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上海自贸区应与长三角一体化高度融合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袁杰
2019-05-23 11:4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古希腊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上海自贸区作为新支点,将可以撬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

5月22日上午,以“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为主题的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上述高层论坛上,周汉民受邀做了主旨演讲。他根据自己长期对中国改革开放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应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高度融合,与长三角一体化融合起来做,强调辐射的重要性。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随即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之后,包括“负面清单”、“特别管理措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自由贸易账户”在内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这里落地生效。

从成立之初面积只有28.78平方公里,到2014年12月28日面积扩展到120.72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成为除了海南自由贸易区之外距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自贸区,可谓是全国自贸区的先行者、领头雁。

“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11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旨演讲结束时,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

对于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设立,公众颇为期待。

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炉之际,周汉民说,虽然上海自贸区的很多做法还不能立即在全国马上复制、推广,但它的改革精神理应在长三角辐射。

“自贸区新片区应该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高度融合,决不能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自己做、长三角一体化另外做,变成‘两张皮’。”周汉民说,要关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三个“新”,并在这些方面做好融合。

具体而言,上海自贸区一定程度是立足大国竞争、面向海外的新的经济特区,是一种新的模式,其既应该是战略产业核心区、全球科创协同区,也应该是跨国公司大洲总部基地、离岸金融先行区。

此外,这里还应是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的“制度特区”,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智慧高效管理。

“早上九点人流滚滚,晚上六点销声匿迹,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周汉民看来,上海自贸区还要探索工作与生活融合发展方式的创新,它要成为高质量生活的示范区、引领区和探索区,由于需要汇聚全球一流人才,“高品质生活”应当成为这里的标配。

对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路径,周汉民表示,必须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营商环境一体化方面,切实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实现长三角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