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宝物”,每一个都是肇庆人的骄傲!

2024-07-12 17: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些“宝物”,

每一个都是肇庆人的骄傲,

你知道几个?

7月11日,

第四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学术座谈会

在肇庆学院肇庆美术馆举行。

本次学术座谈会以

“面向未来的广东文化遗产”为主题,

旨在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

对广东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

△李雪妍 摄

专家们畅所欲言,

为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保护传承工作建言献策,

助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李雪妍 摄

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播传承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

“文化遗产视野下老字号企业

如何保护性发展的思考”

“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创新研究”

“文旅融合与广东文化遗产保护开发”

等主题展开讨论。

△李雪妍 摄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春雷认为,

老字号和非遗、文物,

均属于历史文化遗产范畴,

因此,从文化遗产的角度

思考和推动老字号的保护、

传承和发展问题很有必要。

△肇庆老字号美食。李雪妍 摄

他建议,政府应将老字号保护和发展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可参考非遗记录工程,

对老字号进行记录保护和展示,

还可以参照非遗做法设立代表性传承人,

确保老字号企业的核心

技艺师徒相袭、传承有序。

△李雪妍 摄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朝军

跳出时空和区域,

深入解读肇庆广府文化内涵,

阐释肇庆广府文化的

唯一性、特征和价值,

提出通过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项目,

能更有效推动肇庆

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形成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

和合共生、相融并盛的发展模式。

△李雪妍 摄

同时,李院长还透露了,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已在肇庆市博物馆开馆,

这都是为了深入推进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

利用工作而做出的各种努力。

△图源 多彩肇庆

此外,现场还集中展示了

我市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厅内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等方式,

充分展示了我市开展非遗保护工作

所取得的各种成果,

还为专家学者、群众等

提供了一站式饱览

肇庆非遗魅力的文化空间。

△李雪妍 摄

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与创新

作为广府文化发祥地和粤语发源地,

肇庆,拥有2200多年的历史,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广府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拥有丰富多彩的砚文化、宋文化、

六祖文化、龙母文化和包公文化等。

△梁亮 摄

目前,肇庆正以创建广府文化

(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全面加强肇庆文化遗产的抢救性、

生产性、整体性和数字化保护工作,

加快构建广府文化传承体系,

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和文旅名城。

△李雪妍 摄

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了

富有肇庆文化标识的中国端砚博物馆、

肇庆市博物馆、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黎雄才美术馆等场馆。

△廖文奕 摄

推出了满载肇庆独特文化信息的

文旅大片《瑞鹤归》,

编纂了集地方历史文化大成的《肇庆大典》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肇庆》,

举办了“匠心抱朴·紫云追梦

——端砚精品珠三角城市巡回展”、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项目及“城市手礼”展览会

等一系列宣传展示肇庆文化的活动,

进一步讲好讲活肇庆文化遗产故事,

擦亮了肇庆历史文化名片,

让广府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新肇庆焕发熠熠光彩。

广府文化传承育新人

如何更好推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让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这是大家一直以来所探讨的其中一个问题。

近年来,

我市各高校整合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

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创新链有机衔接,

为肇庆文化遗产的保护、

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以肇庆学院为例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积极参与肇庆府城保护与复兴项目,将肇庆府城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旅新亮点;

△丽谯楼。廖文奕 摄

★音乐学院积极参与地方戏曲的保护和振兴工程,通过音乐创作和改编,为地方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广府金绣”团队

作为“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

同时被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

选为专用礼品,

有力地反哺和推动了肇庆文化遗产的

保护与活化工作。

△该校学生精心创作的《桃花源记系列文创砚台》,在全国“2024年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万涛 摄

据了解,下一阶段,

肇庆学院将筹备成立“非遗”学院,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

社会服务等方面与专家学者

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未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文化遗产广泛传播出去,

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产业,

从而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探索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无限潜力,

肇庆一直在努力!

部分资料来源:肇庆学院

记者、编辑:李雪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