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蒙克遇到梵高:我希望一直追随梵高的脚步

2019-03-16 0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梵高没有让他的火焰熄灭。相反,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些燃烧着的火焰就是他的画笔,为艺术燃尽了一切。我曾经想,并希望,能拥有更多的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更让我能够一直追随梵高的脚步。”

——1933.10.23 爱德华·蒙克

左:蒙克《星夜》(1922-24);右: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1888)

2015年9月25日,《蒙克:梵高特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开幕。“这个历经6年准备的特展,是为梵高125周年忌辰最好的献礼。”梵高博物馆馆长阿克希尔·鲁格在开幕式上如是说。梵高博物馆绘画策展人麦特·范·迪克充满感情地对笔者说:“这是一场迟来的献礼,是我们对梵高最好的纪念,这是两位后印象派大师在100多年后的第一次真正相遇。”

梵高,“后印象派之父”,以大胆的颜色应用和夸张的线条绘画技巧闻名于世。与梵高同时期或在他之后的绘画巨匠,无论是爱德华·蒙克、毕沙罗,还是修拉、塞尚都对其画风大加赞赏,并在创作中借鉴应用,其中蒙克在艺术史上可与梵高平起平坐,并称为“后印象派创始双星”。

左:梵高《黄房子》(1888);右:蒙克《红色弗吉尼亚爬山虎》(1898-1900)
左:蒙克《呐喊》(1893);右:梵高《特兰凯塔耶的铁桥》(1888)

在艺术史上,1880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一年,寄宿在比利时矿工家庭中的梵高决定开始从事绘画创作,也是在这一年,蒙克为成为一名画家而离开工学院。如果按照原来的道路,梵高或许会成为一名传教士,而蒙克则将成为一名工程师,一个在荷比卢,一个在奥斯陆,永远没有交集。或许上苍就是这么故意,事实上他们之前都先后开始学习艺术,但是这一年才是他们真正下决心将毕生奉献给绘画事业的年份。

历史的轨迹就是如此神奇。1885年左右,蒙克和梵高先后来到巴黎。此前在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研习自然主义风格的蒙克和从安特卫普美术学院辍学的梵高都发现,只有在巴黎才能突破艺术创作上面临的瓶颈: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无法令他们的艺术天分充分发挥,只有风靡巴黎的印象主义风格才能令他们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从两人书信资料来看,当时他们并不相识,两条追求后印象主义的平行线似乎还没有等到相交的那一刻,便渐行渐远。

此后,梵高厌倦了城市生活,搬到南法的阿尔,他创作的画作依然无人问津,自己也陷入癫狂;而蒙克则获得奖学金再度赴法留学,甚至在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举行了个人画展。

命运对待两人虽如此不同,但他们的画风却如此相似:无论是梵高象征生命与活力的黄色(代表作是《向日葵》)、代表抑郁与压抑的蓝色(代表作《星夜》),还是蒙克象征孤独与无助的红色(代表作《呐喊》)、象征死亡与轮回的黑色(代表作《麦当娜》),绘画本身是否符合真实被完全放置到一旁。通过画,观众能直接看到画家的内心世界。这也是至今仍有人将二人绘画作品混为一谈的原因,甚至有人在进入梵高博物馆后,还会询问《呐喊》在哪里?

左:梵高《作画时的自画像》(1887-88);右:蒙克《拿着调色板的自画像》(1926)
左:蒙克《自画像》(1882);右:梵高《自画像》(1889)

迪克认为,蒙克是深受梵高影响的典型人物。梵高和蒙克都经历了同样的艺术转型——从刚开始的深色调作画,转变为明亮色系的创作。“他们都是在用心灵创作,他们的创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幅画,而是倾注了许多个人的情感。”有时候这种相似性显而易见——梵高和蒙克都曾创作过《星夜》,迪克将笔者拉到特展专门展示的两幅《星夜》前,梵高《罗纳河上的星夜》深蓝与亮黄的强烈对比表达出梵高内心澎湃的感动,略带稚拙地描绘平静河面上的灯影,则是他寂寞与焦急的写照;而蒙克的作品,天空更加惨淡,大地更加凄凉,画家的感受也更加苦闷。

蒙克在《呐喊》的草稿旁写道:“我和朋友们来到桥边,我看到太阳落下,空气变得像血一样红,火一样的线条刺向天空……我感觉到了一声刺耳的尖叫,我确实听到了一声刺耳的尖叫……我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无助,我停下了脚步,但朋友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一直前行着。”草稿白底黑色,那夕阳的一抹鲜红则是唯一的亮色。蒙克这种对大自然的感知、孤独与无助,同时又是梵高的生活常态。特展中,《呐喊》旁边悬挂着两幅梵高的作品,蒙克在创作《呐喊》时,明显借鉴了左边这幅《川归泰利桥》的构图风格,而右边的《乌云下的麦田》则用厚重的色彩表达了内心的压抑。迪克解释道:“蒙克借鉴了《川归泰利桥》的构图风格,二者简直一样,同时,他又运用了《乌云下的麦田》的色彩应用,把这三幅作品放到一起,就可以感知到梵高与蒙克在精神上的传承,也能感知到梵高对蒙克的影响之大。”

在1912年的科隆松德邦德艺术展上,梵高与蒙克的作品首次一同亮相。蒙克在回忆那段时光时,用“荣幸之至”这样的言语表达自己能与梵高平起平坐的兴奋。他这样评价梵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从未让自己的光芒熄灭。他短暂生命的火焰与灰烬就是他的画笔,为艺术燃尽了自己。我想,我也希望,我在将来会变得富有,但我会像他一样,不会让自己艺术的热情熄灭,用我的画笔描绘下去,一直到我生命的尽头。”

这次,两位艺术家终于再次“相遇”。这次握手,跨越一个世纪,跨越荷兰与挪威,跨越后印象主义与现代表现主义。许多的人、许多的流派曾在巴黎汇聚,但更多的故事,还将在这座博物馆流传;或许今天二者的后人,也曾在一起回忆当年先辈的梦想。在茫茫人海中,蒙克与梵高都曾与你我一样平凡,他们追求艺术之美的不灭精神,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走入艺术殿堂,追寻艺术之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