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抓改革、促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2024-05-24 17:14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舵导向、指航引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即将于今年7月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这一背景中,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鼓励大家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并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纳,传递积极信号,既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也有利于大家坚定改革信心。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从改革的实践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需依靠改革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越深入,发展成就越突出,发展成果才能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而同时,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就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当前,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等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推进民生改革,也是更好诠释和回答“为了谁”“依靠谁”“由谁享有”这个发展和改革的终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直面民生关切,聚焦民生领域,效果显著,成色十足。接下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仍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锚定民生领域深化改革同样没有完成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贯穿于改革的方方面面。事实证明,民生领域的改革措施越精准、越接地气,就越有效果,越敢啃硬骨头,越能凝心聚力。着眼于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立足于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更加深入人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民生画卷徐徐铺开,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上升。 

    责任编辑:沈彬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