一场。

不巧的是,此时张兰与某人发生了房产户籍纠纷,户籍注销一事被曝光,媒体获知后更是被多次放大,上纲上线。她从光鲜的知名企业家一落而成为过街老鼠,操守被怀疑,也严重影响了即将上市的俏江南的声誉。

直到 2016 年 11 月 19 日,事情已经接近尘埃落定,还张兰以清白的《俏江南对赌协议子虚乌有,〈新财富〉隔空致歉张兰》的文章才算为此事定论。但无论对俏江南还是张兰来说,都显得为时已晚。虽然洗脱了恶名,但俏江南上市和升级的最佳时机,都已过去。

费了这么大的劲,如果俏江南能够顺利上市,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户籍风波虽然沸沸扬扬,但张兰相信清者自清,她很“轴”地把香港上市的流程又都走了一遍,包括严格的财务审计和各种苛刻考核,加上巨额的律师费,俏江南终于在 2012 年 6 月通过香港的上市聆讯。

但时不凑巧,正逢全球股灾,各个投资机构都在过紧日子,出手十分谨慎。俏江南的上市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其明星效应毋庸置疑——张兰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甚至像对待明星一样要求合影和签名,但一谈及真金白银的投资,大家都谨言慎行。

那段时间张兰在世界各地见了一百多家基金,包括黑石、高盛等有名的投资机构见了一个遍,但都没有下文。她开始变得焦躁和怀疑起来。

CVC 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2012 年 3 月双方见面,CVC 这样分析当下的情况:若逆市而上,企业估值过低,很难做大。不如先停止上市,让 CVC 成为俏江南真正的股东,过两年借助他们的欧洲餐饮管理团队,引进先进经验,帮助企业实现海外拓展。他们所描绘的一切,既是张兰的梦想,也是她的短板。在香港上市遇冷后,张兰又想起了 CVC 的建议,CVC 也报以极大热情。尽职调查报告完成以后,2013 年 8 月 10 日,张兰与 CVC 签署了由他们准备的收购协议。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最后又成了一个罗生门——从张兰和 CVC 两个视角看去,事件呈现完全不同的样貌。

也许是处心积虑,也许只是事情在无意间一步步地滑向了不可收拾,总之蜜月期过去,俏江南和 CVC 的合作并不如人意。CVC 也许低估了实业的难度和回报周期,急于想从这只下金蛋的母鸡身上变现,也许是对大陆的商业环境和餐饮业均不熟悉做出了误判,总之它给出的策略与张兰的想法背道而驰。

而当张兰准备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时,却发现合同都是按照香港法律拟定的,她觉得似有不对劲,又说不出所以然。而她带去的大陆律师显然也对此相当陌生,无法胜任回击的任务。

回忆及此,张兰特意提出了一点,希望后来者能够从她身上吸取教训:第一代创业者多见的“俭省”害了她——这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人的通病,赚钱不容易,又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下意识地想要“性价比”,所以律师事务所没有选用国际上有名的,而是用的国内的大律师事务所。岂不知国内的律师事务所虽然熟知国内的法律,对香港法律和国际上的通行规则还是大有欠缺,直接导致很多盲点的出现,后期受制于人不足为怪。而且,她作为女性创业者,不自觉地有完美主义倾向,总希望把准备工作做得十全十美再上市,哪知道时间不等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却错过了最好的窗口期,这也是她痛定思痛后的结论。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博弈之后的结果是:俏江南向 CVC 出售82.7% 的股权,剩余股权由张兰持股 13.8%,员工持股 3.5%,张兰留任董事长。但之后很快,张兰的职位被一个台湾人替代。

离开了张兰的俏江南并没有如以往一般平稳运行并持续高增长,而是团队动荡,人心不稳。资方与员工间的矛盾不断积累、升级,直闹到报警,最后双方对簿公堂。闻风而动的媒体又推波助澜,“张兰净身出户、资产全部冻结”的大字标题在各大网站上刷屏。

张兰痛不欲生,内心深处最痛的点被触到了。虽然一度行事高调、张扬,但张兰希望人们心目中的她是遵纪守法、积极正派的,这也是她穷尽一生来维护的形象。即使像改换国籍这样的事引发了轩然大波,至少自己问心无愧,只是为了企业发展不得已而为之,并没有掺杂私心杂念;但突然有一天资产被莫名其妙地冻结,且不说世人如何猜疑,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

乐观的张兰想到了死,两周内暴瘦了十六斤,每天都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两片安眠药只能维持两小时,又在巨大的惶恐中惊醒。她不敢见人,不想见人。有那么两三天,她想到了母亲过去的那些老同事,在“文革”中今天张阿姨上吊了,明天李阿姨跳楼了。张兰忽然间理解了她们,她深刻体会到了生无可恋的意味,那不叫轻生,该叫解脱。

事情已经过去了两年多,张兰说起的时候还难免有点哽咽,但情绪基本正常,叙述也是流畅的。正如她儿子说的:妈妈这两年变了很多,不再那么较劲了,也开始学着对自己好了。减了肥,身体更健康了,心态也放松了很多。这是他想要的妈妈。

但我们依然能从张兰的话语和眼睛里读到不甘。

世人认为俏江南已经不属于她,张兰的时代已经落幕。张兰也承认:“人生不可能永远在高处,不可能永远在舞台上,要谢幕谢得精彩,让人家掌声不断,这是最重要的。”但她又说:“我觉得掌声中我还会返回这舞台,用最短的时间演奏一曲最精彩的乐章。”

人们说,性格即命运。张兰的性格,让她从来不安于平庸的生活,也勇于为了想要的东西去战斗,并由此书写了中国当代商业史上不可抹杀的一笔。

可以称为幸运的是,她占有了这个时代最为精彩的一段,登上了时代的高速列车,而她独特的经历、家世和性格,以及性格中的乖张、强势和不服输,又为这段人生经历增加了调料,让她成为时代舞台上格外夺目的一个,让她的人生看起来熠熠生辉、与众不同。

所以,令人遗憾的是,她登上了这座舞台,但又过早地走完了,过早地谢幕。当大戏终结时,她的故事、她所代表的那个群体,以及他们身上可以考量的价值,依然值得人们长久地去思考、去回味。而张兰本人,无疑是过去四十年群星灿烂的群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

(本文节选自《生于1978》,王春元、万芊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