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癌症研究新进展:你的DNA可能正在偷偷崩溃与重建
新闻简述:
众所周知,人体的细胞会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每次分裂都会涉及到其内DNA的复制。而在这一分裂过程中,如果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阳光曝晒、烟酒的刺激等等,便很可能会使DNA受到损伤,进而增加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近期,发表于知名期刊《基因与发育(Genes Development)》的一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在促进DNA修复、维护人体DNA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原文播报:
虽然DNA在复制时难免会面临损伤的风险,但我们的细胞也具备一套复杂的DNA损伤修复机制,称为DNA损伤应答(DDR)。来自德国维尔茨堡大学(University of Würzburg)的研究团队,此次研究了一种名为NEAT1的长链非编码RNA在这一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通过对人类骨癌细胞中的严重基因组损伤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DNA双链断裂的频繁发生会导致NEAT1过度甲基化,从而导致NEAT1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随后,高度甲基化的NEAT1会在某些病变处聚集,并促进一种染色质重塑因子CHD4的释放和激活,从而帮助细胞高效识别和修复DNA损伤。

背后故事:
虽然此前医学界已经注意到NEAT1会对DNA损伤作出反应,但对所发挥的确切作用了解甚少。即便如此,NEAT1会在癌症肿瘤处富集并高表达这一靶向特点,还是吸引了科学家们的诸多研究。
今年2月,来自中国大理大学的研究团队即研究了NEAT1在结直肠癌中的富集特点,证实了NEAT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邻的非肿瘤结肠组织,并将这一结果发表于当月《自然》期刊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而此次德国的这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NEAT1在识别和修复DNA损伤中的具体机制,这无疑为NEAT1高表达的肿瘤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小编短评:
想了解更多关于人体细胞、DNA、RNA的秘密,敬请关注《寻秘自然》系列科普电影第四季之《生命密码》。

参考材料:
1.https://genesdev.cshlp.org/content/38/17-20/915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0416-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