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主招生踩下急刹车,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2019-04-04 2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 | 与归,图 | 视觉中国

一年前,印度电影《起跑线》在中国上映,戳中了不少家长的一把辛酸泪。从电影名字就可以看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超级人口大国,有着相似的国情,相似的家长,相似的焦虑。

影片讲述了靠做服装生意发家的拉吉和妻子米塔,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在各种规则和潜规则中几经辗转,不惜住进贫困社区假扮穷人来获得名校入学名额的故事。

故事一路写实,让很多观影的家长在影片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不过,为了完成主题大和谐,影片结尾来了一个浪漫主义大转弯,让拉吉良心发现,放弃了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手的名额。

艺术总要追求点理想主义,但现实是无比骨感和残酷的。

2014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复试现场

政策踩下急刹车

近日,各大高校相继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有媒体统计了20所985高校,发现共削减自主招生名额2293个,相较于去年缩减幅度超过45%。其中,中南大学缩减超过70%。

在分数优惠上,已发布自主招生简章的76所院校中,只有12所保留了“降一本线录取”的大额降分优惠。至此,自主招生作为一项教育改革,迎来了堪称腰斩般的“自我改革”。

除了名额上的大瘦身,媒体还梳理了另一大看点:文科类自主招生成为首当其冲的“裁员”对象。

其实,只要明白为什么给自主招生瘦身,就可以理解这个“下刀口”。相对于理科,文科领域的考核和评判,拥有更多的主观性和更大的裁量度,客观上也就给权力寻租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所以,擒贼先擒“文”,也就成了预防招生腐败的先招了。 

而之所以在2019年急刹车,首先是因为2018年的狂热。去年自主招生报名超过83万人,同比增长近37%,约10%的高考考生都参加了自主招生。以郑州大学为例,2017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不到3000人,2018年达到24600人,增长近七倍。

今年,各大高校纷纷用“小数据”放出信号,促进了不少人开始反思自主招生。就事论事,今年的这一脚油门,踩得确实该,一些脑门发热的高校、家长和考生,确实需要一盆冷水。然而我们好像忘了,当年我们是如何欢迎自主招生的,是如何为高考有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而喝彩的。

2014年3月1日,“华约”、“北约”自主招生考试在武大开考,众多考生在家长老师的陪伴下冒雨赶考。
十六年自主招生,与争议相伴

2003年,自主招生政策出台,喊出了“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机制”的口号。很多人以为“偏才”“怪才”的春天来了。当时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2006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实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通过面试的学生,即获得预录取资格,高考成绩则史无前例的成了参考。

2009年,北大开“校长实名推荐制”先河,随即清华、人大相继推出“领军计划”和“校长直通车计划”。也正是在同一年,清华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五校联考”,形成了最早的“华约”五校。

随后,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展开了连横合纵,形成了“北约”联盟11校,“华约”联盟7校,“卓越”联盟9校和“京派”联盟5校的自主招生争霸格局,步子一个比一个迈得大。

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一再重申“5%”的名额限制。然而到了2011年,一批重点高校自主招生的占比甚至达到了10%。面对自招的火热,教育部,在2012年调整了生源上限,“原则上控制在自主招生录取计划数的120%,最高不超过200%”。这等于承认了“10%”的合法性。

此外,自主招生在执行中还发生了一个严重变形,即“超级高校”对接“超级中学”。清华北大率先推出由各省“超级中学”推荐自主招生候选人的政策后,其他高校群起模仿。2018年,仅石家庄二中就有超过两百人次获得加分优惠政策。所以,问题又来了:能够上超级中学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呢?

一片热闹的背后往往暗藏凶险。仿佛一场逐渐进入高潮的晚宴,狂热的自主招生终于遭遇一记闷雷。2013年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招生问题被调查,直涉自招腐败问题。

据检方指控,蔡荣生在招录考生、调整专业等事项上共为44名学生提供帮助,非法受贿共计2300余万元。

蔡荣生被调查后,迫于舆论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宣布,自主招生暂停一年。这也成为中国自主招生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015年,蔡荣生被公诉。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介绍,从2015年起将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四大联盟”争霸时代被宣告结束。

同在2015年,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取消。去年,教育部要求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全部取消。不出意外,明年就是“特长生招生”彻底消失的一年。但招生可以取消,一些拥有特长的学生是始终存在的。他们曾经有窗,却又不得不关上。

我们有理由质问,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究竟是人在招生,还是一套科学的、民主的、高效的遴选机制在招生,究竟是权力主导还是制度主导。这个主体搞不清楚,自主招生就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蔡荣生倒下了,自主招生还得继续向前,只是更加艰难。

需要明确的是,错的从来不是自主招生,也不是特长加分,这些制度设计的初衷,其实也是为了更加立体化的公平。它之所以逐渐走向了公平的对立面,其根源还是在于腐败。

2013年4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考生在自主招生复试候考室等待抽签。

拒绝灰色地带,理性审视再出发

腐败是所有改革的天敌。即使在自主招生相当完善、成熟的美国,我们不是也刚刚见识了一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高校招生舞弊案吗?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世界级名校,纷纷颜面扫地。

自主招生领域的腐败,和其它领域的腐败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不是自主招生在中国水土不服,而是权力的不服。

改革意味着资源或者利益分配的再调整,而一旦制度设计不完善、落实执行不到位,就会使资源和利益偏向分配,从而背离初衷。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7年曾发起一项调查,61.4%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不公开透明,留下腐败空间”。自主招生在中国俨然成了灰色入学渠道的代名词,成了不硬核的考学方式。本来是为了践行素质教育,为了因材施教、不拘一格降人才,改着改着,我们便发现,似乎收获并没有付出多,困惑倒是不比期待少。 

但是,无论如何,有一点共识还是必须被重申:人才选拔的效率和公平,原本并不对立,反而应是相互成全的。改革也不能“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教育场域不是江湖,悄然离去不是洒脱,只意味着失败。任何改革都会面临困难,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必要,正是因为有困难,才愈发凸显改革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在这次急刹车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主招生改革背后的脚印,但是不能因此停下脚步,而应该理性引导,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写到最后,我又想起《起跑线》中德里文法学校校长对其下属说的一番话,“既然你发现了这个骗局,那就由你来完成这个调查吧。库马尔先生,你不是想改变这个制度吗?现在我就给你这个机会。”校长的自信,才是问题的根本。

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解决一些真问题,或许我们还可以重新出发。

作者简介:与归,青年评论员,自由撰稿人。本文为澎湃·湃客“众声”栏目独家首发稿件,任何媒体及个人不得未经授权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