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许知远与木村拓哉尬聊,折射了这个时代的表达危机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
2019-04-18 18:0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木村拓哉要接受许知远《十三邀》节目的访问,这条消息一出,就引来不少网友的关注。原因很简单,木村拓哉可能是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日本男星,而国内媒体与这位男神的交流机会并不多。可惜,从勉强挤出的干瘪笑容,到无聊至极的冷笑话,节目播放完毕,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唯有一个“尬”字。

说起许知远的尬聊,这也不是头一回。最为公众所熟知的,当属他要求俞飞鸿观赏自己的早期作品《喜福会》,将电视剧《小丈夫》形容为“庸俗”,一举把聊天气氛“尬”到了极致。如今,想必男神木村拓哉也深深感受到了女神俞飞鸿的痛苦。 

当然,这不是在质疑许知远的学识水平或者说专业能力。看得出,他在《十三邀》里倾注了不少心血,也表达了许多观点和想法。但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自说自话,成为了许知远的谈话姿势。

在访问著名导演李安时,就因为李安说了一句“拍完片,像刚打完一场仗,现在是中场秀”,许知远立刻断定,“所以我现在碰到的李安实际上不是一个那么真实的李安,更真实的李安是在那个电影中。”相信,当时的李安导演脑袋上一定满是问号。 

这一回,许知远又在节目中强行给木村拓哉下了定义:“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又有点无奈的男孩子”“他高度完美地扮演了一个偶像的角色”……如此武断的结论,颇令人感到吃惊。或许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干脆将《十三邀》节目概括为“带着偏见看世界”。可是,偏见和交流,真的能共存吗? 

如果回溯过往,尴尬的国内访谈节目,又何止许知远一家?或因能力不及的肤浅,或刻意追求的的毒舌,都与真诚的交流相距甚远。反过来说,许知远倒是委屈得很,因为至少他是真心诚意的。

其实,种种“尬聊”,背后是一场表达危机在这个信息时代的滋生、蔓延。 

当综艺节目里的桥段都是事先写就的剧本,当所谓吐槽自黑不过是自导自演的好戏,真诚的表达就已成为今天的奢侈品。这并不奇怪。先进的信息技术、一蹴而就的互联网社交,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尬聊。从打字到表情包,我们的表达愈加疲软、涣散。

《群体性孤独》中总结得精辟:“我们对科技的期盼越来越多,却对彼此的期盼越来越少。”到最后,在饭桌两边相对而坐却分别埋头玩手机的人,就成了我们生活状态的最佳隐喻。

许知远一再的尬聊,说到底是一种文化错位,将沟通异化为一种自我想象、自我表达和自我表演。访谈节目的对象虽在眼前,心灵却渐行渐远。但这种鸡同鸭讲,可能正在成为社会新常态。 

当蔡徐坤的粉丝大战上传鬼畜视频的UP主们时,他们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双方将全副精力放置于嘲笑、羞辱、歪曲对手。结果必然是,蔡徐坤成了网友眼中的小丑,而UP主则成了粉丝眼中的暴民。谁都不愿意放下身段,了解对方,表达彻底沦为一把伤人的利剑。 

于是,无论是对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还是围绕私人关系的聊天,我们都很难提起兴趣。当一波人聚精会神关注奔驰女车主的维权时,另一部分则更愿意谈论一下许志安和郑秀文的爱情长跑。

要找到一个公共话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与其在朋友圈、微博里费时费力地高谈阔论,倒不如躲回视频网站里欣赏欣赏当季的网综、网剧、新番。宅,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交流失败后的无奈撤退。 

木村拓哉说,他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是一个在46岁仍然倾尽全力的人。这话固然没有错,但没有许知远的访问,我们也知道,努力的木村拓哉从来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商业资本的驱动下,一档像模像样的访谈节目,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大神的颜值和魅力,可除此之外呢?当许知远和木村拓哉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却又拼命要说点什么时,当真像极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或许,只有在由代码组成的虚拟空间里,我们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放松自我。再也不需要观察对方的表情、肢体动作、也不需要为对方调整自己的所思所想,岂不美哉? 

可说到底,这仍然是一种沉溺于自我表演的错位,只不过我们躲在了电脑屏幕后,而许知远暴露在了镜头前。如何避免尬聊?这个问题,不单是许知远的。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