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股交科创专板全面对标上交所科创板:改规则,派人挂职锻炼

澎湃新闻记者 林倩
2019-04-04 07:43
来源:澎湃新闻
牛市点线面 >
字号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视觉中国 资料图

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受理拟上科创板企业申请的增多,科创板开板交易的时间越来越近,区域性股交中心也在抓紧行动。

“我们对标上交所科创板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的努力。” 4月3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下称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一是进一步完善上海股交中心自己的规则;二是拟组织审核人员、市场监管人员到上交所去挂职锻炼;三是跟上海金融局、证监会有关部门做一些汇报,提出对接的想法。

4月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发布消息称,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专题座谈会召开,提出区域性股权市场要将科技创新专板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改革的举措,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

三方面努力对标上交所科创板

2015年12月28日,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创新专板正式开板,首批挂牌企业27家。截至2018年底,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有223家,分布于23个新兴行业的挂牌企业,已有137家次挂牌企业实现股权融资20.38亿元,206家次企业实现债权融资12.01亿元,交易总金额5.63亿元、交易总股数2.86亿股,成交价格平均值6.40元/股。

具体来看张云峰提到的三方面努力。

一是在进一步完善上海股交中心自己的规则,修改规则,希望在规范性要求方面与上交所科创板完全一致。

张云峰表示,这部分比较麻烦,修改起来不仅仅是业务规则的问题,还涉及到工作指引、窗口指导等问题。所以真正把规则修改完,估计要等到上交所科创板开板以后。一些细节性的东西需要在开板之后,了解以后才能修改。

二是等上交所的科创板开板以后,上海股交中心将会派上海股交中心的审核人员、市场监管人员到上交所去挂职锻炼。

“其实我们上海股交中心这段时间的繁忙程度不亚于上交所,也要加班加点。但是大家对于去上交所挂职锻炼还是积极性非常高的,大家还是希望能够全面掌握东西,到交易所去的话,实际上是从制度精髓上和操作要点上学习。”张云峰如此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三是在跟上海金融局、证监会有关部门做一些汇报,把将来对接的一些想法提出来。

但张云峰也指出:“这也仅是我们单方面的想法,具体推进还得等双方同意才能进行,制度上的突破还是比较难的,但我们会向这方面努力,而且前提是不要出现监管套利、制度性套利。”

此前,上交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科创板的规则和要求,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提出,拟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市值和财务指标应当符合五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上交所发布的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为企业上市划定了五类门槛,以市值为核心。

“上交所科创板里的业务规则,其实跟我们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专板的规则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张云峰表示,上交所科创板的筛选指标包括盈利指标、营业收入指标、研发投入指标、市值指标,其实上海股交中心已经率先开始这样操作,只不过组合方式跟上交所科创板不太一样,但基本思路差不多,没有实质的变化。

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专板挂牌的企业,主要以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为主。具体包括三类:一是初创企业,没有收入利润,但具有成熟的技术,前景被市场所看好;二是已从研发逐步走向产业化,离战略新兴板一步之遥;三是符合国家战略性产业,并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如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

企业短板是规模不够

在2018年11月科创板首次提出时,市场上一度将上海股交中心的科技创新专板与上交所的科创板混为一谈。事实上,上海股交中心仍属于场外市场,从挂牌企业层次、投资者数量、交易机制设计等各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同日而语。

张云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场外市场在尽职调查的工作中要求没有交易所市场那么严格。不管主板、创业板,还是科创板,对股东的调查都是做得很到位的,但是股交中心场外市场对重要股东调查是比较简单的,浅尝辄止。所以目前想把上海股交中心200多家科技创新专板企业按照上交所的要求,彻底进行一次改变。

2018年12月28日,在上海股交中心第十批科创板企业挂牌仪式上,张云峰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说:“已经在科技创新板企业中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推荐了20家企业,其中期待5家在第一批上市。这些企业是硬科技企业,成长性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

谈及这些企业,张云峰坦言:“我们提供一个名单,但实际上我们这儿真的符合当前条件的不多。无论是主板还是科创板,光符合规则上的要求是不够的,一定是优中选优。”

他进一步解释,上海股交中心的企业短板是规模不够,也就是估值偏小。上海股交中心定位就是服务中小企业,没有刻意发展大企业,所以上海股交中心还是以小企业为主。虽然小企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和上交所科创板企业相比的话,还是规模偏小。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场外科创板先行者的上海股交中心也成为其他市场的经验学习对象。

上海股交中心官网显示,在上述证券业协会的专题座谈会上,中国证监会打非局局长李至斌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板的成功探索,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认可,并要求推广到全国8个区域,不仅大幅提升了上海股交中心的知名度,而且提升了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整体形象,值得兄弟单位学习,希望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创新板进一步孵化培育出符合上交所科创板条件的上市公司,发挥更大的市场效应。

截至2018年底,全国设立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企业24808家,展示企业98647家,纯托管企业6809家,累计为企业实现各类融资9063亿元。

在上述座谈会上,针对如何在区域市场发展科技创新专板,上海、安徽、四川区域性股权市场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经验。

张云峰在座谈会上针对发展科技创新专板提出3项举措。首先,坚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初心不变;其次要坚持“主观为投资者,客观惠及企业”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最后要通过专业团队持之以恒的努力,大力开发合格投资者,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通过二级市场股票流通带动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最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