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块砚台卖了6.8万,老人传承5代技艺,复制出明朝贡品

2019-04-03 1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75岁的杜廷相,曾经当过小学老师,因为迷恋石头,喜欢雕刻砚台,后来他辞掉干了21年的教师工作,专心研究起了古代宫廷手工制作砚台的技艺,经过几十年的苦练,经他手工制作的砚台,最贵的一方卖到了68000元。图为2019年4月2日,杜廷相在展示他制作的砚台。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必备之品。特别是在古代的皇家宫廷,还特别设立“砚务官”一职,专门负责制作皇宫内皇帝大臣们使用的砚台。所以,在中国古代就出了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四大传统名砚。
杜廷相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洛河镇凰庄村人。他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制砚世家。他的祖先在清朝咸丰年间就以中医和制砚而闻名遐迩。到他这里,已经是第5代传承人了。“过去行医,中药都是自己上山采。”杜廷相说,他的老老爷爷在上山采药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能雕刻砚台的石头,于是就捡回家,自己雕刻成品后,用来研墨书写药方。慢慢地,他们家族中,就把这个手艺传承了下来。
杜廷相介绍说,在爷爷、父亲的影响下,他从五六岁开始就喜欢刻刻画画,常常在废弃的黑陶壶把上刻字画画。后来,自从他传承这个手艺以后,就开始对这个技艺着迷般的钻研。1984年,以至于在当了21年的小学教师后,辞掉工作,专心研究起了制作砚台。
在研究这个技艺的过程中,杜廷相查阅了大量的史料,他看到雍正年间的《莒州志》记载:“东坡守密州,取龙尾石制砚,并为之作铭”,北宋年间莒县隶属密州,而龙尾石产于莒县的寨里河镇龙尾村,可见当时莒县产的砚台就比较有名。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莒县产的砚台就成了宫廷贡品。
后来,随着战乱四起,莒县产的砚台就逐渐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只留下了莒县产砚台的民间传说。如今,在莒县刘官庄镇的刘家砚疃、闫家砚疃、大砚疃、小砚疃,砚疃几个村,就是当年制作砚台工人在那里娶妻生子,慢慢的繁衍成村。
杜廷相说,为了寻找制作砚台的石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骑着自行车,带着镐等工具,用了3年多的时间,几乎走遍了莒县的山山水水,才摸清了制作砚台石料的分布区域。当时以浮来山山脉分布为主,所以都叫浮来山石砚台,后来就重给定义为“浮来砚”。
当年,为了深入学习制作砚台技艺,了解当年宫廷制作技法,杜廷相经人引荐,来到了临沂市费县杨庄镇寺里村金星石砚厂学习了5个月,后来又拜制砚名家叶莲品为师,使他的制作技艺得到了快速提升。
“我制作砚台入迷时,曾经有45天没有出门。”杜廷相说,他的妻子李香田是他的得力助手,一边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还帮助搬石头,打扫卫生。以至于连他的母亲都说他,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当,天天吃石头。
“耐得住寂寞,还要守得住清贫。干这个最困难的时候,好几年没有多少收入。当初那些年就是靠着种了几亩地,才勉强维持着生活。”杜廷相说,卖的第一方砚台只有15元,后来慢慢的才长到了20元、50元、100元。1990年,有一个老板出价2700元买了一方砚台,从那时起,才慢慢好起来。
制作一方砚台,从选石料到设计构思,再到雕刻制作,到最后打磨成品,少则几周,多则几个月,用时最长的一方砚台,他雕刻了半年时间。前年,他手工雕刻的砚台《江山多娇》作品,被一个大老板出价68000元收藏。
40多年来,杜廷相专心雕刻砚台,他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虽然机器打磨制作效率高,但他认为机器制作的砚台是工艺品,而纯手工制作的是一种艺术品。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机器高速旋转打磨产生的高温,会伤了砚台的本质,而手工精心雕琢的砚台才能最大的保留了石质的天然成份。
杜廷相如今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浮来砚”项目的传承人,已收了5个徒弟,他希望将这门古老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他一直告诫徒弟们,要修炼内在的书画、文学和艺术水平,与刻刀、石头做到融为一体,技巧是次要的,做到“石中有我,我中有石”才是最高境界。
如今,75岁的杜廷相在72岁老伴李香田的陪伴下,每天安度着晚年。他说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能求快,要求稳,求精。他坚持40多年纯手工制作砚台这一件事,就是把生命融入到了制作中,这样的砚台才有生命力。(图文/明之)欢迎关注《新图视野》,打开温暖视界,感受百味人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