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球最后的夜晚》:升级版“野餐”和被错位营销的梦

郝茕
2019-01-01 12:4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上一次毕赣拍完《路边野餐》,接受采访时一群娱乐记者们围着他问下一部影片的计划,毕赣说,下一部电影是一部侦探题材。有人问,“是那种时下流行的烧脑类型的片子吗?”毕赣说,“不,是关于记忆和时间的侦探。”全场记者一脸懵圈,陷入沉默。

毕赣是位神奇的导演。《路边野餐》横空出世,技惊业界。第二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因为营销团队的优秀操作破出文艺片多年的边界,连接了另外次元。上映第一天,这部电影作为电影的讨论就几乎被口水淹没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剧照

影片开头写着“致观众:这不是一部3D电影”,拿到3D电影的观众便呵呵的笑了起来,这是一个有趣的开头,符合一个贺岁档电影应有的气氛。然后,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电影有三个空间,现实的,记忆的,梦境的。镜头的长短,用以区分梦境和现实,而现实和回忆则用黄觉头发的颜色分辨。前一个小时,是现实和回忆的交织,镜头被剪得很碎,有时候一场戏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身体动作,又跳到另一个时空。那是记忆突然蹦出来的样子,又提供了拼凑的某些线索。

黄觉饰演罗紘武

如果顺着说故事,罗紘武更像是一个媒介,是串起往事的一条绳。从黑道大哥左宏元或者神秘女子万绮雯说起会更顺畅一些。12年前,外乡女子化名万绮雯被一个叫老A的人骗到凯里,她利用左宏元杀掉老A,成了左的情妇。左宏元杀人时从另一位黑社会人员老鹰那里借了一把枪。老鹰的儿子白猫发现了那把枪和杀人的秘密想要勒索左宏元,却反被左杀害。这个环节中有罗紘武因为和前妻矛盾的缺席的愧疚。为了追查白猫的死,罗紘武找到左宏元的情人万绮雯,因为怕杀人的事情败露,万绮雯谎称怀孕利用罗紘武杀人。罗紘武一心想要带万绮雯私奔,在电影院杀了左宏元后,却再也找不到万绮雯。十二年后,罗紘武因为父亲去世回到故乡凯里,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在停下的时钟背面发现了当年初次见面送给万绮雯的照片。原来万绮雯把照片给了她的朋友,一个卖假身份的女子。通过照片的线索,十二年后的罗紘武拼凑出万绮雯的种种面目和生活轨迹。在去寻找万绮雯的路上做了一个悠长的梦,梦里的万绮雯还没有成为之后的蛇蝎女子,一头红发还是天真的样子。而和离家出走的母亲,半路离场的同伴,未曾谋面的孩子,这些生命中的羁绊,都一一达到了和解。

汤唯饰演万绮雯

再往深里追究,死去的白猫和梦境里的小白猫,私奔的母亲和花了口红的万绮雯之间都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这像一个莫比乌斯环,不知始终,互为因果,把人物推向更宿命的轮回之中。

回溯他早年的短片《金刚经》,他还在用影像的反反复复探讨“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似乎他所有的创作,都还围绕在一个原点之中。一个导演的执迷和执着,严苛一点有些自我重复,但技术之外,并不觉得他走得更深也是事实。

《地球最后的夜晚》预售票房破亿海报

“凯里野生王家卫”这次的语言还是贵州话,诗的比例较之《路边野餐》大量减少,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但镜头语言的构建和叙事逻辑,依然是属于诗的。电影开篇的毕赣说,“身体是氢气,记忆是石头”,于是镜头从人开始上摇,跟着炫彩灯光开始摇曳,五彩斑斓的夜晚就这么开始。

黄觉饰演的罗紘武因为父亲去世回到凯里的,一个镜头便十分能够说明他的影像体系及其解构世界的才能。镜头层层拉开,一开始你以为只是隔着玻璃,接着你看到,镜头中出现人物,镜头继续往后拉,又发现之前看到的人物不过是镜中倒影。这很像看待一段往事的眼光,时间游走,真相暧昧。整部电影里你能够看到大量隔着玻璃、隔着水拍摄的镜头,这些镜像影射记忆,一切风霜雨雪的气氛,都成为电影的角色,镜子里外,映照的现实和精神世界,孰真孰假,亦真亦幻,难解难分。

毕赣用很多方式将意象外化,停下的表是停滞不前的生命力的意外,流动的水影是时间划过生命的痕迹,汤唯和黄觉说起孩子的段落时双眼紧盯着的那团火焰是燃起又灭的希冀。镜头里带过无数的意象,一一拾起细品,又和人物的种种动机过往相互映照出卖。借由片中,镜头里细碎的细节和旁白中细枝末节的线索,可以将这些破碎的意象和只言片语重新拼接,就像,那个幼稚的赌,那个池塘边湿润的亲吻,是一场记忆拼图的游戏。

而后半段一个小时的长镜头,基本上解释了主人公为什么会有之前种种的执念,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一切的经验又在他内心深处留下怎样的执念。

初看之下,这是一部《路边野餐》的豪华版,有相似的意象和主题,也有相似的从现实入梦,长镜头释梦的结构,缺席的母亲,没能长大的孩子,入过狱的长辈,甚至港台流行歌曲元素。但它又是那么新,上天入地的长镜头坠入层层盗梦空间,把电影本身剥离故事的那部分影像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毕赣上《吐槽大会》节目,谈到了看不懂的问题

从一个导演的创作轨迹来说,处女作大概讲述的是最有表达欲的事,有因为资金条件限制觉得自己没有讲好,那么等到条件完备有钱了,在更极致的补上心中的遗憾,很是情理之中。

他上《吐槽大会》的时候,被吐最多的点的在于,看他电影会睡着,以及电影看不懂。这可能已经是传媒用最直接的方式在告诉本不认识毕赣的观众,他的电影是什么样的。而真正走进电影院,观众不过是发现,果然这话一点都不错啊。但他们还是生气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营销事件之一

事实上,《地球最后的夜晚》是浪漫的,念咒语会转动的房子,逃离的女人讲故事何以换房费,一直讲到和旅店老板结婚。抢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抢到一只代表永恒的手表。而这些浪漫也许在让人摸不着故事脉络的焦躁中被掩埋了。

相比之前在戛纳放映的版本,关于长辈以及黑道往事的枝枝蔓蔓都已经被毕赣修剪掉,现在的剧情更集中于男女主角的情感关系,这是他对观众做出友善的妥协。但显然,绝大部分的观众依然跟不上他的节奏。

尽管毕赣自己也预见“这部电影会像外星人一样降落到他们的生活当中”。而事实上,如果真的有外星人,绝大部分人会把他当做怪物,未必会以积极情绪面对。铺天盖地一星的愤怒,也可以想象这种尴尬吧,来看电影的大多是抱着“一吻跨年”目的的情侣,至少有一半的人是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怎么回事的来约会的。结果坐在电影里面一脸懵逼,不仅剧情看不懂,还疑虑重重要忍受来自另一半的嫌弃和白眼,万一是第一次约会,可能就直接因为这部电影直接变成“约会的最后一个夜晚”了。

诚然5000万成本的大投入可能不捅破文艺片受众的天花板破出边界去,要回本会很难,但这样的营销,是否对一个导演真正负责?当他找到属于他的观众,电影才能够得到公允的评价。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地将他推到大众面前,承受无端骂名,下一次又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下一部投资方对他的判断。

这是否是另一种对导演的过度消费呢?作为导演,毕赣最大程度的坚持完成了自己的艺术表达。但这次错位的营销,可能能为文艺片的营销带来些思考。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