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起点1|《龙须沟》:北京人艺奠基之作,老舍笔下新中国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整理
2019-02-05 08:2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首1949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那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对于文艺界也是如此,电影、文学、戏剧、音乐等文艺各界迅速恢复活力,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天,让我们回到起点,看看当时的文艺工作者都在做些什么。

1949年,刚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情,深入到北京南城体验生活,在了解了底层民情之后,创作了三幕话剧《龙须沟》。1951年2月,《龙须沟》首演,轰动京城,连演55场。演出该剧的是当时还是歌剧、话剧、舞蹈等综合性艺术团体的“老人艺”,这也是人艺成立之初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原创话剧。

1951年春,《龙须沟》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主席演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北京看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因为《龙须沟》的巨大影响力,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1年12月授予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老舍也是从1949年至今唯一获得这个称号的艺术家。

一年多后的1952年6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和关心下,中国第一个专业话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成立。《龙须沟》由此成为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

同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话剧原班人马主演的电影《龙须沟》上映,当年仅23岁的于是之扮演的程疯子成为中国戏剧史和电影史上难以逾越的经典形象。

“先有《龙须沟》,后有北京人艺”。回望新中国的演剧史,话剧《龙须沟》是不可逾越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是老舍和焦菊隐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并合作的第一个戏,更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剧风格。

《龙须沟》开辟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对北京人艺乃至中国话剧,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迄今依然。

《龙须沟》(1953年版)剧照,本文图片均来自北京人艺官网

一条臭水沟折射的社会巨变,老舍笔下的新中国

老舍创作的话剧《龙须沟》,取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北京的底层人民生活,反映了北京南城一个贫民区的变化,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对新社会的歌颂。

《龙须沟》首演于1951年2月1日,恰逢北京和平解放两周年。而老舍的创作大约从上一年的夏天就已经开始了。

1950年7月14日,周恩来总理宴请从美国回来的老舍,鼓励他多为人民而进行创作,多写他自己所熟悉的北京,多写北京解放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老舍当时便表示要以北京龙须沟的变迁为题材写一个话剧,通过新旧社会对比来歌颂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政府。并表示已约好在第二天就去龙须沟实地采访,周恩来连声说:“对,对,一定要去,等着看你的新戏。”

龙须沟曾是北京南城的一条臭水沟,就在今天天坛北门附近的金鱼池。当时的龙须沟垃圾满地,恶臭不断,居住了很多从外地逃荒来的底层人民,也有一些本地居民。

1950年春,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修龙须沟。老舍的创作触动也正源于此。

第二天,老舍就和当时的北京人艺院长李伯钊等人一起来到龙须沟实地采访,到工地去看修建工程,为创作《龙须沟》收集素材。但由于老舍的腿病严重,不能经常出门实地踏访。于是,老人艺派出了年轻人林斤澜,由他去龙须沟实地采访,收集素材,供老舍先生创作使用。

在仔细阅读了修建龙须沟的文件并结合实地考察后,老舍经历了长达半个月的构思,他回忆说:“在这苦闷的半个月中,时时有一座小杂院呈现在我眼前,那是我到龙须沟去的时候,看见的一个小杂院——院子很小,屋子很小很低很破,窗前晒着湿漉漉的破衣与破被,有两三个妇女在院中工作;这些,我都一一看全,因为院墙已经塌倒,毫无障碍。灵机一动,我抓住了这个小杂院,就教它作我的舞台吧!”

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老舍写出三幕话剧《龙须沟》。剧种讲述了在龙须沟沟沿的一个小杂院里,住着四家人,老舍通过塑造了程疯子、程娘子、丁四嫂等众多性格各异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命运变化,反映了新社会的巨变。

《龙须沟》(1953年版)剧照

全剧组体验生活三个月,北京人艺现实主义传统由此开端

剧本完成后,北京人艺院长李伯钊邀请了当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和外语系主任的焦菊隐担任导演。

焦菊隐是留学法国的博士,从青年时代起就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1930年创办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并任校长,也是把《哈姆雷特》等莎士比亚戏剧搬上中国舞台的第一人。

收到人艺的邀请后,焦菊隐隐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有机会可以在中国进行艺术实践,建立一个像莫斯科剧院那样的中国话剧院。他辞掉了在北师大的工作,放弃了大学教授的安稳工作,专心来人艺排戏。《龙须沟》是焦菊隐在人艺排的第一部作品,也让他正式走上了导演的艺术生涯。

排演之初,老舍的剧本曾面临缺乏“戏剧性”的争议。但是,焦菊隐却从老舍的剧本中看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契诃夫,他读过剧本之后曾经感叹:“老舍先生以鬼斧神工的手笔,只用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人物的性格和他的思想与情感刻画得生动。”

那时候,老人艺剧院刚刚成立不久,演员队伍可以说是一支杂牌军。他们各自所走过的艺术道路不同,各有自己的演剧习惯,因此,如何统一其创作方法,是焦菊隐遇到的第一大困难。他只提出一个要求:演员必须体验生活。

焦菊隐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体系为基础,围绕着在舞台上“表现真实的生活”这个中心来进行导演构思。在他的要求下,导演带头,剧组全体人员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到龙须沟去体验生活。演员们每天去和当地居民谈心,记笔记。有时还赶上了大暴雨,在还未完全修好的龙须沟周围,淌着漫出的臭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待到后半夜。

焦菊隐发动演员根据体验生活的心得,给剧本提意见。老舍的剧本被改动了70多处。改动的主要是台词,人物没有动。老舍后来说:“这本戏写起来很快。我差不多是一口气写完了三幕的。这,可就难免这里那里有些漏洞:经焦先生费心东安一个锯子,西补一点油灰,它才成为完整的器皿。”

这些实地体验的经历,最终都被他们在舞台上一一鲜明地呈现了出来。

那一个个极其鲜活的人物,在舞台上流淌着现实生活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轮连演55场的《龙须沟》一时风靡北京,被拍成电影后更是在全国收获了巨大的反响。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龙须沟》的艺术影响力从未散去,程疯子、丁四嫂这些形象扎根在几代观众心间,令人难忘。

作为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以此剧为开端,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和地道的京味儿,北京人艺独树一帜的演剧风格初步奠定。在其后的六十多年中,人艺始终遵循着《龙须沟》开启的现实主义戏剧道路不断前进。而焦菊隐导演,也由该剧开始了话剧民族化的探索。

1953年,北京人艺再度重排此剧,顺应当时的形势做了修改。但在此后长达56年的时间里,《龙须沟》因其过强的历史与时代色彩,未曾再与观众们见过面。

《龙须沟》(2015年版)剧照

直到2009年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北京人艺再度重排了《龙须沟》。老艺术家顾威执导,杨立新出演程疯子。时隔了56年,《龙须沟》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老舍先生思想。

2012年,北京人艺成立六十周年系列展演,《龙须沟》作为开篇之作再度隆重上演。

历经半个世纪,《龙须沟》的与观众之间仿佛不再有时代的隔阂。如同半个世纪前一样,今天的观众依然为剧中程疯子等众多底层人物的悲惨遭遇而动容。而回看这部作品,不仅能看到新中国话剧的起步,也能看到那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定格在舞台上的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