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路干净了但少了烟火气,上海人大代表呼吁关注有历史感的小店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2019-01-31 17:4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生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最为珍贵的“瓷器店”。

“马路是干净了,但也少了烟火气。”上海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表示,上海在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中取得重大突破,划定了更多保护范围与类型,也大力推动了城市“微更新”,城市中心区治理乱象得以极大改善,但部分领域有待完善。

1月31日,上海市各委办局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现场设摊咨询。李麟学挨个咨询上海市商务委、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上海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我想了解各个部门对城市更新的规划思路,也建议建立系统的城市更新导则。”

咨询中,上海市商务委表示,2019年,他们将梳理上海商业的一些业态。上海市住建委则透露,目前正尝试一些社区自治协调机制。下一步将深化细化管理,怎么把城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能够合理地整合起来,同时提升城市的产业能级和品质。

李麟学认为,政府部门都关注到相关问题,并启动实质性措施去改变,是个良好的开端。针对上海城市有机更新,李麟学也给出了以下建议:

充实完善城市有机更新管理机构与决策机制。不同于新区建设,城市更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可以借鉴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做法,强化政府专门化管理机构设置,并完善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

完善城市重要区域的专家咨询、评审与听证制度,充分发挥建筑学会、高校等专业性机构的作用。

充分关注基层的微活力,强化“居民参与”机制,充分关注和听取市民呼声和建言,形成有效的征询、听证制度。

充分关注城市更新改造中,具有历史感的、具有15年以上成功经营的小店、群众认同度高的店铺业态,努力保护、延续、适当迁移、转化这些珍贵的生活、业态与文化载体。

制定完善城市更新中的尺度导则,建立系统的城市更新导则。如:借鉴国外城市经验,可规定60米左右范围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更新要素,充分维持城市中心街区的细致尺度,避免单一的、单调的建筑、装置等要素的泛滥。

大力强化“设计引领”,加强社区美学、街道美学水准,加强相关主管部门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增强城市有机更新中文化的、美学的、设计的水平,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与层级。

尽快研究出台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现代建筑清单,领全国之先,形成完善的再利用与改造机制,让超大都市“时间留痕”。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