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聪明药”被误解成冰毒,给多动症儿童家庭带来了困惑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9-04-01 15:0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近期,网上掀起一波对“聪明药”的关注,据说吃了短期内即可以提高专注力、提升成绩,也有报道称“聪明药”和冰毒一样,越吃越上瘾。

“其实被误传为‘聪明药’的药物是已经上市有六十年的、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哌甲酯。”上海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李斐表示,部分媒体把哌甲酯比作冰毒,不区分哌甲酯的速释和缓释剂型,可能会对正在处于治疗期的多动症患儿和家属带来困惑。

多动症患儿服用不会导致成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英文简称ADHD。李斐说,“多动症”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常见于学龄期儿童,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目前,中国ADHD的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但就诊率不足10%。绝大多数的孩子没有受到关注并接受治疗,“熊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常常是他们的称号。
对儿童保健科医生来说,哌甲酯是常用药物,它是全球各国ADHD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

李斐称,最近,在门诊上不断有父母询问服用缓释哌甲酯是否会成瘾,而有的家长不来医院询问而选择停药,其实最终受害的是患儿,“正在接受缓释哌甲酯治疗的多动症患儿父母不用惊慌,多动症患儿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缓释哌甲酯,不会导致成瘾。”

上海新华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健表示,哌甲酯的剂型很多,媒体报道中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而导致成瘾的利他林(化学名:速释哌甲酯)与目前医用缓释哌甲酯不一样,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中国,临床上已经多年没有速释哌甲酯,目前国内上市的哌甲酯制剂只有哌甲酯缓释片,采用OROS控释技术,使血药浓度缓慢平稳上升,药效能持续12小时,且不容易产生药物滥用及成瘾。

“在中国,正规医院经过专科医师诊断为多动症,并在有效监管下进行哌甲酯治疗,这种情况下导致成瘾的可能性很小。”张健说。

缓释哌甲酯不是“聪明药”

“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是治疗作用,另一方面是不良反应,这和抗生素、抗癌药等药物不能随意使用一样。哌甲酯在遵询医嘱和严格监管下使用,对于多动症治疗就是良药,但是非法滥用就是毒药,这就是为什么哌甲酯被严格管控的原因。”张健同时表示。

张健进一步说,哌甲酯属于一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要求医疗机构必须是二级以上有处方精麻产品资质的医院,并具有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有获得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有保证药品安全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要求开具红处方的医生必须要有开具相关资质,对处方量也有限制。所以,严格的管控是为了更有效的治疗。

上述专家都强调,缓释哌甲酯不是“聪明药”,不会提高智力。只有真正严格诊断为多动症的患儿才能使用,不是多动症的孩子使用弊大于利,用服用兴奋剂的方法来提升学习成绩就像运动员用违禁药物提升成绩是一样的,属于药品滥用,也不是缓释哌甲酯的适用范畴,这在临床上是绝对杜绝的。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