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旻憓是很难培养出的奥运冠军+学霸?她的父母太不普通了

2024-08-02 14: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四位00后中国小将强势霸屏!19岁的四川妹子邓雅文成为历史上首位小轮车奥运冠军;20岁的浙江小伙潘展乐拿下100米自由泳冠军,并且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19岁的上海姑娘陈芋汐和17岁的广东女孩全红婵斩获了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冠军!!

祝贺他们获得好成绩,并且期待接下来的比赛!

每次看到这些夺冠选手,作为家长总忍不住想,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天赋必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背后父母的付出和支持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几天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女孩儿——江旻憓就被称为是中产父母育儿的最好范本。她的父母:

重视教育

从加拿大到香港,孩子一路从香港ESF笔架山小学到英基沙田学院,都是香港历史悠久、数一数二的国际学校;

非常重视孩子课外兴趣的探索和培养

从跆拳道、溜冰到古筝、画画、芭蕾,一直到11岁开始接触重剑,江旻憓从此爱上了击剑这项运动,很快就在全国大赛崭露头角;

松弛、包容,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

看到孩子不喜欢芭蕾舞,允许她放弃,而不因为母亲喜欢,强迫她坚持;

注重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喜欢江旻憓,并不只是她的剑术,而更是她大大咧咧、真诚、谦逊的人格魅力。

在采访中,谈到自己赛前受伤还坚持,她说得不是自己多么不容易,而是感恩有很好的团队帮助她康复,有妈妈给她做好吃的,有教练帮她坐在桌子上训练,说到最后,她一度哽咽着说,“有那么多人支持,我没有理由放弃。”

记者问她现在拿到了600万港币的奖金成富婆了,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只是“小小小小小小富婆”;又提到“感恩”两字,说自己会和团队分享,会给小伙伴买礼物,还想成立一个慈善机构,帮更多小朋友接触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

她的爱笑、乐观、真诚、感恩、利他的个性,一定是经过长期熏陶、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会如此。

我们说了太多江旻憓的奥运金牌+斯坦福、人大、港中文的厉害,但其实在我们看来,更厉害的是她父母背后的培养。

很多人说,还不是因为她父母有钱,所以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参加运动。可是在看了她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后,我想说,这真的不是有钱就可以的。父母的展现给孩子的大格局、世界观、为人处事、感恩公益的心,才是孩子拥有完整人格和成功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江旻憓的父母究竟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中国学生想走“体育爬藤”赛道如何选择项目与规划?

乖乖女的“三次叛逆”

国际教育路线的兴趣/职业探索之路

江旻憓从小就是乖乖女。2岁时随父母举家移民加拿大,6岁时回流香港。作为家中独女,她被父母寄予厚望,所以从小就接触和学习了不少才艺项目,跆拳道、溜冰、古筝、画画、滑冰、芭蕾舞……但最终成为“剑后”,这与乖乖女的三次叛逆有关。

2021 年,江旻憓获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在致词时她说道“我从小志愿是做个乖女,因为父母牺牲很多去成全我的梦想,但我仍令他们失望了三大次。”

第一次叛逆是她“违背”母命,

选择了击剑而非芭蕾。

△幼年的江旻憓与妈妈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江旻憓的妈妈气质优雅,她从小希望女儿能学优雅的运动,便安排女儿学芭蕾舞。但江旻憓既不喜欢、也没有天赋,老师说她动作硬邦邦,老是跳得不像芭蕾舞,学了数个月孩子一直不开心。

后来父亲不忍女儿不愉快,让她放弃了芭蕾,给她报名了跆拳道。江旻憓一下子便爱上了速度感和格斗类型的跆拳道,一直坚持学了下去,最终成为黑带。

11 岁那年,父亲带她到剑道会,当时的剑击教练陈伟劲引领她到剑架,让她在花剑、重击、佩剑的剑挑一个。跟剑架一样高的江旻憓挑了最重的重剑。她戴上头罩,舞起剑优雅又有气派,一试便爱上。后来港队教练在找明日之星,身型高挑、步伐又轻的她顺利被选上,加入港队训练。

自此,她的击剑生涯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二次叛逆,

是江旻憓在大学毕业后。

和很多中国家长一样,父母虽然支持女儿学习击剑,但希望江旻憓大学毕业后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父母在她上大学以前告诉她只可把击剑视为课余活动,学业才是她需要认真对待的东西。

但最终,她却违背父母之命,把这项业余兴趣变成了职业,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击剑运动员。

江旻憓确实也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了,早在 2012 年,她就有资格参与伦敦奥运,但她却选择忍痛放弃,因为当年刚被大学录取的她决定认真读书。当时18岁的她只能在电视机旁边默默支持师姐杨翠玲,可心里已决心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

为了取得里约奥运的入场券,她还曾休学一年,在海外与世界顶级选手集训。当时,她的表现起伏不定,但她扛住了压力、最后关头找回状态,成功取得里约奥运的入场券。虽然父母希望她能找一份稳妥的工作,但抱着对击剑的热爱,她还是决定成为全职击剑运动员。

△《击剑手》剧照

第三次叛逆,

更具有戏剧性。

2019 年,江旻憓突破了自己的界限,在多个比赛中都获得了胜利,更在那一年首次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然而,当她问鼎世界第一后的不久,2020年膝盖却严重受伤。妈妈在她受伤后想让她退役,不要参加当年的东京奥运会了,但她却坚持参加。她和妈妈说,如果打得好就退役,打得不好就继续练。

即使退役,她也要奋力一战,辉煌退役。结果,东京奥运会江旻憓止步八强,这才有了继续备战巴黎奥运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虽然女儿频频“叛逆”,但江旻憓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妈妈虽然遗憾女儿没有在芭蕾舞上取得建树、更心疼女儿受伤,想让她退役,但从没把失望说出口。妈妈学习了化妆、摄影,成为女儿专用的化妆师和摄影师;江旻憓Instagram账户上那些清新无瑕的照片都出自妈妈手艺。嘴上说着不愿意但身体很诚实,无论女儿喜欢什么当妈的身体力行百分百支持。

拥有强大的家庭后盾,这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纵观江旻憓的运动员生涯,你会发现她的抗压性特别强,属于“逆境型”选手,愈挫越勇。就像这次她征战巴黎奥运会一样,赛前她右脚膝头十字韧带的旧患复发,在养伤期间,江旻憓亦曾经怀疑过自己是否还未达到世界第一的标准。她很快就调节好心态、消化了负面的情绪。

复出比赛时,她当时的成绩已经跌落至世界第七,江旻憓参加比赛、慢慢累积分数,直到重返世界第一宝座。今年她便以“世界第一”的身份三战奥运,连她自己都说笑称自己的强项就是——克服伤痛。

△《击剑女孩》剧照

藤校+世界冠军

他们是如何炼成的?

江旻憓让人敬佩的不仅是她越战越勇的体育精神,还有她的——脑子。斯坦福学霸+法学博士+奥运冠军,这样的经历有一段都够让人羡慕了,她直接集齐三张、打出王炸人生。

在过去的采访中,江旻憓曾说过自己“勤力练剑亦爱读书”,她对读书、运动都很认真,只因两者会为她带来成功感,自己只要喜欢一件事,就会有动力去完成。

学生时代的她放学后会认真练剑,练习后会立即回家做功课。曾经她因功课太多,度过了很多个早上五点起床学习、练剑的日子;就连出国比赛也不忘学业,带上功课、书本在飞机上学习。

当年申请大学时,虽然已在击剑界取得诸多奖项的她成功以学业成绩而非运动员身分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主修国际关系、辅修心理学。

△斯坦福毕业全家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大学毕业后,她又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四年前东京奥运惜败,她随即收拾心情,又于2021年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博士(J.D.)项目。江旻憓希望日后不做运动员后,能加入联合国工作,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这真的是天花板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

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里,像江旻憓这种“天花板级别的别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只有她一人。

就在江旻憓拿重击冠军的新闻不久后, 30岁的美国亚裔选手Kiefer Lee成功卫冕奥运女子花剑冠军,继东京奥运会夺冠后再创历史,成为美国第一位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会个人冠军的击剑运动员。

△30岁的美国亚裔选手Kiefer Lee(图源:来自网络)

我查了一下Kiefer Lee的经历,又是王炸人生!

■ 今年30岁的Kiefer Lee是菲律宾裔美国人,参加过伦敦、里约、东京和巴黎四次奥运会,其中两次夺得奥运金牌。她本科毕业于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主修神经科学。Kiefer Lee目前就读于肯塔基大学医学院,正在攻读医学学位,主修耳鼻喉科。

△Kiefer Lee的个人战绩(网站截图)

Kiefer Lee不仅自己是六边形战士、她家更是六边形家庭。

■ 父亲Steve Kiefer是神经外科医生,曾多年担任杜克大学击剑队的队长;

■ 母亲是一名精神科医生;

■ Kiefer Lee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兄妹三人都是医学院学生+击剑运动员,只是Kiefer Lee在击剑运动上取得的成就最高;

■ Kiefer Lee的丈夫也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男子击剑运动员,五次征战奥运、两次取得铜牌。此次巴黎奥运会夫妻俩一起来参战。

△夫妻合照(图源:来自网络)

这是怎样的神仙家庭和灵魂伴侣啊!

更“恐怖”的是在此次出征巴黎奥运会的美国击剑队中,Kiefer Lee并不是独一份的六边形战士。

■ 20名击剑运动员里,13人来自藤校——6人哈佛、5人普林斯顿、2人哥大,剩余7人分别来自斯坦福大学、圣母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堪称世上最强大脑运动团。

△美国击剑运动队阵容(图源:来自网络)

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很想知道,这种文能进藤校、武能闯奥运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练成的?

天赋异禀、遇到伯乐、系统训练、精英教练、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这些都是我们众所周知的成功因素,缺一不可。但能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选手除了上述因素外,很多时候与家庭传承也有巨大关系。

在2024年美国奥运击剑队中,除了Lee Kiefer,还有其他来自击剑世家的运动员。比如已经参加了四届奥运会、斯坦福大学毕业的男子花剑选手Alexander Massialas,他的父亲Greg Massialas不仅是他的教练,还是美国击剑的传奇人物、前奥运选手,家里经营着The M Team Fencing这个全美著名的击剑训练机构。

还有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女子佩剑的参赛选手Tatiana Nazlymov(王霏),她的父亲是前NCAA个人冠军和三次全美一队成员;而母亲王峥是清华大学1989级生物系毕业后来美的华人,夫妻俩因为不满意女儿前教练的理念,为了培养女儿夫妻俩直接创办了Nazlymov击剑俱乐部专训女儿。

△Tatiana Nazlymov(图源:来自网络)

体育训练只有一个关键词:

“剩者为王”

“鸡娃体育”的背后真的是整个家庭巨大的付出,以及长期坚韧不拔的坚持。近十年,家长圈里有这样一句慨叹:

10个小学生,当完琴童做球童;10个中学生,统统徜徉题海中。。

“爸爸真棒”曾经采访过“体育牛娃”妈安妮,她在体育行业工作8年,把孩子培养成了国家一级击剑运动员、美国A级剑手!

今年,在知名国际高中就读的儿子还在世界青少年锦标赛为中国队摘得男子花剑金牌!!安妮认为能让孩子放弃体育的原因实在太多了:

很多孩子十二三岁就进入中考备考阶段,迫于学术压力,他们很早就放弃了体育运动;更别说青春期孩子们的情绪起伏、女生的生理期影响……经历完所有这些,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所以,一路陪孩子「练」过来的安妮看来:练体育——就是站在一个不断有人退出的赛道上,我们能做的只有——

重视态度,不要迷信兴趣

安妮不是一个「唯兴趣论者」,她坦言,如果信奉「没兴趣就可以不练」的原则,那她家老大不晓得已经放弃几次了:

孩子的兴趣一定会随着艰苦的训练以及瓶颈期的到来而消失。很多孩子在兴趣消失之前,他的能力不足以让他拿到任何名次与奖项,那就很尴尬了,孩子不想练了,也没有什么正向反馈刺激他继续去练,放弃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在安妮的字典里,「兴趣」是一个孩子在练习过程中,随着浸润时长会慢慢减退的一种热情,兴趣的排序始终在降低,这也符合孩子们的真实体感。

爸妈们千万别觉得,「兴趣丧失」就是“关闭”一项运动的提示,所以,给孩子的热情"保鲜",光有兴趣绝对不够。

先定个小目标,用“正向反馈”蓄力

孩子叫着「我不想练了」,爸妈是不是特绝望?此时马上就给孩子换项目转赛道?安妮认为:没必要。

与其换赛道从0开始,不如再「熬」一段时间,当然不能“傻熬”,在这段所谓的瓶颈期,爸妈们可以做这些事:

01

订个小目标

半年内是否有可以参加的比赛?孩子是否可以朝着名次发起冲击?定一个可行的短程目标非常重要。

02

跟教练聊聊

娃儿的敏感情绪如果三天两头发作,是否可以联系教练,在日常训练中给出一些心理按摩?

03

减少指责增加鼓励

如果孩子放弃的念头已经影响到了爸妈,那咱们自己可先别垮,这时候给孩子鼓励和正向反馈,能够帮助他走下去。

从「不放弃」这个角度来讲,不难理解为啥招生官都喜欢常年从事一种运动并且有奖项收获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具备了两种名校都爱的品质:

由兴趣燃起的热情之火和因坚韧维系的执着精神,他们成功的概率自然比普通人大很多。

所以,帮助孩子与「放弃的念头」博弈,是鸡出牛娃的关键一步,也是考验爸妈智慧的时刻,整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忍耐力与决心加持,安妮带着两个娃练体育那么多年,经历过太多孩子想要放弃的「关卡」,走过之后回看过往,才总结出这么一句大实话:

体育训练没有其它秘诀,只一点——剩者为王。这一点江旻憓的身上,也是完美的体现,正是一次次的坚持下来、走出逆境,才能30岁站上世界最高的领奖台。

△《击剑女孩》剧照

原标题:《江旻憓是内地家长很难培养出的奥运冠军+学霸?她的父母太不普通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