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什么让这位摄影师坚持守护清凉峰30年?

2018-12-21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站长、自然摄影师,章叔岩

章叔岩是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的站长,也是国内知名的自然摄影师。他在清凉峰工作了30年,深爱这里的动物和植物。

章叔岩摄影作品:华南梅花鹿

作为保护站站长,章叔岩常年住在山上,巡视保护区、守护这里的动植物,监测并拍摄它们。1999年,他第一次拍到梅花鹿,用的是手动胶片相机。这张照片成了野生华南梅花鹿存在的重要佐证。同年11月,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

章叔岩摄影作品:环夹蝶羽化
章叔岩摄影作品:果蝇与蘑菇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地貌多样,是自然摄影取材的好地方。除了梅花鹿,黄麂、野猪、白鹇、环颈雉、昆虫、植物,大自然气候的变迁等都在章叔岩的摄影清单内。

章叔岩摄影作品:华南梅花鹿

为了更好的监测和保护动物,保护区在辖区内安装了120台红外相机。截至到目前,红外相机已经记录下有效影像资料超过三十五万份,这些都是珍贵的科研资料。

章叔岩摄影作品:叶蜂幼虫
章叔岩摄影作品:食蚜蝇

尽管监测手段提高了,人力巡护还是必不可少的。凌晨4点,章叔岩背上包出门例行巡护。之所以那么早出门,是因为很多动物都是夜行性的,晚上去能够更好的观测他们。 

凌晨4点的大山漆黑而宁静,流水、虫鸣的声音显得特别清晰。梅花鹿饮水的小溪、动物通行的兽径、野猪窝,30年在清凉峰的生活经历,章叔岩熟悉这里的各种兽迹。

山路不好走,细小湿滑,坡度也不小,章叔岩一手提着三脚架,一手拿着手电,脚步轻缓。他怕走得急了,声音太大,惊走动物们。

路过一段树林,突然一阵“扑愣愣”的声音,他拿着手电循着声音的方向搜索,看见半片白色的翅膀。是白鹇,清凉峰生活着好几种野鸡,白鹇是最警觉的。

随着海拔升高,两边的树木被低矮的植物替代,芒草多了起来,在日出前的微光下,呈现出一片棕红色。虽然才是初秋(本文采访时间:2018年秋),山顶的温度却只有个位数,山风夹杂着雾气吹来,冷得让人咧嘴。

等待的时间里,章叔岩拿起手机录了一段自拍视屏用来发在他的微博“华南梅花鹿”上:山顶的风很冷,裤子已经被树叶上的露水浸湿了,出门还是星光灿烂的大晴天,到了山顶已经起雾了,日出可能拍不到了,但是你们看这些芒草多么美,这就是跑山人的乐趣。

一个多小时过去,雾气还没有散去,期间有几分钟雾气薄了一些,章叔岩抓紧机会拍了10秒钟视频素材:棕红色的芒草上挂着露珠在寒风中摇曳,背景是被太阳光染得微红的山雾。

章叔岩摄影作品:安吉小鲵

 “自然给你什么,你就要抓住拍摄下来。” 回到山下已经是上午9点,来回五个小时的跋涉最终还是没能拍到日出中的芒草海洋,这对章叔岩来说是常态。

章叔岩摄影作品:玉蝉花
章叔岩摄影作品:黎氏青凤蝶群 
“向往更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天性。”他不反对人们拥抱自然,但提倡人们学会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敬畏自然,为自然付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就是给野生动植物的必要生存空间,这里是留给动物的无人区。

章叔岩摄影作品:中华大蟾蜍
章叔岩摄影作品:蜗牛

在山林中生活了近30年,大自然的美成为了章叔岩人生开悟的导师。蝴蝶羽化、母鹿哺乳、雄鹿争斗、毛虫吃树叶、昆虫交尾、四季交替,即便是平时看着有些令人害怕的爬虫,在他的镜头下都成为了美妙的瞬间。 

章叔岩摄影作品:蜘蛛蜕皮
章叔岩摄影作品:蜘蛛

他被大自然的各种美丽与奇妙感动,悟到了生活的意义。“再拍十年,然后将这大半生的感动,浓缩成一小时的纪录片,把清凉峰的美分享给每个人。”

 这是年轻时的章叔岩,30年的时间他在山里守护自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