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进美术馆东街22号》:亲历者讲述三联书店的改革与发展

樊希安
2019-01-11 08:27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书店改革发展亲历记(2005-2014) 》于2018年8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樊希安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

此书以亲历者身份,全面、客观、翔实地记载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014年的改革和发展的事迹,其中包括“大三联”联盟的形成、京沪港联手共庆三联八十华诞、三联国际公司创立等涉及“大三联”格局形成的重要事件,以及京三联自身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24小时书店的创立和发展,以《邓小平时代》为代表的重点图书品种的成功经营等,为中国当代出版史增添了重要的史料,同时也为出版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以下为此书选文:

我是从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任上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在此之前,我是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再在此之前,我曾任过吉林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主任、时代文艺出版社代理社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处长。

美术馆东街22号,是三联书店所在地点的楼牌号。这座编辑业务综合办公楼坐落在美术馆东街的显著位置上。美术馆东街,顾名思义,是美术馆东侧的一条街道,它紧邻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美术馆,街不长,大约和美术馆南北占地一样长短,约300米。三联书店和美术馆隔街相邻,南面是中国民航信息业务楼,北面是隆福医院,东面则是北京赫赫有名的隆福寺——清朝时是京城颇有名气的寺庙,后因失火废弃,成了北京赶庙会的场所,改革开放后建有称为“隆福广场”的建筑。隆福广场建设之前,这里建有一座商店,我曾到这里来过,当时是京城购物的一大场所,我在这里购买过一件绛红色的皮夹克。后来也是一场大火烧毁了商店。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个隆福广场自打建成,经营什么业务都没有红火过,从来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个中原因,人们有许多猜测,有人说是寺庙旧地阴气过重,有人说是这座建筑从上到下没有一个窗户,把财气挡在了外面。坐落在这里的庞大建筑,总是冷冷清清,开办什么业务都不兴盛。倒是它南侧两面延伸的隆福寺小吃一条街红红火火,有闻名京城的“白魁老号”“馄饨侯”等店名吃吸引不少外地来京的旅客。在“隆福寺广场”之南西侧所建的一栋建筑被极有实力的国内名企娃哈哈集团租赁,开了“娃哈哈大酒店”,生意异常火爆,后移至南侧临街的建筑中继续经营,同样是火爆异常。看来事在人为,同是一块地方,理念不同,经营方式不同,经营效果也会不同。

美术馆东街22号——三联书店编辑业务综合办公楼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中,可谓风水宝地。从大环境说,往西是美术馆,东皇城根遗址公园,北大红楼、沙滩、北海、景山,往南是王府井北大街,文化单位有人民艺术剧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向东是东四,东四再往东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向北是北京有名的钱粮胡同等历史遗存,张学良在北京的故居也离此不远。这一区域文化单位众多,文化氛围浓厚,三联书店在这里受到文化滋养,同样也扎根于兹,成为其中的一个文化品牌,在这个文化区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三联书店编辑业务综合办公楼主体建筑六层,地下两层,地上四层(五层还有部分建筑),总计7500平方米,保留着三联书店“前店后厂”的基本格局。所谓前店,就是一层、二层一部分和地下一层为三联韬奋书店,作为服务广大读者的文化场所。二至四层为社领导、编辑部、发行部、行政部等部门办公的地方。整个建筑当时三家共有,除三联书店之外,还有中国版协、中国印刷总公司下属的原字模厂,“三家分晋”,三联书店占绝对大头。

听三联前任总经理沈昌文讲,这栋楼是在当时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关心下,向国务院有关领导申请,以办韬奋纪念馆的名义建起的。三联书店1951年奉命和人民出版社合并(发行部分并入新华书店),长期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社存在,在人民社内设一个“三联书店编辑部”从事业务活动。粉碎“四人帮”之后,三联书店老前辈为恢复三联书店强烈呼吁、积极奔走,请求党中央批准恢复独立建制。

和恢复独立建制相关联的还有一件事,就是确认三联书店革命历史定位、落实三联书店员工革命工龄问题。“四人帮”垮台之后,出版战线开始拨乱反正,批判“四人帮”在“文革”中炮制的“三十年代黑店论”,为三联书店平反。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后合并成立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专门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进步出版机构,在中国社会进步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对上述员工工龄计算革命工龄时,未像对新华书店那样,入店即是参加革命工作,计算革命工龄。对此,三联书店员工颇感不公,意见很大。三联老同志徐伯昕、张仲实、胡绳、黄洛峰、钱俊瑞、华应申、邵公文等曾上书中共中央书记处,当时的新闻出版署署长宋木文也积极向上反映说明情况。中组部部务委员、老干部局局长郑伯克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做过地下工作,知道生活书店许多情况,他对三联书店老同志的要求予以支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1983年5月26日,中组部发出《关于确定党的外围组织进步团体及三联书店成员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通知》明确规定:“凡是三家书店的正式工作人员,拥护党的主张,服从组织安排(需经当时分店以上负责人证明),一直坚持革命工作的,1937年8月以前进店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从1937年8月三家书店受党的直接领导时算起;1938年以后进店的,从进店之日算起。”这样,三店及其他的三联书店分布在全国约1600人中的大多数,都满意地解决了革命工龄问题,退休后都享受了离休干部待遇。这件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拨乱反正的大事,对三联书店具有深远意义,它既充分肯定了三联书店的革命历史地位,也为日后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些,我都是入店后才了解到的。

1986年1月,三联书店恢复独立建制。沈昌文任恢复独立建制后的首任总经理。当时只有人民出版社分给的几间办公用房,以后又四处“打游击”,一直没有自有办公用房,不利于工作和事业发展。问题反映到新闻出版署之后,署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协调,将署管的北京新华字模厂无偿划拨给三联书店建楼,并妥善地解决了相关事宜。在新闻出版署有关部门领导和沈昌文的共同努力下,建楼资金得到了解决。沈昌文回忆当时要钱的情景时,有一件事至今还很后悔:当他拿着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批示去找国家计委主管领导签批时,主管领导问他得需要多少资金?沈昌文咬咬牙说了一个大数:三千万。主管领导笑了,说到我这里审批的款项都在一个亿以上。你要的不多,我就给批了吧。沈昌文那个后悔啊,但话已既出,不好改口,只好抱很大遗憾去办了相关手续。不过,用3000万盖的这个楼在当时还是很气派的,它极大地改善了三联书店的办公条件,“美术馆东街22号”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

三联书店,图片来源于官网。

走进美术馆东街22号,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乐章。我到三联书店工作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不是自己要求来的,是组织上派我来的。三联书店在归属中国出版集团之前,一直归出版总署直接管辖。2002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成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一批品牌出版社划归中国出版集团。集团成立,因事业发展的需要,陆续从京外选调一批干部。我当时在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任副局长,主管图书出版工作,分管工作和中国出版集团业务对口,有一些接触,我也熟悉新闻出版总署到集团工作的杨牧之副署长等领导同志。在一次进京公干之后,向集团领导谈了想法。领导同志问我有什么考虑,我答:能到中国出版集团工作就成,没有什么挑选。只是希望能在相应的级别上安排一个职务。其实,我对职务不是看得很重,既然当初我从吉林省委宣传部出来到出版系统,就不是想当官,而是奔业务而来。之所以提出“级别”问题,是害怕被别人误解,以为我在吉林那边犯了错误被“降级”使用。如果这样,我脸面上有点下不来。除了提出“相应级别”安排工作之外,我没有提其他条件。去哪里,干什么,悉听组织安排。我是军人出身,一切听从组织安排已成习惯。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况且中国出版集团是个品牌云集的地方,能到中国出版集团工作已是我的荣幸,我还有什么好挑拣的?

就这样,我调北京到中国出版集团工作的事很快提上了议程,在集团方面表示了明确的调人意向之后,我在吉林省那边也和相关领导做了沟通。当时吉林省委宣传部长是省委常委邓凯同志,我们比较熟悉。我说了情况,邓凯部长说:这是好事,符合你个人愿望,我支持你。没多久,中国出版集团经中宣部有关领导同意,来了商调函。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松鹤找我谈话。王部长也很平易近人,他说:我刚从北京调来任职不久,最近省里调去北京一些人。说你也要调走,我了解一下,你是出版方面的人才,在省里也可以很好发挥作用啊。不走可以不可以啊,是职务方面有想法吗?是住房方面有问题吗?说出来可以商量。我发自内心地感谢王部长代表组织对我的挽留之意,但我决心已定。我说谢谢部长,职务方面没有问题,住房方面也没有困难,我就想到北京闯一闯,到我国的最高出版机构中国出版集团去学习、提高。我说,我在吉林出版界,从业务方面来说,我做过编辑、做过编辑室主任,当过时代文艺出版社代理社长、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从出版行政管理方面说,我做过图书管理处处长、吉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图书出版的副局长,我有志终生从事出版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发展遭遇“天花板”,已经难以进步。而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会给我提供一个全新的天地,也许我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本来王部长是要说服我留在吉林的,他却被我说服了。我曾在吉林省工作多年,深受有关领导的指导、帮助和爱护。在调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工作这件事上,我又一次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爱和温暖。

2005年6月2日,中组部印发了调我进京到中国出版集团工作的调令,妻子和儿子随调进京。7月26日,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时任局长朱彤送我到中国出版集团报到。时任中国出版集团总裁杨牧之、副总裁王俊国接待我们,安排我住在宾馆等待组织分配。

那段时间,我一边等待组织分配,一边也想法打探消息,想早些知道分到哪个单位,好有个思想准备。很快我得到一个消息,说可能让我去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位于西二环边,在阜成门以北,我特意去那里一趟看了看“地形”,觉得这里不错,有独立办公大楼。底楼有个书店,买书方便。旁边还有个“东北菜馆”,做的东北菜味道不错,我“试吃”一次非常满意。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我还做“百科梦”的时候,集团领导授权人事部门通知我,集团领导班子决定,派我到三联书店任副总经理、副总编辑,让我准备到三联书店工作。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是“惊喜”:能到品牌出版单位三联书店工作,那是想也没敢想的事情啊!二是“心理负担沉重”,虽然我对三联书店了解不多,但我也知道它是由邹韬奋先生等前辈创办的,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出版机构,这里大家辈出、高手林立,让人生敬畏之感;而这里上一年刚发生过在全国有影响的人事调整事件,矛盾突出,呈现一个较为复杂的局面。我到这里工作,一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过上述这一切,都是我的心理活动,没有说出来。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能因为惧怕困难就打退堂鼓吗?这符合一个军人的性格吗?这里有困难,哪个单位没有困难呢?!我进一步安慰自己:我是从京外调来的,到中国出版集团哪个单位都一样,都有一个熟悉情况的过程。困难与机遇并存,有困难就有机遇,只要谦虚谨慎,就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只要拼搏奋斗,就能开辟一个新天地。

我就是在上述情况、上述心态下走进三联书店这个出版殿堂的。2005年8月31日,集团领导到三联书店宣布我任职的决定:经中宣部同意,决定任命樊希安同志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经理、副总编辑,列张伟民之后……以后我又被任命为三联书店总经理、党委书记。从此开始了我在三联书店和全体员工拼搏奋斗九年多的工作历程。

【作者简介】

樊希安,1955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 文学硕士。编审。国务院参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先后获第十一届韬奋出版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创办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文化产业人物。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