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随车行李员老沈哥的最后一班岗

2019-03-03 1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月27日下午1点过,60岁的沈铁英整理了下制服,再一次登上了广州发往贵阳的K841次列车,作为随车行李员,这不知道是他第几次在列车上度过的春节了。同时,今年也是他作为铁路职工在退休前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运。

从普通的列车员一直做到工作班长、值班员,再到随车行李员,今年,已是沈铁英铁路生涯中的第41个年头了。
由于年龄和资历都较长,且为人亲和,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沈铁英为"老沈哥"。

从手动抄票到如今PDA扫描仪、从70年代带有三个拱形玻璃窗有些欧式模样的老贵阳站到如今现代化装修的贵阳站……41年,14000多个日夜,沈铁英见证了营运铁路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16岁那年,为追随南下行军的伯伯,沈铁英从河北邢台南禾县"插队"(南下知青)来到贵阳花溪青岩,栽过苗插过秧。1978年经伯伯推荐来到贵阳客运段参加工作,从此,便与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蒸汽火车是沈铁英工作的始发点,"那时候最大的不便就是煤渣太多了,每值一个班就要扫出几箩筐。"沈铁英还记得当时作为列车员要铭记在心的工作要求"每过一个站,脚印不过站"。

"那时候没有空调,夏天去往柳州,值一个班下来,我们的背心都可以拧出汗水。"回忆起当年的春运,沈铁英一脸感慨,"人多,车少,又挤又脏,那时候的春运和现在条件差太多了。人最多的时候,交接班都是旅客把我从头上抬起过去的。"

由于沈铁英个头较小,当列车员时常常被人群埋没,春运期间,旅客们就会自发的把他高高举过头顶,一传十、十传百的"运输"到列车门前开启一扇扇门,"在人群中,三米的距离我需要十几分钟才走得过去。"讲起这些有趣的经历沈铁英不时的嘀咕着"好玩得很、好玩得很"。

随车行李员对于大多数旅客来说是个较为陌生的岗位,在火车的末端一般有一节车厢,专门装载托运的大小货物,行李员的职责就是负责管理和维护,保障货物在火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行李员的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很考验一个人的细致与耐心。因为工种的特殊性决定了行李员不能像车班其他员工那样,可以穿梭在车厢中与同事、旅客交流,他们面对的是一件件不能说话、不会动弹的行李包裹。
K842列车列车长何天军告诉记者,"老沈哥"几十年的工作中从未与旅客、同事发生过任何的争执、从未收到过旅客的任何投诉,在他手中也从未有一件行李丢失或是损坏过。
"总算是对得起工作组织啊!"这也是沈铁英自己最骄傲的事情。

"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可不好做,"沈铁英说,不同的货物的摆放都有门道,贵重物品、易碎品、和不同站点的货物摆放都有讲究。

"年轻时,对照清单点清一百件货物需要五六分钟,现在,只需要两分钟。"沈铁英笑着调侃道、干这活,越老越来劲。

火车开行后,行李员每两个小时都需要巡逻一次,并到固定的地方"打卡"记录,一个班次是八个小时需要打四次卡,"不能马虎,要是没有巡查记录是要被处罚的,货物出了问题我们也要负责任。"

随着铁路的发展,蒸汽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绿皮火车,"现在的能吹空调的车和速度惊人又稳当的动车,以前是想到不敢想的事情啊。"

"四十年了,时代一直在变化,从几十块的工资到几千块,从酷暑严寒点灯取暖的车厢到‘四季如春’的空调车厢,唯一不变的,就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为了能多在岗位上待几天,沈铁英今年的年休假都没有请。

2019年春运对于沈铁英来说很特别,在值守了最后一班岗后,2月28日,他就正式退休了。
和往常一样,到了车厢,沈铁英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看到记者来访时他说:"麻烦等一等,我好好的把这里打整干净,明天就不来了,怕很快就落了灰。"

谈及退休,沈铁英眼里满是不舍,他说他不想退休,舍不得离开他的车厢和他的那些行李,"明年的春节不知道该怎么度过了",四十多年的岗位坚守,铁路春运大潮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想到明年要面对一个没有春运的春节,沈铁英不知自己能否适应。

"老沈哥,你明天不要记不到了,穿起制服又跑来上班了哟。"同事们在一旁调侃着,沈铁英自己也跟着哈哈大笑,他也生怕忘记了自己即将退休的事实。

列车还在运行,窗外的风景流水般的移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将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珍惜这最后一次出乘机会。"沈铁英告诉记者,退休后他要带上默默在身后支持他工作的"老婆子"去旅游,一起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来源:贵阳客运段

作者:唐江武

编辑:曾俊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