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报告出现这些字眼需重视?有癌变风险

2025-06-09 06: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拿到体检报告时,你是否会被“增生”“结节”“息肉”等字眼吓得心跳加速?这些看似普通的医学术语,可能暗藏癌症风险。上海肿瘤医院-徐浦中医医院肿瘤医生表示,但并非所有异常都会发展为癌症,关键在于能否读懂报告中的 “危险信号”,并及时干预。

报告出现这些字眼需重视

“肠上皮化生”“胃异型增生”→胃癌:

胃黏膜上皮细胞在反复受损与修复的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逐渐发生改变,出现肠上皮化生现象。肠上皮化生又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其中大肠型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更为紧密。

异型增生是胃癌前病变的关键阶段。低级别异型增生存在一定的可逆性,高级别异型增生发生癌变的风险极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肝纤维化”是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肝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而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

“不典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肠癌:

腺瘤性息肉,这一类属于癌变“潜力股”,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更高。

不典型增生并不等同于癌症。它是一种预癌病变,意味着细胞发生了异常的生长和发育,但尚未发展为癌症。

“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这两种病变是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

“乳腺非典型增生”→乳腺癌:

乳腺非典型增生可能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胰腺上皮内瘤变”→胰腺癌:

胰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胰腺癌前病变,主要是由于胰腺黏膜上皮细胞在长期炎症或刺激下发生异常增生,病变程度较高,此时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细胞分化较差,因此具有较高的恶变风险。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肺癌:

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其中,结节越大,恶性的可能性也越大。

报告出现这几个“警示性的字眼”时,一定要重视,这些情况都可能与癌症相关,但它们从良性疾病发展到癌前状态再演化成癌变却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可通过定期监测和必要的医疗处理进行有效管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