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离异家庭的我,只能与母亲一起生活五天

2019-05-25 1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归来》剧照

-成长故事-

我爱母亲,一如开始。但我不会传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调节与她之间的矛盾。我不知道自己哪句话会伤害到她,索性我尽量少开口。

第一天

我终于还是来到母亲在的城市。

自从母亲在这里稳定下来,每次我放寒暑假,她都希望我能来这里陪陪她。之前我都是敷衍几句,但是这次已经买了票,要在这儿待上一星期,陪母亲过个年。

一同来接站的还有一位阿姨,母亲说是她的朋友。我进车后道了声阿姨好,便闭上眼睛假寐。

到了目的地,道别朋友,母亲接过我手里的包。

“这都什么呀?这么重,不是跟你说不要带什么东西吗?没有的话可以买。”

“外婆让我带的年货。”

“行。先回家吧,太冷了外面。”

眼前是一栋两层高的小楼房,覆着水泥灰。母亲在一楼租了一间房,里面有两个小房间,一个卫生间,还有一个勉强算得上是客厅的地方。

地方不大,倒也干干净净。想起来母亲也是爱干净的一个人,以前她在家的时候,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

院子里挂着腊肠。母亲说,知道你爱吃,特意找人弄的。

我跟母亲进了房间。不多久,母亲又离开了,说一位阿姨的店里缺人,需要帮忙。

母亲走后,我躺在床上看了看手机:1点11分。

因为坐车的疲倦,我已经睁不开眼了,但或许是因为换了环境,我又怎么也睡不着。

翻了个身,一些零零碎碎的画面慢慢涌入脑海。

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个画面停在脑海——站满了人的大堂。

大概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小女孩因为怕黑,早早地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爸爸妈妈不知道在哪,现在还没回来。

睡梦中的小女孩是被争吵声吵醒的。她从被子里缓缓伸出头,是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在大堂里吵架。

小女孩不敢睁开眼睛,耳朵时刻留意着父母的动静。

争吵声,辱骂声。爸爸好像打妈妈了,妈妈好像抓伤了爸爸……为什么?好像是因为赌钱赌输了。

“啪!”

小女孩吓得睁开眼,又慌慌张张地闭上。

是玻璃碎落的声音。小女孩猜想,可能茶几碎了。她学习时趴着的茶几,是透明双层玻璃,第二层还有金鱼戏水的图案。

大堂里的动静小了,传到小女孩这里的,只有母亲哭泣的声音。

再次迷迷糊糊醒来,是被尿意憋醒的。但是去茅房就得穿过大堂。小女孩静静听了一会儿,发现什么声音也没有了,这才披着衣服下了床。

大堂里都是人,好多人。茶几真的碎了。许久不见的外婆来了,还有叔叔,大姨……就连忙碌的舅舅也来了。

他们是来接妈妈的吗?今天之前还觉得特别想念外婆,但要是把妈妈接走,就希望外婆能早点离开。小女孩想。

零零碎碎的画面放映完,看看手机屏幕,已经是2点整。母亲还没回来,也没有发消息。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经常在床上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忽而大门有松动的声音。房间门被打开,灯亮了。我抬起头。

“怎么还没睡?”

“睡不着。”

“刚来第一天可能有点认床,往后就好了。”

“嗯。”

母亲收拾了一会,也躺下了。母女俩挤在一张床上,好在身形都比较瘦小,也还算宽松。

良久,背后传来母亲平静的声音:

“你恨妈妈吗?”

我没有立即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母亲指的是哪件事。

“不恨”。我回答得坚定。我确是从来没有恨过母亲。

怕母亲不相信,我再次开口:“你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就够了。”

这些年的生活费、学费都是母亲给的。我觉得这些便是一个母亲能做的了。

“你会不会怪妈妈没在身边照顾你。”

“不怪,以前不会,现在也不会。”

我没见过其他孩子在父母身边是什么样子,我也从来不会想象自己的父母如果在身边,我们该怎么相处。但很多事情我可以自己解决。

听到母亲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们也都没再说话。

妈妈离开的那天,小女孩正在学校上体育课,突然被门卫大爷喊去,说有人找,跑到大门口发现是妈妈。

妈妈告诉小女孩,她要走了,出去打工,告诉小女孩自己在家要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小女孩木讷地点头,看着妈妈带着墨镜,骑着电动车走了。

后来小女孩躲在教室里哭了一节课。再后来,外婆告诉她,妈妈眼角被爸爸打青了,所以走的那天才带着墨镜。爸爸把妈妈的心彻底打凉了。

第二天

起床后,母亲问我想吃点什么,我表示无所谓。

母亲搬来电磁炉,放上一个平底锅,准备弄火锅。我吃了两口就不动筷子了,母亲厨艺一向不好,我是知道的。

坐在床上正看电视,母亲又端来一碟子五颜六色的水饺。

“你吃点水饺吧,刚才都没怎么吃。”

“你放那吧,我饿了再吃。”

“行,你饿了就在微波炉里加热一下。那边屋子里有你爱吃的火龙果,知道你爱吃,我让人给我寄过来一箱。还有橘子,苹果,葡萄干,龙眼,你想吃什么自己拿。我今天去一天,明天就不上班了,在家陪你。”

“嗯知道了,你注意安全。”

紧接着听见大门关上的声音。

我盯着那一盘水饺,愣了一会,然后计算起自己有多久没吃过水饺了。

半晌,我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塞进嘴里——也没有印象中那么难吃。三个下肚,填补了空缺的胃。卧室里只剩下电视发出的声音。

母亲刚出去打工那一年,小女孩上六年级。

父亲五点就得起床上班,而小女孩八点半上课。所以那阵子,她每天五点被爸爸叫起来吃早餐,也就是速冻水饺。这是最省事省时的。吃完就继续睡觉,等到七点,爷爷或奶奶会来敲门,把小女孩叫醒,她洗把脸后就去上课。

到小学毕业,那段日子才算结束。从此以后,她再也没碰过水饺。

夜晚,母亲从店里回来。

“丫头,你有没有想去的地方,我们明天去逛逛,给你买点衣服鞋子之类的。”

“去哪都行,衣服我有,不用买。”我从床上起来,活动了一下腿。

“那行吧,明天我就随便带你溜达溜达。你有没有想吃的?我现在给你做。”

“随便什么都行。”

“得,好养活。我们今晚就弄点汤喝吧,我也不太会搞那些复杂的。”

“都行。”

母亲拎着手里买来的整只鸡,去了客厅。一会儿,传来刀剁骨头的脆声。

母亲力气真大。

是的,母亲的力气是大,我以前见识过的。

在一个周末,小女孩醒来后发现自己后槽牙又红又肿,疼得张嘴都不方便。妈妈带着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得了牙周炎,也不是什么大毛病,医生开点药就让回去了。

回到家,妈妈瞧着自家女儿一边肿起来的脸蛋,又好笑又心疼。想着给女儿吃点软的,便煮了两个鸡蛋,碾碎后让女孩吃了,然后哄她去睡觉。

小女孩一觉睡到中午,脸颊还是火辣辣的疼。她唤着妈妈,却无人回应。小女孩轻轻下床,发现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又在厨房的小桌子上发现了妈妈留的字条,大意是中午和爸爸都不回来了,锅里有早上煮的鸡蛋,碾碎了吃,再喝点热水,吃药。

小女孩照做了之后,就跑到领居家串门。

小孩子打闹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快到天已经开始昏暗。

小女孩听到父母已经回家了,但是爸爸好像又输钱了。小女孩不想回家面对吵架的父母,装作没听见,又在邻居家玩了一大会儿,直到邻居家开饭了,她才慢吞吞地返回。

小女孩穿过院子匆匆地往屋里跑,手刚搭上门把儿,就听见妈妈急切地喊她的名字。

跑进房间,看见爸爸直立立地站着,手高举着一把尖刀,刀子口朝着自己的肚子。妈妈两只手都死死地抓着爸爸握刀子的手。

小女孩被眼前的画面吓到了。妈妈尖细刺耳的嗓音传到小女孩的耳朵里。小女孩慌张地搬来一张板凳,踩着它夺走了爸爸手里的刀子,跑出了房间。

女孩抱着刀子站在院子里四处张望,然后走到院子旁边的土壤地,挖了一个土坑,把刀子和眼泪,一起埋了。土坑被埋得平平的,看不出来被动过。

从下午到吃饭一直坐着,没怎么活动,身体有点冷。喝着母亲炖的汤,身体也开始暖起来。

或许因为明晚就是除夕,外面是热热闹闹的。能听见外面行人和居民的交谈声,还有买年货的声音。

我本来想出去走走,来这里两天了也没出去转转,但看见母亲脸上的疲色,我没有吭声。又想,反正明天也是要出去的。

洗漱完,我和母亲躺在床上,只是各自玩着手机。外面时不时传来小孩玩炮竹的声音。

这一晚,我睡得很是安稳。

第三天

除夕这天一大早,我就被母亲叫起来,说是要再去买点年货。

收拾完出门,看见母亲骑着一辆电动单车正等着我。车子看上去已经有些旧了,前面装有挡风屏障,但在这刺骨的冬日清晨,它能起的作用不大。

我侧坐在后座上,跟着母亲去了菜市场。和刚才稍清冷的社区相比,菜市场真的是很热闹。买菜的人们,商贩们,或是维持秩序的交警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明显的喜悦。

我基本没去过菜市场,以往过年都是在外婆家。年夜饭和大年初一时候,舅舅、大姨、小姨会凑起来吃顿饭,饭菜多半是从饭店买来的。吃完他们就回了,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家里剩下我和外婆两个人。

不过我很喜欢只有外婆和自己两个人的时候,相比吵闹,我更喜欢清静。

我跟着母亲到了卖家禽的摊位,买了一只老母鸡。在等待处理的时后,我注意到那位宰鸡的女孩,应该也就25岁左右的样子,长得也漂亮,杀鸡的手法却很熟练,没有丝毫的忸怩。

“看见吗?这么漂亮的小姑娘还得在这受这份罪,气味难闻,环境还不干净。你得好好学习,不然小姑娘到了这个年纪,都是找份工作,再找个人嫁了,就这样过一辈子。”母亲压低了声音对我说。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从来没想过,自己如果不念书,就只能找份工作,等到适龄年纪嫁出去。听母亲这样说,我忽然感到庆幸。母亲一直供我读书,而我一直以来成绩也还算过得去,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大学。

从菜市场回去的路上,发生了小插曲。那辆旧旧的电动单车不走了,我们俩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辆车买很长时间了,该维修了。”母亲又尝试着启动,还是不行,“真烦,什么时候坏不行,非得现在坏。”母亲在前面推着车子,我在后面一边帮忙推,一边看她小小的背影。

这是我来到这里后,第一次仔细地观察母亲。

整齐的短发,米色长围巾配着灰白色短羽绒袄,毛绒裤子配上黑色短裙,脚上是一双中跟长筒靴。背影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她的力气比我还要大。

母亲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瘦小但干练,做事果断,思想也紧跟潮流。但是岁月终是不饶人,尽管母亲打扮得再年轻,日子在她脸上刻下的印记是隐藏不了的。母亲老了。

回到家后,母亲做饭,我坐在桌子前刷着手机。突然,音乐打破了房子内的安静。

“女儿,我手机响了吗?你帮我接一下,看看是谁?”

我拿起手机:“喂?你好。稍等一下,我把手机拿给我妈。”

我走进厨房,母亲擦擦手,接过手机。

“喂?小魏啊,吃过饭了吗?……哎呀我就不去了,我女儿来陪我过年啦,我们还没吃饭,刚回到家正准备做饭,随便搞点吃……嗯,她来有两天了,过年后走……那你来我这吃,你自己在家就一个人,来我们这热闹热闹。嗯,行,我做好饭等着你。"

挂上电话,母亲对我说:“一会有一个阿姨来我们这吃饭,你懂点事跟阿姨打声招呼,别闷不吭声。”我点点头,回到卧室继续刷手机。

那位阿姨来了,说是位阿姨其实也就30出头的样子,打扮很时尚,保养的也很好。

饭菜上桌后,这位小阿姨开始了自己的阐述。

她说话带着地方口音,还夹杂着方言,我只能听个大致意思。她跟丈夫离婚有小半年了,自己拉扯着8岁的女儿,好不容易生活有点起色,她前夫又来找上门想复婚。她对前夫有诸多不满,说他不负责任,没有上进心,也不会疼人,等等。

母亲在她说话的过程中,只是默不作声地吃着饭,结尾时说了句:“你们还是太年轻。”

我吃完后便坐在床上看电视,她们还在餐桌前闲聊着,话题已经转移了。

母亲说:“想带着我女儿去玩,但我也不知道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没怎么逛过。”

“这地方确实没什么好玩的,对了,市中心有几个购物广场,你们可以去那里溜达看看有没有什么想买的。去看电影也行……”

她们讨论着明天可以去哪里,其实我更想在家里待着。我来之前已经在网上搜索过这个地方了,实在找不出有地方特色的景点,也就兴趣乏乏。但是母亲乐意的话,我是不会拒绝的。

小阿姨留在这吃了晚饭就走了。电视里放着春晚前的采访,整个屏幕都是热烈的红色。

母亲还在收拾家务,我突然很想知道外婆在干吗,吃饭了没有,猜测现在大姨应该在外婆家里,就给大姨打了一个视频电话。电话通了,确实,除了母亲和我,家里其他人都齐了。

“姐,你吃饭了吗?我姨呢?”一个爱闹的表妹抢过电话跟我聊天。

“她在收拾家务。你们吃了吗?外婆呢?我怎么没看见她。”

“我们正在吃饭,你等着,我把电话给外婆。”

等了几秒钟,我看见一张满是皱纹的乌黑的笑脸,看得出外婆很开心。

“外婆,你正在吃饭吗?我们刚吃好,我妈在收拾。”

“你们吃过了?这么早啊,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吧。”

“噢……你不用挂念我,你多长时间没见你妈了,多陪她两天也行。”

“嗯,知道。妈!外婆的视频电话。”

母亲听见我的叫声,走进卧室接过电话。

“娘,妹妹弟弟都在那吧,平时都是你一个老太太在家,一过年人就多了,就热闹啦。”

“热闹啥呀,吵得脑袋疼。”外婆笑着说。“这回有你女儿陪你过年,你也不那么孤单了,你自己在外面要注意身体,你生病也没有人能照顾你。”外婆的嗓门很大。

“知道啦,哎呀你不用担心我,这么多年我不都这样过来了,现在习惯啦。行了,不说了,你们吃饭吧。”

母亲挂掉电话,又对我说:“你外婆年纪大了,在家不要惹她生气,帮忙干点家务,就当是我在她身边孝顺她了。”我点点头。

妈妈收拾完,陪我坐在床上看春晚。今年的春晚比上一年的要好些,笑点变多了。

不知不觉就到了春晚倒计时,电视里主持人数着数字,微信的家人群里是一番热闹的场景。母亲在发红包,各家小孩争抢着。

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收到一个来自母亲的红包,上面写着:“祝我的女儿越长越漂亮,成绩越来越优秀。”

我点开收下,回了一句“谢谢”,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句“新年快乐”,就关上了手机。

我下床关上了电视和房灯,准备睡觉。母亲躺在我身后,跟别人发着语音,好像在回复别人的新年问候,她常熬夜,习惯了晚睡。

不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气氛都是在准备阶段最让人兴奋,等到真的新年到来,好像也就是一平淡无奇的事情。

第四天

大年初一,母亲带我去了一家餐厅吃饭。点完餐,母亲问我有没有想看的电影,看完电影,再去购物广场转转。

我看了看最近新上映的电影,本想询问母亲的爱好,她说随便,我也就挑了一部喜剧电影。

电影情节是可以让人爆笑的,听观众的反应就知道。但是母亲全程是神游的状态,我也只当她是不爱看电影。

之后我们去了购物广场。母亲说她有点饿,想去吃牛排,她朋友给她推荐了一家店,朋友带孩子去过店里,孩子很喜欢。我同意了,可是那家牛排店没有开门。母亲让我搜索附近还有没有别的牛排店。我找了几家比较近的,可是都没有开门。

“过年连个饭店都不开门。”母亲开始有点不耐烦。

我们沿着一条街走,路过一家地下商城。我注意到旁边有告示牌“正在维修”,我提醒母亲,可她并不相信,非要下去。我也开始有点不耐烦,陪她下去转了一圈,什么都没有,零零散散的几家店面已经关门。之后母亲便开始跟朋友语音聊天。我在后面跟着,心情无比烦躁。

我感到母亲把“带我出来玩”当成了一个任务,从看电影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她此刻就像那种带小孩去游乐场,自己在一边玩手机的父母。那种敷衍和打发,我在母亲的身边,也感受到了。

小女孩上初中的时候,每当放假回家,别人家小孩都是父母开车来接,而女孩都是一个人扛着厚重的被子、衣服、书包回家。女孩清楚地记得,那天到家,直接趴在床上开始大哭。

外婆很担心,一直询问女孩是不是遇到坏人了,或者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还是被老师骂了,甚至给大姨打了电话。大姨那天晚上赶来,很小心地询问女孩发生了什么。

她自始至终也没有说,是觉着委屈。

“为什么别的小孩都有家长接送而我没有?”

“为什么还在长身体的我要扛着这么重的东西爬楼?”

可能是太过倔强,后来她再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哭过,也没有提及过那次是为何而哭。

就这样我们一路走回了家。购物广场没有逛,饭也没有吃,什么也没玩。母亲跟朋友聊得很开心,大概没有注意到我的情绪。当然,我也不会情绪外露,对谁都是一样。

晚上母亲问我要不要多待几天,在这里多陪她些时日。我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不放心外婆一个人在家。母亲见我提及外婆,也就不多挽留。

自从母亲离开,我就没跟母亲生活这么久过,前两天相处还很融洽,但我知道,时间长了,一定会出矛盾,与其这样,不如早些回去。母亲询问我是几点的车,我说早上九点。

“这么早?!哎呀,在这多陪我两天多好……九点的车,那我现在得找个人送你到车站。”母亲开始发微信。

第五天

一大早,母亲就喊我起床,说是有人在外面等着了。

“昨天晚上下了大雪,外面很冷,多穿点。”我还没接话,母亲的电话就响了。

母亲刚接电话,我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骂骂咧咧的男性声音,好像是说他等了很久,我们怎么还没出来。

母亲走出卧室,到客厅里讲电话。过了差不多十分钟,母亲回来了,我也都收拾好。

母亲说:“这个叔叔是妈妈的一位同事,他性子向来比较急,干什么事情都是提前到,人很好。一会见了人家,叫声叔叔好。”

到了车门前,母亲帮我开了门,我坐进车里,就仰靠在后座,闭上了眼。起得早,很乏。

母亲也坐进来,用打趣的口吻说:“等很久了吧,我女儿在收拾东西耽误了一会。不是说好八点吗?现在才七点四十,你干什么都积极。”

“我七点十分就到了,等了半个小时。外面还下雪,车顶都盖多厚一层雪了,看不出来吗?!”

“等雪停了,我给你搞,拿个棍子不就搞掉啦。”

“是是是,到时候你试试就知道了。”男人打开了音响,把声音开得有点大。

正在这时,我收到一条微信,来自母亲:“有没有跟叔叔打招呼啦?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我有点厌烦地关上手机,继续睡觉。

到了目的地,下了车,母亲这些天第一次挽着我的胳膊。

“我帮你拿着包。”

“不用,不重。”

“你还得取票,我给你拿着。”

昨夜雪下得很大,现在台阶上还有积雪,看起来有点危险,一不注意可能会滑倒。我想起来母亲还穿着高跟鞋,把手轻轻抽出来,对母亲说:“你先走,我在后面跟着。”

因为雪,本来不长的路,却花了不少时间。

到进站口,母亲对我说:“你进去吧,注意安全,东西都放好,别跟人随便聊天。你也不喜欢跟人聊天,这点我放心。”

“嗯,我进去了,你们走吧。”我接过包,进了候车室。

我看见母亲趴在玻璃上跟我打招呼,我做了一个让她走的手势,便去了卫生间。出来的时候母亲还没走,跟那个男人聊着什么。我给母亲发了一个微信。

“妈你回去吧,外面太冷了,我快要上车了。”

“行,我们回去了。你注意安全,到家给我发一个消息。”

“好。”

我看着母亲离开,还是那个小小的背影。

到我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放好东西,手机又收到一条微信。

“你今天不该这么没有礼貌。”

我不想回复。

我趴在窗前的小桌板上,看着外面一片雪白,偶尔闪过去几颗枯树,景象有点荒凉,我竟觉着内心很放松。

跟母亲相处了五天,现在或许有不舍,但更多的是释然。此刻我的内心比五天里任何一个时刻都要静谧。

很久没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我,在这短短的五天里,也没能找回小时候的依恋感。我不知道同龄人跟父母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但我想我是不适合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的。

时间让我们变成了性格完全相反的人。

我爱母亲,一如开始。但我不会传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调节与她之间的矛盾。我不知道自己哪句话会伤害到她,索性我尽量少开口。

我知道母亲更爱我。她也是善于隐藏情绪的人。我看到她尽力地想要为我做些什么,却总是做不好。一顿饭菜,那场电影,还有被我嫌重扔下又被她偷偷塞进包里的腊肠。她笨拙的行为常让年轻的我感到不满,但我的内心一直被她的话语和行为触动着。

窗外又开始落雪,轻飘飘的。我靠回椅背,闭上眼睛,不让某些回忆控制情绪。

女孩慢慢长大,她并不是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她有一个笨拙而可爱的母亲。

感觉孤独的孩子,你不要害怕。即使生活艰难,也总会有人爱你,用一种笨拙的方式。希望这一刻的心安,能让人生路上不开心的你,学着更加豁达。

(谨以此篇献给成长中的自己和远方的母亲。)

-END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