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滴水湖高金学院“开门办学”:引伦敦政经等全球名师培养新兴金融人才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24-05-26 13:55
来源:澎湃新闻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滴高金现在才1岁,目前对临港发展的支持力度肯定是不够的,但是未来我们要努力做到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满足临港发展需求。”在5月25日举行的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下称“滴高金”)2024年度大会期间,滴高金执行院长陈选娟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如是表示。

2023年5月22日,滴高金学院正式揭牌。滴高金学院由上海财经大学、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建,隶属于上海财经大学的采取特殊管理体制的二级学院。学院设置金融硕士、金融MBA、金融EMBA等学历学位项目,同时开展非学历培训项目。

对于该学院的设立初衷,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在揭牌之际曾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的突破关口,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其指出,面向2035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远景目标,“上海的金融人才,特别是新兴金融人才、高端金融人才还有非常大的缺口。”

也就是说,滴高金旨在解决国内新兴金融人才之“渴”。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滴高金学院院长刘元春教授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希望这里毕业的学生未来成为行业领军人物,“进入到各个产业、各大科创平台,进入到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成为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滴高金从概念到实体落地,仅仅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并且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招生、当年入学的安排。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在上述大会现场也表示,“刷新了临港又一个发展速度。”

据陈选娟介绍,2023年9月招收了41名学生,到今年9月办学规模将接近200人,相比上年招生规模实现3倍增长。就学院未来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在校生规模将超过400人、2027年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00人;至2027年年底全员全职教师规模则将达到近50人。

“金融强国”关键核心要素:人才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一目标,那么金融强国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就是人才,如果没有真正懂金融、真正能够驾驭金融资源的高端人才,那么我们是难以想象如何去进行相应的建设的。”

刘元春对澎湃新闻等媒体表示,在金融机构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临港成立滴高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能临港新兴金融、赋能整个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除了人才培养之外,刘元春提到的第二点则是对于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要有系统的交叉研究,从而设计出应对新风险的新金融产品。“这里面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干中学’的问题。因此滴高金目前建立了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与大量的头部企业进行了战略合作,同时也与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将时代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在去年9月滴高金学院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举办之际,刘元春即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滴高金学院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即是“开门办学”。

其当时提到,“临港集聚了大量的现代前沿的科创,有大量的头部企业扎根在此,同时世界主要的金融机构都在这儿进行了布局,因此它是一个集产业、科技、金融于一身的创新前沿阵地。”而这些“养分”正是培养新时期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

在此次年度大会上,滴高金还举行了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的启动仪式。第二批战略合作单位,即百联集团、海通证券、上海农商银行、太平资管、财达证券、民生证券等在内的6家单位也与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举行“政产学研”人才培养签约仪式。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滴高金学院院长刘元春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湖高金还与上财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大模型评测体系,上财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张立文教授围绕大模型做了主题汇报。

刘元春在接受采访时也进一步提到,“今年发布的金融大模型评测实际上就是要为监管机构、为未来金融大模型的发展使用,提供相应的监管标准,为很多商业企业进一步地完善金融大模型提供一些方向。”

他强调,这些研究都具有前瞻性的跨界效应,“对于头部的高级金融学院来说,做这些研究是它很重要的一个使命。”

今年完成首次独立招生:培养的学生能够扎根临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首届招生由滴高金和上海财大金融学院联合招生,今年则首次由滴高金独立招生。

陈选娟介绍,2024年滴高金一共招收了90位金融专硕学生,同时还招收了近30位金融MBA的学生。2024年学院将升级打造三个硕士项目,首创ESG金融硕士项目、跨境金融硕士项目、ESG金融方向的MBA项目。

2025年还将继续推出三个新项目,包括法律与金融项目,人工智能+金融项目,综合金融MBA项目,预计2025年在校生规模将超过400人。陈选娟提到,学院快速扩大办学规模,预计到2027年学院在校生规模将超过1000人。

“无论是专业的拓展上,还是在规模的扩大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陈选娟同时强调,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学院将持续招聘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引进全球一流师资,至2027年年底全员全职教师规模将达到近50人。

在此次年度大会上,滴高金ESG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揭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Kathy Yuan教授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Christian Julliard也宣布加入了研究中心,分别担任ESG金融研究中心项目联合主任和首席研究员。

“未来我们要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引进全球的优质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一个大学最根本的事情、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艰难的事情,我们如何能够把世界的人才吸引到这里来,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期待。”陈选娟补充道,滴高金聚焦新型金融,在引进师资的时候,也希望能引进在ESG、跨境金融、再保险等领域有专门建树的优秀师资。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三方共建的学院,在上述年度大会举办的前一天,即5月24日,临港管委会、上海财经大学和临港集团还共同举办了2024年度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三方联席会议。

会议全票通过了对领导班子岗位的任命:刘元春继续担任学院院长;陈选娟继续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临港新片区经纪公司副总经理、滴水湖金融湾研究院副院长张俊继续担任学院副院长。陈信元副校长继续兼任学院党总支书记,孙义担任学院副书记。

临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刘伟表示,临港新片区作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示范区和压力测试区,未来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新高地。他认为,滴水湖高金的发展必须融入临港、理解并服务于临港的发展,这将是学院形成特色和优势的重要切入点。他提出,学院应聚焦于跨境金融服务等关键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赵义怀表示,滴水湖高金的快速发展对临港金融文化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学院应继续坚持三方共同设定的办学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应对新形势下的需求和任务,尤其是在新兴金融领域和国际保险交易中心建设方面。他还提出,学院应重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结合,利用高端论坛和讲座等资源,为临港新片区企业的需求提供支持。

许涛也强调了学院的社会责任,指出学院应该与临港的发展同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并且要积极参与到国家战略和上海市的发展大局中去。他提倡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了解并爱上临港,在这里扎根。

陈选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首先,滴高金要和临港的实体经济企业紧密联系,为企业高管、员工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金融领域、管理领域不断地提升自己。“这对临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滴高金将通过决策咨询的项目为临港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临港肩负国家战略,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很多路怎么走还需要探索。”

陈选娟提到的第三点则是学院的根本,“我们要培养优秀的专业的具有国际眼光的财经人才,而且让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了解临港、热爱临港、留在临港、扎根临港。”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