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司法部:全国仲裁机构累计处理民商事案件标的额逾4万亿元

澎湃新闻记者 卫佳铭
2019-03-28 17:09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3月28日,首次全国仲裁工作会议在沪举行。 孙伟忠、赵世杰 图

3月28日,首次全国仲裁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以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为重点,以贯彻实施仲裁法为主线,健全完善仲裁工作体制机制,不断丰富仲裁服务方式,加强仲裁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仲裁质量,为有效预防化解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仲裁服务和保障。

傅政华指出,仲裁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纠纷解决制度,也是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运用仲裁方式解决民商事纠纷数量位居前列的囯家之一,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设立255个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6万多名。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颁布施行以来,全国仲裁机构累计处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60万余件,标的额4万多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仲裁解决纠纷的范围涉及经济贸易、建设工程、房地产、金融、农业生产经营以及物业纠纷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近几年来,全国仲裁机构办理案件的质量不断提高,案件快速结案率、纠纷自愿和解调解率达到60%以上,仲裁裁决的自动履行率达到50%以上,作出的裁决被人民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比例始终低于1%。

傅政华指出,新时代仲裁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到2022年,立足中国国情、与大国地位相符、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多层次仲裁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行政指导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仲裁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仲裁案件的快速结案率、调解和解率和自动履行率显著提升,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全球性、区域性的中国仲裁“品牌”基本树立,国际影响力、话语权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选择仲裁解决纠纷的首选率显著提高,仲裁成为民商事纠纷解决的重要手段;党委领导、政府组建、机构独立、行业自律、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的仲裁工作新格局全面建立,仲裁法律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制度。

傅政华要求,针对仲裁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目标,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重点抓好培育具有区域乃至全球影响力的仲裁中心、实现仲裁进驻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仲裁和信息化建设、开展行业发展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开展仲裁机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仲裁法修改工作、加快中国仲裁协会筹建等工作,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仲裁工作新局面。

    责任编辑:周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