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斯卡的“黑人”牌:问题不在于政治正确,而在于伪善

余雅琴
2019-02-27 14:1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2月24日,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绿皮书》主创人员手捧奥斯卡奖杯。《绿皮书》成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新华社 图

如果把本届奥斯卡奖作为一次电影的盛会,那观者的失望是不言自明的,近年来,这个老牌电影奖项的权威性日渐衰落,收视率屡遭下滑。本届的奥斯卡奖的提名影片从艺术上来讲大部分乏善可陈,大部分属于制作精良的平庸之作。但是如果把奥斯卡作为观察美国主流电影文化和世态人心的一个切口,那么本届奥斯卡奖或许有着不少值得我们玩味的内容。纵观今年的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半数以上都与少数族裔议题有关。其中备受争议的商业片《黑豹》,本届奥斯卡上斩获最佳影片的《绿皮书》,以及早前已经获得戛纳电影节肯定的《黑色党徒》,关注的都是非洲裔美国人的故事。有趣的是,这三部电影正分属不同的电影类型,它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美国电影对这个议题的表达。

《黑豹》与非洲的刻板印象

三部影片中《黑豹》上映时间最早,提名最佳影片的争议最大,被认为是奥斯卡对年轻观众和少数族裔的“媚俗”。作为“漫威”系列的超级英雄电影本来并没有太多突破,如果把主角换成白种人,故事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这部集中展现“黑人”超级英雄和所谓非洲力量的作品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赞誉。甚至有不少非洲裔电影人认为《黑豹》的成功有利于此后非洲裔电影人的作品获得投资。

《黑豹》电影海报。

《黑豹》的意义在于由白人主导的超级英雄电影终于被黑人形象取代,这里面的文化象征意义重大。但是反对者也认为尽管导演和主创几乎都是非洲裔,可是他们的视点完全是白种人的。电影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主体故事甚至有些像动画片《狮子王》。

瓦坎达是一个位于非洲的国家,凭借来自宇宙的振金而成为科技极度发达的神秘国家,但是为了安全,他们制造出贫困的假象,对世界保守秘密。瓦坎达也会向其他国家派遣一些使者,用来接触外部世界。电影的反派就是瓦坎达王室成员和普通人类结合所生,他父亲被上一代国王处死,带着仇恨,反派决定夺取黑豹的王位并获得振金的控制权……

这部电影一方面似乎展现一个科技发达高度文明的非洲形象,一方面却用最原始的部落形态来表现这个神秘国家,其实并没有走出人们对非洲的刻板印象:瓦坎达的高科技的使用方法依然如同巫术,国王的推举过程沿袭决斗的方式,毫无现代文明的影子,非洲大地上的复杂的民族问题被演绎成了兄弟相残的故事,本质上这部电影并没有走出西方对非洲的想象。黑豹秉持着美国主流价值观,认为资源应该共享,应该与世界和平相处,而反派混血弟弟则饱受人间的不平等,认为拥有更高文明的瓦坎达应该统治世界。最终主角战胜了弟弟,开放了瓦坎达。我们或许从电影对人物的塑造中可以看到一些对反派弟弟的同情,但是用兄弟相残换得国家和民族的“开放”,这是《黑豹》让人颇为唏嘘的结局,也可以被过度解读为黑人抗争运动不同路线的斗争,而好莱坞主流电影对这个议题的讨论显然也只能止步于此。

也许我们可以说《黑豹》试图在白人至上的好莱坞开辟一条不同的道路,但是结果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黑豹”这个名字致敬的正是19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组织黑豹党。随着马丁路德·金被刺杀所标志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失效,各地爆发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黑豹党应运而生。他们以另外一位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尔科姆·X为精神导师,不再追求马丁路德·金所倡导的那种和平的、获得公民权力的抗争,而是更看清了白人政权的虚伪性,坚持武装自卫和社区自治权的原则,在黑人聚居区建立黑人革命政权,有着更鲜明的立场和更加明确的组织和纲领。黑豹党不放弃暴力革命,信奉马列主义,被美政府认定为“国家安全的最大内部威胁”,并毫无保留地对其进行各种控制。黑豹党的不少核心成员被处死、暗杀和长期监禁。黑豹党的历史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非洲裔美国人的抗争历史的复杂性。

《绿皮书》:白人书写的黑白和解的政治童话

电影《绿皮书》故事发生的背景正是在1962年,但是这个电影始终把焦点放在一黑一白不同肤色的主人公的温馨互动之上,我们在这部电影里鲜少看见那个更宏大的社会背景。《绿皮书》是一部从剧情到制作来说标准而规矩的好莱坞制作,它的最终得奖可以被解读为奥斯卡的一种平衡术。故事讲述了混社会并且持有种族歧视观点的托尼偶然成为著名非洲裔钢琴家唐的司机,并陪伴其完成了在美国南部的巡演。一路上两人经历各种考验和困难并最终成为挚友的故事。绿皮书是贯穿这部电影的一个线索,也是托尼开始认识到不平等的制度对人的伤害的契机,绿皮书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是一本专为有色人种而设的旅行指南,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他们进入的旅店、餐馆。电影里几次表现了唐不被允许入住酒店、进入酒吧和餐馆的状况。

《绿皮书》电影海报。

实际上,在电影发生的1962年,大量的非洲裔美国人的处境远远不是电影里的唐那么优渥,“绿皮书”的出现只是体现了黑人境况的一个侧面。当时的美国,种族隔离制度依然存在,黑人公民无法与白人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力。大量的黑人处在贫困线之下,他们从肉体到物质到精神都承受着一种普遍性的压迫。

189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普莱西诉弗格森案”判决,确立对黑人采行“隔离但平等”措施的合法性时,无异对南方黑人人权造成严重的打击,实际上的结果往往是“隔离但不平等”。随后,南方各州出现更多种族隔离制度法令,在一些地方,工厂、医院及军队、学校等都采取种族隔离制度(这也是“绿皮书”之所以出现的原因)。

1957年发生的“小石城事件”则标志性地说明美国,尤其是南部黑人的状况。1957 年 9 月,小石城学校委员会宣布逐步改变学校中种族隔离的现象,在白人的中心中学首批录取了9 名黑人学生,此举受到一些白人的抗议,而州长法布斯居然派出州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该校。于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将该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派出空降兵到该州, 强制推行联邦法庭决定,保护黑人儿童入该校。 这个事件也被认为是美国民权运动的里程碑。

然而,在《绿皮书》故事发生的年代,少数族裔的生存状况并不因为几个事件得到本质上的改善。非洲裔美国人的选举、教育、经济等一系列权力实际上处于一个被剥夺的状态。在一些南部地区甚至存在白人对黑人动用私刑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之下,1963年8月,华盛顿的林肯纪念馆前广场聚集了二十五万名群众,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这次集会所产生的舆论压力,终于迫使国会在翌年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成为美国民权运动史的关键事件。但是这并不是运动的终结,事实上,不论是追求所谓和平抗议的金博士还是更加激进一些的对白人政府不抱希望的马尔科姆·X等黑人解放运动的领袖都在1960年代被刺杀。此后成立的各种黑人解放运动的政党和组织也先后经历各种来自官方的打压和制约,非洲裔美国人的抗争道路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都充满了荆棘。

也许导演未必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电影里唐的南部之行所到之处大多曾发生过黑人民权运动的标志性事件,甚至曾经有这样一幕,当钢琴家来到南部某地,他下车望向土地的时候,和他对望的是广袤大地上像动物一样劳作的贫穷同胞,他们目光呆滞,衣衫褴褛,与钢琴家的精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这一个时刻,这位精英似乎有所触动。可惜这样的内容在这部主打温馨和戏剧性的电影里毕竟只是浮光掠影。

尽管《绿皮书》努力营造一种“平等”观念,但是却受到不少非洲裔美国人的抨击,电影当中钢琴家的原型家属就曾抗议,认为电影有不少不实之处,并且过于突出白人司机的角色(实际上这个人物原型的儿子有参与到剧本创作之中)。更有人批评这部作品是一个“白人救世主”故事。

这部电影在议题上打着少数族裔的权益,本质上是一个黑白和解大团圆的故事,是一部政治童话。这部电影往往被人看做是1990年拍摄的《为黛西小姐开车》的变体。与当年不同,电影中有钱的雇主从白人变成黑人,司机的角色则相反。《绿皮书》看似改变了一种刻板印象,那就是白人是智慧和财富的象征,总是在启蒙其他种族的人。其实《绿皮书》并没有跳脱出这样的设置,反而因为对唐的谈吐和财富的塑造遮蔽了那段历史之中更多少数族裔的遭遇。比起家庭幸福人格健全的白人司机托尼来说,黑人雇主唐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却面临着各种精神危机。是托尼对唐的一次次“拯救”才让唐找到了自我。

电影里,唐的住宅被设计成暴发户的样子,他的第一次出场造型十分浮夸,坐在一个王位之上对托尼颇有些居高临下,很难说这不是对有钱的有色人种的误解。唐一直对自己感到困惑,兄弟失联、婚姻失败,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性取向。一个雨夜,唐因为自己动用了高层的关系感到羞耻,向托尼喊出自己的心声:“我不够白,不够黑,也不够男人。”至此我们才看见这个角色一点内心的感受,却似乎还是一种不够真实的对“黑人精英”的想象,到底什么是够“黑”,炸鸡或者爵士乐(电影里托尼让唐尝试的几种代表黑人生活方式的东西)?这部电影看似反对刻板印象,其实依然在一种特定对黑人的目光中进行着叙事。反观托尼,却是这部电影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是电影着力最多的人物。这部电影其实依然是一部关于白人如何接纳黑人的故事。

《黑色党徒》:激进导演的回归主流之作

在本届奥斯卡颁奖礼上,非洲裔导演斯派克·李就试图用离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的不满。事实上,《绿皮书》这种白人主创想象“黑人”并为之代言的方式正是斯派克·里在《黑色党徒》里明确反对的。《黑色党徒》同样根据真人真实改编,斯派克·李一边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荒诞的黑人警察混进3K党卧底的故事,一边通过对《一个国家的诞生》的质疑来反思电影史书写被白人占据的问题。

《黑色党徒》电影海报。

《黑色党徒》在故事主线之外不断引用影史中的桥段来强调一段不平等的历史。这些电影包括著名的《乱世佳人》,也包括影史经典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两部电影均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前者讲述南方种植园主女儿的传奇故事,不但将被奴役的黑奴塑造成肥胖或呆傻和忠心耿耿的形象,还以一种繁华逝去的伤感对南方奴隶制进行着诸多美化;而后者尽管被认为电影史最重要的开创性作品之一,建立了电影创作的诸多原则,但将黑人全部塑造为烧杀抢掠的歹徒形象,将3K党人对黑人的杀戮行为合理化和正义化。电影让在战争中分属两个阵营的白人情侣结合,用来象征美国的统一。显然,这段美国重要的历史在格里菲斯这里是完全将黑人排除在新国家诞生的荣光之外的。

一向被视为激进的斯派克·里这次的表现其实出乎意料,虽然他把电影的矛头直指美国当下政治,电影的结局也以3K党成员燃烧十字架暗示邪恶势力的绵延,最后更是直接搬出现实事件的视频指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但是这部电影却并非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对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身份的对立是《黑色党徒》着力表现的,不论是警察和卧底;非洲裔、犹太人和普通白人,黑豹党与3K党,电影当中的角色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和游走,尤其是男主人公,他在警察局是被歧视的唯一黑人警察,在和3K党首领通电话的时候是激进的种族主义者,在和女友一起的时候又是一个同情黑人民权运动的普通黑人市民。这些设置在电影看似古典的叙事中显得颇有匠心,但就是在这些对立和矛盾中,这部电影似乎体现出对造成种族不平等的权力制度的某些暧昧。

众所周知,在黑人民权运动兴盛的1960年代,曾经发生过大量警察对黑人的暴行,因此警察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代表是以镇压革命的负面形象出现的。《黑色党徒》的原型是当地警队的第一位黑人警察,他的身份有着一种不彻底的象征性,可以被看作是对政府抱有幻想的非洲裔美国人。电影里特别设置了男主角黑人警探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结识了主张激进革命的黑豹党女友。女友对待民权运动持一种亲身投入的态度,她指责男友无所作为。两个人在男主角警察身份暴露之后发生了一场争吵,表明在自身权利的争取上,非洲裔美国人的不同选择。可是最终矛盾在男主人公英雄救美之后得到了化解。奇怪的是,尽管这个案子毫无悬念的被警局高层以大事化小的方式搁置,黑人警探在失望之余反而意外获得激进女友的理解,她认识到不是每个警察都是坏人,并选择成为“好警察”的朋友,这本来是一个常见的美好结局,但是当联系到历史上黑豹党的遭遇和非洲裔美国人沉重的历史时,这样的设置又未免过于甜腻和简单了。尤其是电影刻意把3K党成员塑造得过于低智,反而遮盖了这个组织的邪恶本质和危害,这种喜剧化的处理也消解了这部电影的批判性。

在电影尾声,斯派克·李加入了2017年美国弗吉尼亚团体右翼集会遇难者遇难的段落,谈到为何这么做的时候,他说:“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记警钟,因为事情在发生,黑白在被一些人颠倒,谎言正在被一些人包装成真理。这就是我想通过《黑色党徒》说的,我不在乎影评人和其他人这么想,因为我知道,这部电影是站在历史的正确一面。”问题是,当我们越发发现历史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层层叠加的时候,我们很难下一个这样的判断,电影的男主人公那样试图站在中立位的个人英雄是否就是正确的一边。已经成为黑人精英文化的斯派克·里曾经拍过《为所应为》和《马尔科姆·X》等影片,前者表达了黑白对立的尖锐性和对以警察为代表的制度的对抗,后者则直接是马尔科姆这位解放运动领导人的成长历程,更是彻底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质疑。或许因为斯派克·李的一贯态度,他一直游走在好莱坞主流之外,与奥斯卡奖甚少有交集。这次的《黑色党徒》获得多项提名,可以看作是这位导演回归主流之作。而现有的好莱坞格局尽管可以接受平权意识,但是像黑豹党这样的激进组织,最终也只能以电影里一个模糊不清的美丽女性角色浅尝辄止地代替了。

虚伪的人文关怀

纵观这些年来着力表达少数族裔问题的美国电影,我们不难看出好莱坞电影在处理这个议题上的分裂,一方面将对少数族裔的关怀纳入到主流话语中,一方面试图遮蔽和改造问题,好莱坞一贯擅长建造一种文化上的乌托邦来满足观众的期待,让残酷的现实获得一种纾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人文关怀和政治立场。

行文至此,我们似乎又要陷入批评好莱坞过于追求政治正确的窠臼之中,而实际上笔者认为,主流电影追求所谓“政治正确”本无可厚非,甚至在某些语境和议题中,“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的概念被普及和接受得远远不够。当下接二连三的恶性事件足以说明在人类的观念中,一些看上去老生常谈的美好诉求,那些历史上人类不断追求的正义、民主、平等还远没有成为过时的词语。实际上,以上谈及的三部电影所彰显的核心议题难道没有被继续书写和被再发现的意义吗?我们对真相和问题的探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我们无法也不应该批评这些电影的议题先行。

好莱坞电影的问题不是在意识形态上是否正确,而是是否在所谓的关怀之下蕴藏着虚伪。如果我们继续从这个角度思考日渐无趣的奥斯卡,我们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当我们在批评这样的一种试图平衡主流口味的电影奖项并对其中电影进行文本分析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敲开被遗忘的历史幽暗处那些值得被发掘的真实。好莱坞的电影对现实问题和真实人类的处境并不关心,依然醉心造梦,营造人为的冲突与和解,贩卖神话和谎言。而在这个庞大而高贵的俱乐部之外,电影的意义正在被重新定义。越来越多的电影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记录者,可以各种形态被拍摄和放映,任何人可以通过更便宜的手段用电影表达自己,电影不再是,也不应该再是精致的商品或麻醉剂。

    责任编辑:伍勤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