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群芳次第开 | 二月:杏仙真美

2025-05-16 14: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那女子满面春风对众道:“妾身不才,不当献丑。但聆此佳句,似不可虚也,勉强将后诗奉和一律如何?”遂朗吟道: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

致敬86版《西游记》杏仙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四老闻诗,人人称贺,都道:“清雅脱尘,句内包含春意。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那女子笑而悄答道:“惶恐,惶恐!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如不吝珠玉,赐教一阕如何?”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轧轧,渐近坐边,低声悄语呼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

《西游记》中美丽又有诗才的杏仙无疑是众妖精里最清雅脱俗,可称“仙”的女妖。无论86年看还是26年看,杏仙都是那么美得不惹尘埃。

粉彩杏花纹杯 清道光

故宫博物院藏

弘历杏花轴 清代

故宫博物馆院藏

杏仙这么美,无怪宋代词人宋祁也作词“调戏”道:“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孔子世家图册之杏坛礼乐 清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在他的著作《管子》中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杏”。可见杏花是自秦汉时期就已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本土美丽花花。历代文人才子在诗词歌赋中对杏花的描写是仙品、是美人、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杏花既可修饰女子娇美,也可装点文人风骨。你可曾听过“孔子杏坛讲学”的佳话?至此,杏花又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象征符号。胭脂点点的杏花再袭一身书卷意气,无怪乎《西游记》中娇美的杏仙能对师傅赋诗表爱慕,而非其他女妖女怪那般,张牙舞爪地将师傅强撸硬拖去成婚,去烹饪。只有有才有貌又有品的杏仙以诗会师傅,还让四位同样能诗懂禅的老妖精做衬玉成。可惜师傅一片“禅心似月迥无尘”,与杏仙无缘。

五彩花鸟纹碗 清康熙

观复博物馆藏

杏花开放在初春,适逢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一日少女们会将写满少女小秘密的彩笺系于杏枝,称作“赏红”。这仪式,除了是少女春天许下某种心愿,还暗合杨贵妃“霓裳羽衣”的飘逸。各色写满少女心思的彩笺,在香雪成海的杏花林中翩然而舞,俨然杏花“花神”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

观复猫黄小仙版二月杏花花神杨玉环

观复猫黄小仙本喵

使“六宫粉黛无颜色”,使“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杨贵妃如何成为杏花花神的呢?

传说,杨贵妃在马嵬坡香消玉殒后,舍妃自保的唐玄宗对杨贵妃念念不忘。在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玄宗再回马嵬坡悼念杨贵妃时,只见贵妃坟茔上杏花漫天。这个有些浪漫和惭愧的老男人认为这就是他那魂魄不灭,飘然成仙的贵妃。从此民间就将杨贵妃封作为了杏花的花神。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杨贵妃还有“羞花”之誉。杨贵妃的美貌果真有此撼动植物自惭的魔力?还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浪漫而已?传说杨玉环曾经触碰含羞草引发了叶片闭合,就这!而今你我女子在含羞草面前也有此般闭月羞花美貌了。Anyway,故事嘛,何必用显微镜去校对它是真是假。闭月羞花,多美妙的形容,恰如杏花短暂花季里的颜色变化,初开时娇红似少女赧颜,盛放时素白如缟衣仙袂,凋零时又似泪染鲛绡,这也暗合杨贵妃短暂华美一生的命运写照。杨家有女初长成,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香消玉殒马嵬坡......杏花依旧在,故事惹春风。

此篇只讲了杏花装饰女子清雅迤逦,杏花花神杨玉环香消玉殒入土成仙,那代表杏坛学者“不求艳色惊天下,但留清气满乾坤”的风骨似只提起了笔,怎就没了下文?嘘~~~编想邀请大家一起在美丽的杏花仙韵下陶醉一晌,管它牛马与春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