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察|扩张、合纵与连横:聚焦菲律宾的南海新策(上)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越
2024-07-31 17: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近两年来,中国与菲律宾围绕仁爱礁“坐滩”军舰问题摩擦不断,南海风波再起,陷入了新一轮紧张局势。

据“中国海警”微信公号发布的消息,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7月27日,按照中菲双方达成的临时性安排,菲律宾派一艘民船对其“坐滩”仁爱礁军舰运送生活物资,中国海警对此加以确认并全程监管。希望菲方信守承诺,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管控好海上局势。中国海警将持续依法在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开展维权执法活动。

虽然中方从人道主义出发,就管控仁爱礁局势同菲方达成临时性安排,但分析普遍认为,考虑到马尼拉与北京沟通时态度反复无常,政策摇摆不定,未来仁爱礁局势是否生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7月3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了会晤,布林肯宣布将为菲提供5亿美元的军事资金,以加强美菲之间的安全合作。

无论竞选时如何低调友华,事实上,马科斯自2022年6月就任总统以来,已将菲律宾的南海政策“改弦更张”。马尼拉当前的策略及行动流露出勃勃野心,其在军事安全和国际司法领域一系列挑战中国之举对南海地缘政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然而受多重因素制约,这些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无须过高估计。中国亦可通过优化内外策略来更好地应对挑战、化解危机、维护自身海洋权益。

菲律宾南海新策之特点

第一,菲律宾高层频频强硬表态,塑造对华强势形象。

马科斯的前任杜特尔特在处理南海事务时往往尽量降低调门,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无意让争端影响中菲关系大局。例如2019年6月,菲一艘渔船在礼乐滩附近与中国执法船发生摩擦后沉没,杜特尔特用“一起小的海上事故”来形容事件,认为不能让小事故恶化为战争。

马科斯与杜特尔特形成了鲜明对比。中菲发生海上冲突后,新总统的话语往往展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抗中国的强硬之姿。例如去年年底黄岩岛冲突发生后,马科斯表态称,该岛是菲律宾的“领土”和“群岛的一部分”,只有菲律宾人具有在“西菲律宾海”活动的“合法权利”。他将中国海警和海上民兵的行动形容为 “挑衅”、“非法存在”、“危险行为”、“违反国际法”、“破坏国际秩序”等,并表示这些只会激发菲律宾人保卫“国家主权”的决心。本月22号,中国公布了月初与菲律宾达成的仁爱礁协议“三原则”,包括以“仁爱礁主权属于中国”为前提。对此,马科斯再次反驳,称马尼拉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不能让步,也不能动摇”。

马科斯在竞选时曾说,如果中国不参加仲裁,那么仲裁就没有用了,与中国达成双边协议才是解决海上争端“唯一切实可行的选择”。可见他原本并非“鹰派”,上台后立场发生转变有如下几个可能的原因:一是菲律宾政府内部“鸽派”力量不敌“鹰派”,被迫作出政策妥协。二是配合美国等西方盟友,获取国际支持。三是通过塑造外部“敌人”转移国内矛盾,特别是淡化国民对马科斯家族腐败史的记忆。这有助于马科斯摆脱历史旧账,在菲律宾人民心中树立积极维护国家利益的正面形象,为个人和家族积累新的政治资产。

第二,菲律宾刻意炒作岛礁争端,争取“外援”扩大防卫网络。

仁爱礁和黄岩岛对菲律宾而言,与其说是它要“坚决捍卫”的“海上领土”,不如说是它用以博取国际关注、寻求外部支援、扩大自身国防安全网络的“棋子”。为此,马科斯政府以其上台后提出的“透明度倡议”为名,邀请西方媒体登上菲律宾的海警船参与巡航,目的是“曝光”中国舰只在双方冲突中的“危险”行为,让国内外民众看到所谓中国“霸凌”弱小的画面。然而,菲方释出的现场影像往往与中方有所出入,试图通过“断章取义”的方式来误导国际社会。菲律宾当下的这一“策略”与1995年中菲美济礁冲突时如出一辙。当年菲律宾也是有意邀请西方媒体随船拍摄,但并未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反而被中国夺回了美济礁的实际控制权。

也许是因为意识到单靠美国并不能高枕无忧,在新一轮的炒作中,菲律宾将潜在的合作目标扩大到军事同盟之外所有与中国存在竞争的国家。目前,菲律宾除了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签署了军事协议外,还在积极接触加拿大、法国、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据菲防长特奥多罗本月22日公开讲话,马尼拉可能在明年之前与这些国家签署部队互访协议。在中菲南海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这些协议指向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此外,菲律宾还鼓动印度这个与中国存在激烈竞争的南亚大国介入南海,邀请它列席与美国举办的年度海上军演。

第三,马尼拉与北京沟通时态度反复无常,政策摇摆不定。

上月“6.17”冲突发生后,为了和平解决海上争端,中菲两国曾于7月2日举行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9次会议。事后,菲方先是否认与中国达成了一项管控分歧的“君子协定”,而后又于21日率先透露已与中国在月初的磋商中就“坐滩”军舰“马德雷山”号补给问题达成了协议。但仅过了一天,菲方再次反驳协议内容,指中国“事先通报、现场核查”的说法不准确,并称菲律宾将继续维护自身“海域权利”和“管辖权”。

菲律宾出尔反尔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源于近期美国再三承诺共同防御义务覆盖南海。此外,7月8日菲律宾与日本签署了军队《互惠准入协议》(RAA),两国成为“准同盟”。加上早在12年前生效的、与澳大利亚签署的《部队访问协议》(VFA),菲律宾在亚太地区如今手握三张“同盟/准同盟牌”,这无疑增添了它向中国“要价”的自信。再者,如前所述,目前菲政坛分裂严重,以外交部为主的文官集团持“鸽派”立场,主张与中国和平谈判。而以军队和警察等强力部门为主的武官集团持“鹰派”立场,主张正面对抗中国。两派在争夺南海事务决策权上持续拉锯。由于军警部门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无论外交部与中方达成什么样的谅解与共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被军方无视。菲律宾军方的目的不外乎层层“加码”,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作出更多让步。然而多次反复不仅减损了菲律宾的国际信誉,还会增加沟通成本、激化矛盾,迫使中国采取更强力的措施管控争议岛礁,这对菲律宾自身而言是得不偿失的。(未完待续)

(作者系英国爱丁堡大学政治学博士)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