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与恶的距离》:撕下那道标签

2019-04-24 18: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 | 李晓暖

编辑 | 王伊文

最近台湾热播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下简称《与恶》),讲述无差别杀人案背后,受害者家属、加害者家属、辩护律师以及媒体等不同经历和立场,引发大众讨论。网友纷纷评论“超催泪”、“每集都哭四五次”、“是一部良心剧”。

来源:douban.com

故事由多线叙述。一条线讲述了无差别杀人案凶手李晓明的家人案发后的生活,父母无法面对舆论,隐居郊区,妹妹更名为李大芝,进入电视台做幕后编辑。巧合的是,电视台新闻总监宋乔安正是受害者家属之一,她无法接受和李大芝共事,在新闻伦理中犯下错误,婚姻也一度濒临破裂,这是故事的另一条主线。作为新闻从业者,宋乔安懂得受害者家属的不易,只是她不能忘记失去儿子的痛苦。

来源:douban.com

而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一直在为思觉失调症(即通常意義上的人格分裂症)患者做争取合法权益的努力,但被当作为“杀人犯”辩护的帮凶。

为“恶人”辩护,律师王赦走出法院惨遭“泼粪”, 来源:douban.com

这些人的命运相互交织,强烈的对立和矛盾,让本该亲密无间的家庭一度显得极其撕裂,把人推进只能爆发的死胡同。然而,可能也因为伤痕已然形成,剧中人物只能张开双臂拥抱现状。最终宋乔安发现,她不能原谅李晓明其实是不能原谅自己,她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儿子。

宋乔安回到孩子去世的戏院,来源:elle.com

这部制作精良的十集剧集,有来自海外公司HBO的合作帮助,贾静雯、吴慷仁等演员的扎实演技,其“催泪”功力自不用说。而两获金钟奖的编剧吕莳媛最为功不可没,她做了大量田野调查,访问法官、律师、精神鉴定师、受害者家属等总共约40人,试图寻找人们仇恨和痛苦的原因。

说这部剧好,不在于它有多“催泪”,而在于它敢于呈现一个撕裂又复杂的现实社会。

来源:douban.com

孩子变成杀人犯,是父母的错吗?极端杀人案凶手要被判处死刑吗?判处死刑会有用吗?精神病患者可以得到法律的免责吗?媒体就是“无良”的吗?读者或观众需要为媒体生态负责任吗?“有罪”就一定是“恶”的吗?

《我们与恶的距离》抛出的这些问题,都不可以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

来源:douban.com

对于一项公共议题的讨论,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个议题可能是复杂的。例如“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议题,从两百多年前的卢梭甚至更早就开始争论不休。死刑的存废涉及到司法、经济、人权等多个方面,至今,约半数国家废除死刑,其余国家以不同形式保留死刑[1]。是否能够简单地下结论——“就是要废除/不废除死刑”?是很难得出一个清晰答案的。

社会本身是复杂的。虽然生活在同一社会,但人的利益追求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对待同一件社会事件时,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不论再如何强调客观理性,人的态度都会受到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当把这些拉扯放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有立场的。

发生争论时,人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你和我观点不一样,所以我不听你的。以最终结论或观点来划分阵营的讨论方式,不仅会让人停留在“同温层”,也会造成“回音室”(Echo chamber)的假象。人会忘记社会的多个“温层”,以为自己的意见就可以代表所有人,甚至也会觉得和自己相同的声音越来越多。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对公共事件进行讨论并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判断。因此,承认社会议题的复杂性、社会声音的分裂性,接受并听取不同意见——即使是自己并不认同的——是进行有效讨论的前提。

律师王赦与妻子的讨论,来源:dcard.tw

每当舆论撕裂或者失焦的时候,我们都能听到一些人在高喊:你是“女权主义者”,你是“民族主义者”,你在“洗地”,你在“抹黑”……一个个“标签”贴上去,背后真正重要的问题却被遗忘。

编剧吕莳媛在接受访谈时说,自己写这部戏的初衷,就是想要“撕下标签”。

编剧吕莳媛接受访谈,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剧中有一个情节设计得很妙——丈夫是做精神病患嫌犯的辩护律师,妻子为了即将出生的小孩强烈反对,结果她在马路上遇到一个在新闻上见过的精神病患,吓得跌倒,导致早产。她后来对丈夫反思,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害怕精神病患的标签,也许不会发生意外。看,是“标签”让我们恐惧,这个恐惧,超过了对“具体的人”可能产生的恐惧。

律师妻子丁美媚剧照,来源:douban.com

我们习惯了群体性活动,习惯了“群起而攻之”,习惯了“一片叫好”,却忘记了我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有着可爱、可恨或可悲的一面。剧中展现的一次采访里,许多居民拒绝接受在社区建设精神病疗养院,因为害怕“精神病会到处乱走”。对精神病患者的负面刻板印象,在民众间一次又一次地加强。这部剧要提醒的是,我们有没有参与到“标签”印象加深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无形中也参与了制造“恶”的过程,我们与“恶”是不是只有一步之遥?

媒体与民众围观李晓明父母下跪,来源:YouTube

事实上,谁是恶人,谁是好人,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为了一己之私利的我们是如此卑微,拒绝撕下“恶”的标签,不理解社会的复杂,用恐惧和愚昧,筑起一道道高墙,将生病的人也打成“异类”,避之千里。

有点牵强的是,编剧最后加上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所有人都与现实和解。但其实,正如最终集的名字——《未来的样子》,这是编剧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期许。

看完最后的演职员表,我注意到,制作团队合影里,有人拉出一条横幅:“没有人是局外人。”

制作团队合影,来源:视频截图

每个人都不应该被社会孤立,而应该被平等包容尊重地对待;并且既然这个社会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命运彼此交织,与其痛恨,不如做出改变。如果努力一点,也许就可以让世界变得温暖一点。

[1] 死刑存廢爭議:台灣殘忍兇殺案的反思 -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44549098

(头图来源:cmoney.tw)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