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微保推互联网“癌症”保障计划,80、90后男性成购买主力

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2019-05-09 11:29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灰度测试上线仅7天的“药神保”投保转化率已达到了腾讯的微保明星产品微医保的4倍。

上述数据是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称“微保”)在5月8日发布的。作为微保联合泰康在线、上药集团旗下镁信健康推出的“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下称“药神保”),4月25日一经上线便受到用户热捧,也一举成为微保上线以来最受欢迎的“爆款”产品。

2018年热映电影《我不是药神》刷新了大众对癌症和抗癌特药的认知,并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普通癌症患者吃不起每月数万元的抗癌特药,面对巨大经济压力和购药压力,生命只能等待着终结。“购药贵、购药难”已成为健康人群患癌后面临的两大普遍难题。

微保执行董事兼CEO刘家明表示:“我们希望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抗癌特药的普惠服务,从而打造一个互助互济,千百万人共同参与的抗癌特药保障计划,共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药神保”打破了固有的保险产品形态,旨在解决健康人群患癌后“吃不起、吃不上、吃不久”抗癌药的痛点。其基础版每月1元,覆盖目前社保目录外的全部12种高价抗癌特药,为用户提供确诊癌症后两年的抗癌特药供药保障和服务;升级版用药保障期为三年,保费每月六元起,覆盖了目前国家批准引入的所有抗癌特药,并且将随着国家批准的特药目录同步升级保障范围,自动覆盖新的抗癌特药。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国家正在加快对抗癌特药的审批进度,让更多抗癌药降价并纳入医保目录;另一方面,商业保险、互助机构也在持续加强对癌症群体的关注,推出各类癌症保障产品。但即便如此,抗癌药医保报销比例有限、院外用药报销难、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依然难解,抗癌特药仍存在一定的保障缺口。

与此同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最新癌症报告,十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3.9%的增幅,死亡率保持2.5%的增幅,目前我国平均每天有超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根据产品定位,“药神保”联合了保险、药企、三方平台,以保险作为医疗支付方的角色为用户减轻购药压力,并打通最终的供药环节,在便利购药等方面为用户提供福利。可以说,“社保+1元”的模式,使得“药神保”成为社保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微保方面披露的数据显示,“药神保”投保人群集中在26-40岁之间,平均年龄仅为33岁,可见越来越多的80、90后也已开始防癌。用户平均购买单数为1.37单,逾6成投保人为男性。此外,相比1元版,6元/月起的升级版“药神保”更受欢迎。这也进一步说明,用户对于癌症保障的覆盖范围、保障额度等有着更高的需求。

有观点认为,微保此次推出的“药神保”意在对标支付宝旗下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相互宝”。从投保人年龄限制来看,1元版的“药神保”的投保年龄为0-50周岁;超过50周岁至65周岁的群体则只能投保升级版,但费用相对较高,每年的保费在1188元至2280元之间。相比之下,“相互宝”对加入成员的年龄限制为“30天≤年龄<59周岁”。

然而有意思的是,“相互宝”在5月8日也同时宣布上线老年版,60-70岁老年人也可加入。之后老年人若患上恶性肿瘤,可申请最高5万(轻度恶性肿瘤)或10万(重度恶性肿瘤)的互助金。加入计划时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互助金由全体成员共同分摊,单个互助案例中每人分摊金额不超过1元钱。不过,仍要分清楚的是,“药神保”为一款保险产品,“相互宝”则是一种互助计划。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