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豆瓣9.5分神剧原著:“为你好”的东亚家庭,正在批量制造孤独的晚年
“人生就是狗血的啊!”

《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卢熙京的笔,从不回避真实。这位韩国“疗愈系”编剧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没关系,是爱情啊》《那年冬天风在吹》《他们生活的世界》等,用二十年功力写下这部“老年版《请回答1988》”——《我亲爱的朋友们》。没有青春滤镜,没有浪漫粉饰,只有一群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在鸡零狗碎的生活里横冲直撞。她们争吵、算计、离家出走,甚至策划“复仇”,却让豆瓣两万条评论反复提及同一个词:活着的力量。
《我亲爱的朋友们》(韩语:디어 마이 프렌즈,英语:Dear My Friends)是韩国tvN电视台于2016年5月13日播出的10周年特别企划金土剧,由洪忠灿执导、卢熙京编剧,集结了高贤廷、高斗心、金惠子、罗文姬、尹汝贞、朴元淑、申久等一众实力派演员。该剧以老年群体为主角,聚焦他们在人生黄昏阶段的友情、家庭与生命意义,被誉为“黄昏青春的人生礼赞”。

豆瓣网友对《我亲爱的朋友们》的评论
▍被嫌弃的老年,与被遮蔽的战场
为攒旅游基金在女儿家当保姆的静雅,被女婿嫌弃“手脚慢”;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熙子,要面对脑海中一天比一天更糊涂的世界;终身未婚的忠楠被亲戚嘲笑“老姑娘”,转身却把积蓄投入艺术展……这些被折叠在“慈祥长辈”标签后的面孔,暴露出更尖锐的生存图景——在东亚孝道叙事里,老年人要么是“被供奉的牌位”,要么是“待处理的包袱”。
但卢熙京的野心不止于此。她让故事里的人物脱下那些将女性钉死在“妻子”“母亲”身份上的规训、那些用“传统”包装的剥削,获得了一身畅快。

《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罗文姬饰演的文静雅在遭受过家暴的女儿离婚出国、九十多岁的妈妈在海边去世后,终于决定离婚,她要过“像鸟儿一样”的日子,“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路上”。没有“大女主”的逆袭套路,只有一群被生活捶打过的女人,在某个瞬间突然决定:剩下的日子,要为自己活。

文静雅/《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超越“女性主义”的生存实录
卢熙京曾在采访中说:“我在这之前写了很多关于年轻人与青春的故事作品,这次我试着去观察并写出老年人们的故事,我并不想要过度地包装他们 (指老人们)原本在当下拥有的模样,透过这个作品,我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装满对于老年人们的真正的故事的电视剧。 ”经过充分的“观察”与“采访”,才有了这部以不同眼光呈现的洞察生命的故事。
于是我们看到,辛勤劳碌一辈子的老人老无所依,依旧在拼命工作,但是偶尔也会被子女嫌弃和不理解;传统父权家庭制度中,妻子的付出长期漠视或者被视为理所当然;“坏儿女”与挣扎着试图被理解的父母;被边缘化的残疾人被认为不配拥有爱情……这些细节堆叠出比“老龄化社会”数据更残酷的真相:当我们谈论养老时,往往在谈论如何体面地告别,却忘了老人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了还会成长,还想活得更好。


《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我亲爱的朋友们》并未将男性排除在“黄昏青春”的叙事之外,他们的存在恰恰构成故事更尖锐的对照系——这些被传统性别秩序豢养的老年男性,既是压迫者,也是困局中的囚徒。
作为静雅的丈夫,金锡均是故事中男性角色的典型代表。他前半生是传统父权制的化身:吝啬刻薄,将妻子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将收入用于补贴原生家庭,却始终漠视静雅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的“大男子主义”甚至体现在对妻子饮食的管控——“多吃一碗饭就会受到指责”。但静雅的离家出走成为他的转折点。他开始反思自己曾经的态度,承认自己的“无知”是如此可笑,最终,他也尊重了静雅离开的决定。

金石均(锡均)/《我亲爱的朋友们》剧照
还有一位男性角色,剧中虽未直接刻画,但通过兰熙的妈妈吴双芬女士的回忆可知,她的丈夫曾是家庭暴力的施加者。他的存在如同一道阴影,揭示了传统家庭中男性权威对女性造成的持续性创伤,而双芬晚年坚持干农活的执念,正是对这种压迫的无声反抗。
故事里的男性角色共同指向一个真相:父权制度不仅压迫女性,也禁锢男性。锡均的刻薄源于对“养家者”身份的病态维护;成才的温柔被贴上“软弱”标签,直到晚年才敢表达……他们的故事与女性角色形成对照,共同拼凑出衰老议题的完整图景。
▍文字的力量:为何要读《我亲爱的朋友们》原著小说
剧版用罗文姬的眼泪和金惠子的微笑征服观众,但文字提供了更私密的切口。
电视剧通过画面、音乐、表演和剪辑节奏直接冲击感官,用紧凑的叙事和具象化的角色迅速抓住观众注意力,但受限于拍摄成本与时长,往往简化支线或强化视觉冲突;而小说则以文字为画笔,凭借更多细腻的内心独白和背景描述,在阅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更私密的想象空间。
“你别总说一样的话,你没有错。”静雅对于重复同样话题的锡钧郁闷不已,同时又有些焦虑。锡钧用拳头砰砰拍打着自己的前胸,继续大声辩解:“我这一辈子,父母排第一,兄弟排第二,这有什么不对的!”
静雅听锡钧这么说话,立刻眼眶一红,一边哽咽,一边说道:“既然父母之后是兄弟,那你就去和自己兄弟们过吧。我妈死的时候,让我以后一 定要舒心地过日子,所以我离家出走了。为什么?我活得太累,所以把年迈的老妈送进了疗养院。尽管最后让她在海边去世……我一定要实现我妈的最后遗愿。就你是孝子吗?我也是孝女!”
静雅也说出了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说完就砰地关上了房门。因为要看丈夫和婆家的眼色,为了抚养孩子,为了持家过日子……自己在母亲生前从未好好尽过孝。在记忆中,自己没有一个善待母亲的回忆,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悔恨。自己遇到大孝子丈夫,要做一个孝顺媳妇,却完全忽略了娘家母亲。静雅想到过往那些岁月,只觉得无尽的愧疚和痛苦,豆粒般的泪珠从满是皱纹的眼角扑簌簌地流淌下来。
锡钧站在紧闭的房门前,心情暗淡,摇摇晃晃地向大门走去。他平生第一次觉得对不起静雅,眼眶不觉一热,然而那种感觉稍纵即逝。锡钧为静雅不理解自己感到遗憾和懊恼,自己要承担对父母和兄弟的责任,这个责任也是他的沉重负担。锡钧从围墙上探出脸,向院子里吐出了最后的愤懑:“你有什么了不起啊,该死的!”
——《我亲爱的朋友们》小说节选
我们也可以通过书中“作者的话”,深入了解卢熙京的创作思路,了解那些在电视剧中未曾展现的细节与情感。无论你是否看过剧版,这本书都值得成为你的枕边读物。


当静雅们驾驶破车冲向未知的公路,当兰熙的遗嘱最终变成给女儿的旅行基金,那些固执、计较、笨拙的生存姿态,突然闪耀出惊人的尊严。合上书页时,你会想起外婆藏在衣柜底的汇款单,想起母亲总说“不爱吃鱼头”的谎言,想起某天清晨镜子里浮现的、自己未来的皱纹。这部小说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终于看清:老去不是一场溃败,而是生命最磅礴的叙事。

《我亲爱的朋友们》
卢熙京 著
东方出版中心2025年4月
ISBN:9787547324424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