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跟随我远征,略过花草奇珍,抵达失落的秘密之城丨埃及探险书单

2025-04-01 16: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关于古埃及的一切,似乎都萦绕着神秘的气息。

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恒河沙数般的奇珍;考古、探险、雄伟的法老陵墓……

今天的探险故事,来自200年前,托斯卡纳大公国与法国的联合探险队在探索埃及遗迹时的一段往事。

这支联合探险队由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德二世促成,同时这也是史上第一次旨在“探索埃及现存历史遗迹”的国际科学任务。

这幅画由朱塞佩·安杰雷利于1835年前后创作,描绘了法国-托斯卡纳大公国联合探险队的所有13名成员。

其中不乏一些享誉世界的名字——让-弗朗索瓦·商博良、伊波利托·罗塞里尼、盖塔诺·罗塞里尼、亚历山德罗·李奇……

这一次“远征”不仅是为了描绘和描述古埃及尚存的大部分遗迹,更是为了借由探险队理解象形文字的能力,对埃及再发现的文物进行系统性研究。

法国耶稣会教士克劳德·西卡尔在18世纪初广泛游历埃及。在他的埃及地图上有包括底比斯在内的几十个古代遗址。

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这支联合探险队向着奇妙的未知出发了!

起航

法国护卫舰埃格雷号于1828年7月31日从土伦港启航,船上载有十四名探险队成员,在西西里岛稍做停留后,于8月18日抵达亚历山大港。

在商博良和罗塞里尼热切的期盼中,探险队踏上了埃及的土地。

开罗的图松帕夏喷泉

罗伯特·海伊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考古队员们流连在这座公元前331年由亚历山大大帝建造的城市里,他们探访了最著名的街区,更熟悉了埃及的风土人情。

当时最著名的古迹是一对被称为“克利奥帕特拉之针”的方尖碑和一根被称为“庞培之柱”的立柱。

9月14日,在设法获得授权他们在埃及各地旅行、进行挖掘和研究的证明文件或敕令后,探险队成员乘两艘船前往开罗。由于伤病,部分人被迫放弃旅行,返回意大利。

漂流

边旅行边进行考古探险,在还没有照相机的年代,当然要把有趣的见闻记下来,下面的这段文字就节选自罗塞里尼的游记:

“两叶扁舟在村庄和茂密的植被中航行了一个星期,尼罗河沿岸都有植被覆盖,作物长势极好,因而一直让人们感觉心旷神怡。棉花和其他植物长得非常漂亮……柽柳和尼罗河含羞草非常茂盛。”

他又写道:

“尼罗河的两岸都显得如此迷人,如此葳蕤。河两岸有许多村庄,村人们起初显得多疑而畏惧,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我们的意图,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我们周围,好奇地看着我们,或者渴求得到一枚硬币。”

《古迹》篇,卢克索

9月20日,探险队成员在开罗的一个河港布拉克下船,徒步前往这座近在咫尺的名城。在他们抵达的时节,开罗由于纪念先知诞辰的庆典活动而热闹非凡。

罗塞里尼记录道:

“开罗从整体上来说与我们生活的世界大相径庭。宽阔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大声地叫卖,在车夫、骑手和人群的呼喊声中,小驴、骆驼和马匹不断地在人群中穿梭。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新鲜的、奇异的、难以言状的。”

娜菲莎喷泉

罗伯特·海伊

在经历了因劳累过度和生活条件差而引起的疾病和不适应之后,他们骑着骆驼和驴到了吉萨,那里有当时半掩在沙土里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这些已经由数百名游客记述和绘制的“名胜古迹”给探险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毫不犹豫地爬上胡夫金字塔的顶端,在那里他们可以欣赏三十年前拿破仑和马穆鲁克人发生著名战役的平原。

日落时分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迹》篇,吉萨

狮身人面像与第二座金字塔

《古迹》篇,吉萨

1828年10月11日,随着第一次考古发掘的完成和精美画作的绘制,探险队继续向南航行,10月22日到达了埃及中部的一个叫贝尼哈桑的地方。

他们登陆后,首先开始观察周围环境——这片地区由小山或中等大小的山围绕。

探险日志中写道:

“阿拉伯的山脉都非常陡峭,而且绵延不绝,其上布满岩石洞穴,我们爬上去远眺,发现比我们以前看到的任何景色都漂亮。”

贝尼哈桑大墓地

《城镇遗迹》篇

这里保存有抵达埃及以来学者们所看到最美的居家生活和市民生活场景——它们被复制成了四百幅图画: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游戏、音乐、舞蹈——全都在他们眼前一帧帧流动。

还包括一系列色彩鲜活的人物和动物,它们在19世纪早期还栩栩如生,但现在早已湮灭于天灾人祸。

沿尼罗河而下的旅行

来自贝尼哈桑的陵墓

《城镇遗迹》篇

体育与军事场景

来自贝尼哈桑与艾斯尤特的陵墓

《城镇遗迹》篇

猎鸭

来自底比斯的陵墓

《城镇遗迹》篇

旅途中,很显然会有某些日子比其他日子更忙。他们会登陆购买必需品,参观村庄或参加由卡什夫(当地长官)组织的晚餐或聚会——在聚会上吸正宗水烟和观看当地美女舞蹈都是例行公事的一部分。

11月16日,在参观过尼罗河两岸的村庄和城镇之后,探险队抵达了登德拉,这是法国和意大利旅行者们耳熟能详的地方。

孟农巨像

《古迹》篇,底比斯

他们第一次远足是晚上去看古城遗址。在步行了几英里后,他们来到了尼罗河左岸的一座巨大的神庙内,这座神庙被笼罩在月色中。

罗塞里尼记录道:

“我们迈步走入了近在咫尺却又在月光里若隐若现的圣殿……我们惊讶、惊诧、惊异,我们在那一刻哑口无言。夜晚和灯光闪耀在神庙中,带给人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

从尼罗河视角看荷莫波里斯神庙

12月26日,他们到达了阿布辛贝勒,这里因为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50年前后建造的两座神庙而闻名于世。

商博良对阿布辛贝勒神庙有如下评论:

“如果全努比亚只有这一座遗迹也是不虚此行:即使它置身底比斯的建筑群里,也可称奇观。”

伊西斯神庙中的多柱房间

《古迹》篇,菲莱岛

石窟神庙正面有四个巨大的坐像沙子覆盖着神庙入口,深达石像膝盖上方我们一行六十多人试图在沙土中打洞以便钻进去,但我们的努力几乎是徒劳的,沙子一挖走就会迅速填满洞口直到晚上他们才最终打开了一个小口几位队员钻进了入口内,发现这里的温度像锅炉舱一样。

第二天,商博良、罗塞里尼和李奇第一次探访了神庙内部。尽管由于日晒高温,这比夜晚进入更加困难,然而他们流着“比洗桑拿时要多得多”的汗进行了观察:

“……神庙的主厅极其宽阔,由两排每排四根的巨大立柱支撑,每根立柱都有一座三十米高的巨像,如同女像柱一样。墙壁上全是经过着色的叙事性浅刻浮雕。”

阿蒙拉神庙神庙南向观

《古迹》篇,卢克索

12月30日他们抵达了旅程的最后一个目的地,瓦迪哈勒法,这里曾经有尼罗河第二瀑布(现在沉睡在纳赛尔湖下)。只有一天时间供他们在神庙遗迹、石灰岩块和大河中间翠绿的小岛中探索。

3月8日他们抵达了古代底比斯城的东部地区——卢克索。当考古队完成了对这座著名古迹的探索研究后,他们去了尼罗河西岸,尤其是帝王谷——

探险队在拉美西斯四世的陵墓中住了两个月。他们对大约二十座陵寝进行了复制雕像和抄写象形文字的工作。

通向阿蒙拉神庙的入口

《古迹》篇,卢克索

返航

法国-托斯卡纳大公国联合探险队在法老国度的旅行历经十五个月,虽然仍有一些小遗憾,但大家都为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而感到满足。

罗塞里尼带回意大利大约1400幅绘图,14卷笔记和象形文字铭文以及大约1000件在埃及发现或购买的物品。

借用学者加布里埃利的说法:罗塞里尼以他对埃及学这门新学科的杰出贡献,以他作为历史学家、语文学家和科学家的高贵品格,得与商博良和莱普修斯并列现代埃及学三大奠基人。

时光悠悠,埃及的故事不止于此。如果想看更多,那么这份埃及书单值得拥有哦!

永恒的古埃及:

生活、信仰与永生之地

[埃及] 扎西·哈瓦斯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3年4月 / 出版

古埃及文明沉浸式巡游!438幅珍贵图像+628个文明遗存,超实用“枕边博物馆”带您探索古埃及千年之谜。

神游埃及:

从阿斯旺到亚历山大港的世界

[英]加里·J.肖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3年6月 / 出版

“纸上神游”古埃及!3000年神话解读、69幅版画插图,超实用“随身讲解员”带您探索古埃及千年文明。

寻秘古埃及:

勇闯法老之国的艺术家与探险家

[英] 凯瑟琳·罗里希 / 著

[英] 弗兰科·塞里诺 / 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有书至美

2021年5月 / 出版

全景插图版古埃及考古实录,500张手绘图+13位探险家+超丰富史料文字,尽览200年来的古埃及探秘历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