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我们要为百年来的华工青年点赞!他们的平均年...

2019-04-30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今天,我们要为百年来的华工青年点赞!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今天上午10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

作为一所有着百年红色基因传承的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在各个年代都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的杰出青年师生……

他们英勇就义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9.6岁

1918年,华南理工大学办学源头之一、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前身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成立,世称“红色甲工”。

红色甲工是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当时青年师生中涌现出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他们中有人是中共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建者,有人是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者和践行者,用青春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文雍(1905-1928,机械科1922级学生、广州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领袖,被捕后坚贞不屈从容就义,年仅23岁。)

黄居仁(1904-1928,染织科1921级学生、广州青年运动领袖,在广州被捕,英勇牺牲,年仅24岁。)

刘尔崧(1899—1927,机械科1922届毕业生、广东青年运动先驱和工人运动领袖,广州“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年仅28岁。)

张善铭(1900-1928年,化工科1923届毕业生、广东青年运动领袖,被捕杀害,年仅28岁。)

黄学增(1900-1929,1924届毕业生、广东农民运动领袖,在海口市英勇就义,年仅29岁。)

邹师贞(1901-1927,应用化学科1924届毕业生、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者和领导者,被捕后坚贞不屈,被秘密枪杀,年仅26岁。)

杨匏安(1896-1931,1919年在广州参加五四运动,广东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与李大钊并称为“北李南杨”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枪杀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荒地上,年仅35岁。)

周其鉴(1893-1928,染织科1922届毕业生、广东青年运动先驱和农民运动领袖,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年仅35岁。)

阮啸仙(1897-1935,机械科1922届毕业生、广东青年运动先驱和农民运动领袖,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8岁。)

他们学成归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9.4岁

1952年,华南工学院组建。电子专家冯秉铨、大地测量专家陈永龄、土木结构专家陆能源、土木工程专家罗崧发、硫酸工业专家李敦化、造纸专家王宗和等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汇聚华园。

这些知名教授分别毕业于6个主要工业国家的20多所世界名校,包括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里昂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意大利奈波利皇家艺术研究院等。

在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们离家万里、求学海外,学成时毅然回国,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

【罗明燏】1905-1987,一级教授,我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建筑界的“海陆空专家”。1934年至193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博士,1952年调入华南工学院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继而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冯秉铨】1910-1980,一级教授,我国著名教育家、电子学家,新中国无线电电子科学的奠基者之一。在岭南大学任教时,25岁的冯秉铨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194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

【陈永龄】1910-2004,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大地测量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39年获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测绘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李文尧】1911-1992,一级工程师。1939年12月至1941年6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飞机制造、空气动力学研究。

【徐学澥】1901-1998,二级教授。1932年6月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设计、西洋画专业。

【余仲奎】1906-1998,二级教授。1930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流体力学、材料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1964年获国家科学发明三等奖。

【林为干】1919-2015,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周履】1917-2005,二级教授,194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再度赴美于1950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从事固体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王宗和】1907-2003,二级教授。1932年获美国缅因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化学化工和制浆造纸的教学与研究,是国家重点学科——制浆造纸工程和精制浆研究的创始人与学术带头人。

【张光】1901-1995,二级教授。1927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硅酸盐、陶瓷的教学和研究。

【朱惠照】1903-1971,二级教授。1930年7月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长期从事蒸汽机、汽轮机研究。

【卢文】1912-1999,二级教授。1934年至1937年先后在法国巴黎大学研究学院和法国里昂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数学研究。

【陈伯齐】1903-1973,二级教授,著名建筑教育家。1934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建筑系学习。

【夏昌世】1905-1996,三级教授,著名建筑教育家、岭南建筑大师。1932年2月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艺术史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龙庆忠】1903-1996,三级教授,著名建筑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

他们执掌名企时的平均年龄,只有31.4岁

立学兴邦,勇立潮头唱大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华南理工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一以贯之的报国情怀投身到时代发展的洪流当中。学校为社会培养了50余万栋梁之才,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据统计,仅广东省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华南理工校友。

【黄宏生】创维创始人、原创维集团兼创维控股董事局主席,于1989年33岁时创立创维集团。

【麦伯良】历任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代总经理;1992年2月,33岁的他出任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东生】TCL集团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1993年36岁时,出任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

【张志东】1996年取得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学位,1998年26岁时一起创办腾讯,曾任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

【霍东龄】京信通信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7年,41岁的他和同学张跃军创办“京信通信”,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最主要的外围设备供应商之一。

【梁捷、何小鹏】梁捷、何小鹏于2004年联合创办UC优视。这时,梁捷29岁,何小鹏27岁。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及应用服务提供商,是中国第一家在手机浏览器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及完整知识产权的公司。

【梁伟】1994年37岁时创办德生通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袁玉宇】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28岁时创立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听取了袁玉宇《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发言后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陈第】国内首家移动广告平台——有米广告创始人,2010年24岁时与同学一起创立广州优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两次上榜《福布斯》中文版“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名单。2017年8月,入围第九届“中国青年创业奖”。

他们拿下大奖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3.2岁

红色基因、科教理念,在这座校园中的青年人中代代传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为新时代华南理工青年学生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2018年11月3日晚,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举行。经过三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华南理工大学选送的6件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共取得5金1银的好成绩,团体总分位列全国第二,捧得大赛“优胜杯”,并获评“校级优秀组织奖”,创下学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金奖团队,曜明缓冲包装材料云制造,平均年龄22.4岁

金奖团队,脑控智能护理床,平均年龄21.5岁

金奖团队,砼创未来:废旧混凝土高效循环利用,平均年龄22.8岁

金奖团队,彩妆国季美妆社交商务平台(广州悦荞茉萱贸易有限公司),平均年龄20.25岁

金奖团队,音书——助力听障人士无障碍沟通,平均年龄21.8岁

银奖团队,广州市五宫格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平均年龄20.9岁

2018年10月13-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华南理工大学共有4个项目入围。经过激烈角逐,在来自全国210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不负众望荣获金奖2项、银奖2项,为学校在本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金奖团队,迈新·二维膜——全球首创的高效分离提纯氢气的膜产品,平均年龄22岁

金奖团队,齐悟大脑,平均年龄25岁

银奖团队,砼创未来:废旧混凝土高效循环利用,平均年龄24岁

银奖团队,方舆丈量——互联网+建筑三维测量在线服务,平均年龄27岁

2019年4月30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乡建扶贫志愿者服务队获2019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该团队由指导教师叶红副教授领衔,核心成员由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在读本科生组成,涵盖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等专业,是一支十余载深耕乡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持续开展乡建扶贫行动的志愿服务队伍。

该服务队集体(核心)成员16名,平均年龄不到28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时代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华南理工青年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

让我们始终牢记青春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书写人生华章。

华南理工大学新媒体工作室

信息来源: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

编辑:卢庆雷鲍恩

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