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发布义务教育招生政策:释放更多优质学位用于派位入学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19-04-01 19:2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4月1日,北京市教委召开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新闻发布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现场了解到,按照教育部“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的要求,北京市今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释放的优质学位全部用于派位入学。

《北京市关于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城六区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计划比去年减少10%,明年寄宿招生实行登记派位入学。公办学校寄宿招生要对招生范围、招生名额、招生方式、录取名单进行公示。

副中心等新区域将新建十余所优质学校

除了以上变化,北京市招生入学政策基本保持稳定,延续去年的规定和办法。

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稳’体现在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在入学年龄、入学方式等方面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体现在进一步完善入学规则,释放更多优质学位用于就近入学,让更多孩子公平享有优质教育机会。‘加强管理’体现在进一步加大市级监管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十个严禁,明确规范管理。”

在公平享有优质教育机会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表示,近年来,北京市进一步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引导城区优质中小学通过一体化、集团化等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差距,“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

“未来,我市将通过市建共管、市建区办等方式,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加快建设一批优质学校,由北京五中、师大实验、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学、清华附中、民大附中、八一学校、十二中等优质学校承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在吸引人才和支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求,顺应当地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冯洪荣指出,“随着城市布局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今后不管老百姓、孩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能在他落脚地居住地就近享受优质资源,而不用走不方便的择校途径。”

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

在“加强管理”上,澎湃新闻了解到,北京市今年延续去年政策,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纳入属地区教委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民办中小学招生简章、广告备案制度,公开公示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方式、收费标准等,以招收其审批机关所在区域内学生为主。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各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指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北京市教委强调,各区要加大民办学校学籍监管力度,不得招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校就读。全市统一规定民办学校招生要在5月25日至6月9日之间组织完成。

此外,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监督。发布会上,北京市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徐建姝特别强调,严管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

“去年我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将持续发力、常态监管,继续严肃查处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行为。”她指出,要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和本市十五条禁令等有关义务教育入学纪律,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校外培训机构曲解宣传入学政策,炒作公办学校排名,将培训成绩与入学挂钩。继续要求各区使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全程实时监控每一个学生入学流程。市、区两级强化监管,对于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交有关部门依规依纪处理。

    责任编辑:崔烜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